作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5篇)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5篇)。

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人生的真谛和意义,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自己的人生。一篇优秀的作文,背后肯定会反复推敲和修改,怎么才能写出优美的作文?仅供参考阅读的文章内容。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篇1)

相信大家一定每年都会过元宵节,元宵节这一天大家也都会吃各种汤圆,我的家乡也会吃汤圆庆祝这一天,但是和地方的汤圆可能会有点不一样。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的主食当然是每人一碗的汤圆了。可是不同之处就在于,要在一开始就包好有“惊喜”的汤圆。所谓“惊喜”,就指的是汤圆的馅儿:有豆沙馅儿的,有鱼肉馅儿的,还有辣椒馅儿的。

真正的游戏马上就开始了,大家坐在圆桌前,等着“惊喜”的到来。游戏规则是----谁吃到了红豆馅儿的汤圆,谁在来年就会红红火火;谁吃了鱼肉馅儿的,谁就会“年年有余”。但是,谁要是吃到了辣椒馅儿的,嘻嘻!那就得小心点儿喽。你一定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慢慢告诉你吧。我们的家乡流传着这样的风俗,在元宵节谁吃了带辣椒馅儿的汤圆,谁就会在来年发生像“辣椒汤圆”一样的倒霉事的啊!但是有破解的方法哟!那就是吃到这个“辣椒汤圆”的人必须站出来表演一个节目,而且这个节目,必须得到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否则,你得不停的表演下去。

今年,就是我表姐吃到了倒霉的“辣椒汤圆”,她一口气表演了4个节目才算完。她最后表演的《猴子上树》惟妙惟肖的,把猴子机灵伶俐的样子演的可好了!所以,我们才同意她过关的。每年,回老家过元宵节,我们都会精心准备几个备用的节目,以防不测。最后,我们也会像一般地方一样的,放烟花,看花灯。但是,我还是最喜欢这个吃汤圆的游戏。虽然很怕真的有人倒霉,我们却年年都盼着这个吃汤圆的节日,看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表演着早已准备的节目,自己一家人表演的节目,真的是很特别。

我们家乡的“惊喜汤圆”元宵节,过得这样的特别,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有紧张也有欢笑,紧张的是自己是不是会中招,欢笑的是可以看到有趣的节目。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篇2)

寒假,我们一家子回到了老家。春节过后,便是元宵了。那是我最期盼的节日。

那晚,我与几个朋友来到街道上。他们都是我儿时的玩伴。我抬头望了望那深宵中依然耀眼的万家灯火,那是一道彩虹,盘旋在蜿蜒曲折的街道上。街道上挤满了人,如密集的马蜂窝,水泄不通,摩肩相继。小贩热情地喝着,小孩好奇地望着,戏子专注地演着……那一刻,我认为我进入到了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置身于繁华的汴京。

我们上蹿下跳往前挤,来到了灯笼铺前。一人挑上一盏,心里就已经美滋滋了。那灯笼上还有画,连人物表情都画得栩栩如生。再让灯光一照,就显得别有韵味了。我们又席卷到小吃街,小摊贩们热情得如见了“财神爷”,我们也很“赏脸”。还未换完牙齿的阿飞就“兴尽悲来”了,他那颗已松动的牙齿直接嵌在冰糖葫芦里,哭得“惊天地泣鬼神”。

最有趣的闹元宵来了,几个手轻脚健的小伙子,扛着佛像肩舆,好像并不沉重。他们已经脱掉上衣,疯狂的肌肉线条震撼着你。收缩的肱二头肌如一座座隆起的小山,叫你心生敬畏。他们犹如丛林中的凶猛野兽,张开血盆大口扑向人群。他们又像神话中的凶神恶煞,面收留狰狞,叫人害怕。他们的那毫无章法的脚步,像在说:“我已经醉了,你小心一点!”砰的一声,扑向了我,我还没缓过神,他们又如骤雨般,冲向另一边,劈开人潮,又迅速的狂舞起来……他们的活跃与强大点燃了人群,烧灼了我的心,真是奇伟磅礴的气力!

闹元宵又转到了别的地方,我们不再追赶了,凑到另一头,看木偶戏表演。节目是《阿凡提》,由一对爷孙俩表演。他们的手指往返挑动,那骑着匹驴的阿凡提动了起来,他的下巴不停抖动,唱起了戏。那驴好像也乐了,也蹦蹦跳跳的,那滑稽的样子引来如潮水般的掌声。

我们又来到大戏台前。台下是些白叟正看着戏。他们边享用着满汉全席,边看戏,胜似活仙人!那是村里组织的,只有六十五岁以上白叟才可以介入。这不,我爷爷也在里边,正与朋友谈天说地呢。

虽已经由去数月,但那个元宵我仍没忘,永远也不会忘。由于那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篇3)

快乐的寒假过去了,正向我们走来的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听说妈妈要包汤圆,我马上告诉妈妈我也要包汤圆,妈妈同意了。

妈妈示范一遍,我动起手来,我马上撩起袖子,拿起一些糯米粉碾在板上,用擀面杖把它压成像饼一样,再把花生,糖,芝麻等包在饼里,很想做饺子一样,把口封住。我做的第一个汤圆也成功告成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们做了100个汤圆。再看着一个个汤圆下锅,我觉得一个个汤圆像一颗颗大珍珠一样。汤圆终于出锅了。妈妈笑着说:“大家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

大家开心地看着电视。突然,爸爸提议大家来猜灯谜。我举双手赞成。姐姐说:“我也参加。”就这样灯谜就拉开了幕。裁判是爷爷,出题人是妈妈,参加人有我、姐姐、爸爸,观看者奶奶。裁判员开话了:“咳咳,我首先讲一下规则和形式。抢答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明白了?”“明白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第一题,请听题!元宵节后捷报多,打一成语。”裁判刚说完,我就连忙举起手,可是还是慢了一步,被爸爸抢了过去。爸爸说:“喜上加喜。”爷爷看了看说:“答错,扣一分,继续抢答。”爸爸叹了一口气。我马上举起手,爷爷叫了我,我说:“喜出望外。”爷爷看了看,“答对加一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爷爷说:”下一题,请听题。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语。“我连忙举手了,爷爷叫了我,姐姐却不甘心地说:”我也举手了,为啥叫她不叫我?“爷爷笑着说:”她比你早举手。”我说:“众望所归。”爷爷看了看说:“答对加一分。”我开心地不得了。最后要颁奖了,首先公布名次。笑笑(我)得10分,姐姐得了7分,爸爸得了8分。我心里很激动,走上了“颁奖台”领了奖。

真是难忘的元宵啊!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篇4)

我家乡有趣的元宵节或晒谷场舞蹈。隋、康、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跟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还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你知道他的来历了吗?不知道的话上网查一查吧!

那来说说它的习俗吧!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视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昼夜歌舞吹打,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吹打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庶民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快乐,热闹非常。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

哇!这么多的习俗和来历,可让我大饱眼福呀!你还知道什么习俗快来写到下面吗!

我家的元宵节作文(篇5)

你瞧:什么猜灯谜啊、什么放烟花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怎么样的活动都有。我家也不例外。

夜晚到了,汤圆,汤圆就表示团团圆圆,所以我们一家坐在月光底下吃汤圆,一边望着美丽的月亮,一边吃着热腾腾的汤圆,一边聊着一年的收获,真好啊!妹妹忽然提出要做游戏,我说那就猜灯谜吧!我首先出了一个简单的:“风平浪静(打一个浙江地名)”妹妹眼睛一转,随口就说是海宁。妹妹答错了,我就非要在她衣服上添一只乌龟,我添好了,我们大家都笑得前仰后铺。正当我们只汤圆吃到一半的时候,爸爸看了看钟,边说:“我们放烟花吧!”我们不约而同地说:“好啊。”

于是,爸爸点燃了烟花。我们大家屏住凝视,,顿时鸦雀无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过了很久,只听见“嘣”的一声一束束五颜六色的烟花升上了天空,形状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光环,有的像流星雨,有的像皇冠,还有……最后,天空中又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繁星,响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本文网址://m.zw5000.com/xindetihui/12383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