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元宵节习俗作文汇总10篇

元宵节习俗作文

元宵节习俗作文汇总10篇。

作文能够加深语文思维的深度和扎实性,写作是挖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一个方式。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和大量的阅读,您掌握了写好作文的方法吗?希望本文能够带给您一些新的知识和信息。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1

Lantern Festival is a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It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I,anter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biggest holidays in China. Several days befor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begin to make lanterns. Lanterns are made in the shape of different animals, vegetables, fruits and many, other things. While making lanterns people usually write riddles on lanterns. On the eve of Lantern Festival, all the lanterns are hung up.

On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go outside to have a look at the lanterns and guess the riddles on the lanterns. Perhaps you call see some wonderful folk performances,Dragon Dance and Yangko. Everything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veryone is very happy. Our life is rich and varied.

翻译:

元宵节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阴历年第一个月第十五天庆祝。

元宵节是中国最大节日之一。在元宵节到来几天前,人们就开始做灯笼,有被做成动物,有被做成蔬菜,有被做成水果,各种样式都有。做灯笼时,人们通常在上面写上谜语。在元宵节前夜,所有灯笼都被挂起来。

在元宵节这天,人们都出来看灯笼与猜灯谜,也许你还能看见一些精彩民间表演龙舞与秧歌。每件事都很有趣,每个人都很高兴,我们生活丰富多彩。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2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有意思啦!其中美味的汤圆就像是一颗灿烂的明珠。

每年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圆,吃汤圆。汤圆圆溜溜的,像一个兵乓球。汤圆有各式各样的馅料,有芝麻馅的、花生馅的和巧克力馅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巧克力馅的。汤圆闻起来香喷喷的,吃起来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汤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汉武帝时期,宫女元宵十分思念家人。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为了帮她,散布谣言,说正月十五傍晚,火神君会来烧长安。汉武帝知道了大吃一惊,东方朔就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让元宵做汤圆敬奉火神君。再让人们挂彩灯、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瞒过玉帝。”汉武帝答应了,在正月十五那天,元宵出宫挂彩灯,终于和亲人团聚了。从此,每到正月十五人们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烟火,并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我爱汤圆,更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3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宫、地宫、人宫),以正月十五为天宫当令,称上元节,祈望天宫赐福。潮汕各地元宵风俗活动内容大都有吊花灯、游花灯、舞狮、猜灯谜、吃汤丸等。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

潮汕的元宵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旧俗的游神赛会都集中在元宵前后进行,活动时间长、项目多,民俗文化色彩更为浓烈。改革开放之后,各地政府倡导在这段时间开展各种健康的迎春文化活动和对内对外的联谊活动,使这个节日更具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

元宵游花灯,历来盛行。明嘉靖刻本潮剧《荔镜记》“睇灯”一折,就说“三街六巷好灯棚”。清嘉庆《澄海县志》引旧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庙街张灯、仕女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声达旦。”又说:“今俗元夜,各祠庙张灯结彩,竞为鳌山,人物台榭如绘……竞赛花灯。”最盛名的当推潮州。清初潮州青龙庙兴起之后,每年游安济圣王一连三夜,花灯鼓乐,满城如醉。每次在第二个晚上,齐集北门箭道评比,年复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灯闻名海内外。潮州民歌有《百屏花灯歌》,可见潮州赛花灯之盛。

除大型游花灯盛会之外,家家户户都挂喜灯。自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庙去挂灯笼,十五日将灯提回挂于家门,称为兴灯。“灯”与“丁”同音。旧俗都想“人丁兴旺”,便于元宵节在灯(丁)上大做谐音取意的“兴灯(丁)”文章。现在的元宵赏灯,基本上已没有了这种内涵。在城镇和一些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农村,已经摒弃旧俗,代之而起的是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霓虹灯、机关团体的装饰性照明灯、公园和马路的满天星和孩子们玩赏性的装有干电池的各式提灯。各家各户多有彩灯,也有依传统挂上装有电灯泡的红灯笼的。各市县也举办大型花灯展,火树银花,五彩缤纷,旧瓶新酒,其乐融融。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4

故乡元宵习俗随笔(选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每个人都写过散文,各种散文我一定很熟悉。散文从内语到外语的转换是指从一种自己能够理解的压缩简洁的语言到具有规范的语法结构并能够被他人理解的外语形式的转换。你知道怎么写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元宵风俗随笔(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年小月半岁”,正月十五和大年初三十一样重要。不仅一家人要团圆吃年夜饭,晚上也很热闹,有是集会打龙灯、舞狮、旱船、灯谜、烟花等社团活动。

北方的正月十五也很热闹。以农历正月十四为大年初三吃年夜饭,然后继续三天年(15为小学初一,16为小学初二,17是小学的第三天)。直到正月十八,人们才开始从事正常的生产工作。

不分南北,正月十五,全家团圆吃元宵。据说“元宵”这个名字出现在宋末元初,因为人们习惯在元宵节晚上吃它。

元宵节和过年端午节的年糕饺子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着满月般的全家团圆,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元宵节称“汤圆”、“圆子”、“水元”、“汤球”。 “浮元子”和“乳糖元子”,被商人们称为“元宝”,是用糯米制成的,有实心的也有馅的。内馅有豆沙、糖、山楂等,可煮、炒、蒸、炸。 \n

今天是元宵节。早上,妈妈和我们去超市买了很多元宵。我告诉妈妈,我想学做元宵。妈妈告诉我怎么做元宵。我仔细地记住了每一步,并展示了我的技能。时机已到。

我按照妈妈告诉我的方法,先把锅里的水烧开,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灯笼顺着锅边放了下来,但是还是有几滴热水溅到了我下次要小心了在我手上。我用勺子顺时针方向搅拌了两次。妈妈说这是为了防止元宵粘锅底。然后把锅盖上,过了一会,我打开锅,看到元宵节飘起来,像一群淘气的孩子,你追我,我追你。我把火关小了一点,他们变得更安静了,只是偶尔转身。几分钟后,元宵节又鼓又圆,妈妈说元宵节做好了,可以吃了。

给妈妈端了一碗元宵,妈妈表扬我,吃着自己做的元宵,很开心。希望新的一年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会像元宵节一样甜蜜、和谐。美美。

在我国,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是制作灯笼。在我的家乡——揭西,风俗有点不同。我们在揭西的习俗是——“欢迎”主人”。

今天是元宵节。听,整齐的锣鼓在告诉大家,热闹的“迎主”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大师”的那些“守护者”也在准备着。随后,热闹的“欢迎师父”活动开始了。你看,人们紧跟在“师父”的身后,“师父”走在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看到老人来了就会放鞭炮,准备指定数量的香,等待“师父”的到来。师父”来欢迎他们。 ,并把香放在紧随其后的“烟台”上。当然,不仅有“师父”,还有“三山王”。不仅是早上,晚上也欢迎他们:晚上,“师父”经过的地方,难免会有几十个豪门将其放生。让我们燃放烟花。

这就是元宵节热闹的“迎主”活动,我爱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灯笼出现在农历正月十五。人们每天都会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看烟花,猜灯谜,舞龙舞。狮子,来寄托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一家人刚吃完团圆饭,爸爸说带我去看灯笼,我很开心。傍晚时分,一轮明月已经早早的升上了天。几颗星星开玩笑地向我眨眼。银白色的月儿陪着我绕着灯笼走了一圈。我们一家人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所知道的“小鱼”是她父亲放在她脖子上的。她手里拿着一根荧光棒,头上长着红色的角,穿着一件红色的上衣。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大街上,到处都是灯火通明的彩灯,各式各样的电子灯笼简直让人眼花缭乱。随着锣鼓声,两条龙在人群中交错起舞。

这时,随着几声巨响,美丽的烟花在空中一朵朵绽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天上的星星,有的像五彩缤纷的花朵。

夜深了,看灯笼的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和满足,然后离开了。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都很热闹。

这一天,人们要过元宵节,整个小镇都洋溢着欢乐,大家都很开心,气氛很热闹。

元宵节的习俗是晚上全家围桌吃元宵,因为元宵意味着团圆,大家吃完元宵都要“过元宵”。

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自己的院子里,开始燃放烟花。我和表姐佳佳也把烟花都拿出来了,表姐热情地点燃了一根烟花引线,顿时,五彩斑斓的火花迸发出来,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多彩而美丽。 “别骄傲,看看我的‘金凤凰’!”说完,我立即点燃了保险丝。 “嘭——” 一声刺耳的响声,金色的物体迅速冲天而起,“轰”的一声炸开。紧接着,许多金色的小点充满了天空,发出“轰隆隆”的爆炸声。顿时,这些飞来飞去的小东西聚集在一起,宛如一只金色的凤凰。

“好玩!你们在这儿放烟花吗?加我!”原来,爸爸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大大的礼炮。爸爸缓缓点燃礼炮,一下子,天空布满了美丽的“花”,红的、绿的、蓝的、黄的……太美了,托我们的幸福在天上绽放……

这是这里过元宵的习俗。元宵节是那么热闹,那么快乐。

万千希望,终于盼到元宵之夜,正好家里有灯笼,我争着做饭,在我聪明的牙齿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我打开锅,把水放进去,关上开关,等水烧开,水沸腾了! ,我轻轻地把元宵放到锅里,我用勺子轻轻地把元宵推开,锅子沸腾了!就是这样。

“该吃饭了”我喊道,我这次元宵节一个都没坏,一个个胖乎乎的,好可爱!

吃完元宵又去看灯笼了,看看桃花灯,粉底色,桃尖涂了点红,桃底有大叶子,真的很美很朴素,看看过时的扇子 灯,虽然已经过时,但依旧是那样的青春风姿。胆大包天,看金牛灯笼,好好做装裱好后,用闪亮的金线纸贴在画框上,金牛就出现了!而且……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

还有五彩缤纷的鞭炮,从天而降,仿佛炸开天穹,漫天繁星四散。来看看!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龙山。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一幕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对每个人的祝福。我对你的祝福就像天上的星星。它们无法计算。在这里,我只说一件事,元宵节快乐!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正月为正月,古人称夜为“孝”,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满月之夜,所以正月十五称为元宵。又称“上元街”。根据中国民间传统,在元年更新大地复兴的喜庆之夜,月亮高挂天际,地上有万盏彩灯。自汉代以来,就有元夜赏灯的民间习俗,因此人们称这一天为“元宵节”。

元宵节点灯的习俗,发展成为唐代前所未有的灯市。中唐以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狂欢节。唐玄宗盛世时期(公元685-762年),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烧灯5万盏,灯笼种类繁多。皇帝命人建造一座巨大的灯塔,有 20 个房间,高 150 英尺。 ,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未来,元宵节还会继续发展,元宵节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唐代的元宵节是“商元前后一日”。宋代,十六日后加二日。到了明朝,从八至十八日延长至整整十天。

到了清朝,满族称霸中原时,宫中已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灯会依然盛况空前。日期被缩短为五天,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大早,我就带着父亲到街上玩。走到天风街的时候,没有看到龙灯。爸爸说:“说不定中午有龙灯?现在不行,我们去别处玩吧!”于是我们逛了一会就回家了。

中午还没有看到龙灯,就去鳌山公园玩了。河水清澈见底,微波炉发出光芒。去公园的时候,大红色的山茶花正在盛开。原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

我们走到新建的桥上,发现栏杆还没完工,三个亭子已经完工,还有很多凳子。我们玩了很长时间,直到我大汗淋漓才回家。

到了晚上,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两边挂着各种各样的灯笼,有猫、鱼、鸟、牛犊。我眼花缭乱。有的孩子戴着红色的“喇叭”,有的在买灯笼。我只买了闪亮的棍子。有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但没有白色。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巨大的炮声,然后我看到了美丽的烟花在天空中蔓延开来。这个很漂亮!片刻后,有人点亮了红色的孔明灯,缓缓飞向了天空。高处,火光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就像飞机尾部的光。

虽然没有看到龙灯,但今年的元宵节给了我不一样的收获。我很高兴.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5

春节的气氛还在迷漫,元宵的气息又扑面而来。街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烟花“人”的生意特别好。

放烟花是元宵节的习俗,所以大街上随处可见卖烟花的摊点,每个摊点都是围满了热闹的人群,有的小孩在大人的陪同下又蹦又跳的,有的在仔细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烟花。我好不容易挤进去,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长的、短的、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玩法也五花八门:有的是手中拿着玩;有的是点燃后扔到地上;还有的是点燃后飞到空中。价格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多得数不胜数。我也在爸爸、妈妈的指点下,从中挑选了几种自己喜欢的烟花,此时我只盼着夜幕快点拉开。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妈妈也早已准备好丰富的晚餐了,可我无心品尝了,因为街上放烟花的响声和直冲云宵的火光使我按耐不住了,我怱忙吃完,也加入到放烟花的行列中。我边放边欣赏,你看!满天的烟花真漂亮,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绿的,颜色各异这些“花儿”千姿百态:有的像今晚的月亮一样圆;有的像火箭直冲云宵;有的像驼螺一样飞快旋转;还有像脚印一样在天空留下足迹……有的烟花以颜色取胜;有的烟花以声音见长;有的烟长既有声又有色……看着看着,仿佛是来到了一个神秘而喧闹的世界,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慢慢地,天空渐渐地平静下来,但是我仍恋恋不舍地趴阳台上,意犹未尽地欣赏着此起彼伏,渐去渐远,忽起忽落的“烟花雨”。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6

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追溯元宵节的历史,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早在西汉时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开始。而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则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元宵节风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意义。

二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此风俗更是盛极一时。

三说,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7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又称走桥。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其实,元宵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给大家列出了。最后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8

在我们这里过元宵节的时候,有蒸刺猬的习俗,据说刺猬可以给家里驮来粮食和金银。每到元宵节前两天,每家每户都要做蒸一些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的小刺猬。

今年过元宵节的时候,老妈又在做刺猬,只见老妈首先拿起一块面团,在案板上使劲地揉,揉成碗状,里面放上豆馅儿或煮好的红枣,在把面揉成一个半圆形光滑的面团,把一边捏尖,接着横切约二厘米深的一刀,拿一颗泡好的黑豆粒横放在切口里,就是咬着豆粒的'“刺猬”的嘴巴。

接着,把“刺猬”横托在左手上,“刺猬”的尖嘴朝着大拇指,右手用剪刀贴着“刺猬”的背,轻轻剪约一厘米长的小刺儿,并向上稍微一提,刺儿就翘了起来。“刺猬”的背上依次剪出五行小刺儿,每行刺的数量都按照三、四、五、四、三的顺序照空儿排列。最后在“刺猬”的脸上嵌入两粒红小豆或绿豆,当作“刺猬”又小又亮的眼睛,再用一粒黑豆塞到它屁股后面。一只肥肥胖胖、憨态可掬的刺猬便跃然手上。我看呆了,高兴得跳了起来,说:“老妈,你真厉害,太像了,简直太像了。我也想做一只。”老妈说:“好啊!你做吧。”于是我就拿起来一块面学着老妈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面团在我手里不听话,不是粘在手上就是捏不成刺猬的形状。我生气地把面往板子上一扔,说:“这么难做,我不想做了。”老妈帮我拾起面团,说:“什么事都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这就是眼高手低。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做下去会成功的。”

听了老妈的话,我又重新做下去。剪刀拿在我手里也不听使唤,我做得满头大汗,但是功夫不有心人,终于做成了一只小刺猬。尽管我做得很难看,也不太像,但是我特别开心。而老妈还直夸我哪,“你做的小刺猬的刺特别细,像真的小刺猬。所以说,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你认真去做,坚持做下去,就能取得成功。虽然你是第一次做,相信自己的实力。”

通过这次做小刺猬,让我懂得了只要坚持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9

元宵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每年都会举行猜灯谜的流动。我们的学校为了迎接元宵节的到来,也举行了一次有趣的猜灯谜流动。

中午,李老师说:“所有人带上自己制作的灯笼,去操场集合!”我们认为流动要开始了,便一窝蜂地涌向饭柜,拿起自己的灯笼就往操场上跑,赶快去挂灯笼。可是,李老师只是让我们把灯笼放操场上,就让我们回来了。我们有些丧气,流动什么时候开始啊,我们都等不及了!

没过一会儿,李老师来教室说:“所有同学出来排队!”刚走到操场,突然面前一亮,所有的灯笼排成了一个方阵,被线连了起来,清风拂去,灯笼随风舞动,似乎一条绚丽的彩虹。

跟着参观时间的结束,猜灯谜流动正式启动。我与好朋友钱景行同行,我们立即就锁定了目标:你吃一半,我吃整个,我们将有用的信息拼在一起,发现要用“你”字的一半和“我”字来拼,于是,我们默默的在心里拼字:先用“尔”和“我”拼,咦,有这个字吗?再见。“亻”和“我”拼,是俄字!我们立即跑到申屠老师那儿,大声报出了谜底,顺利得到了第一个灯笼!

经由一番猜谜,我成功得到了三只灯笼,战绩还不错哦。

通过这次流动,即让我们感触感染到猜谜流动的乐趣,又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文化,真好玩!

元宵节习俗作文 篇10

当然是吃汤圆喽。汤圆的陷各式各样,有芝麻陷,有豆沙馅……用筷子一戳,豆沙就像甜浆一样涌了出来,我用勺子挡都来不及。一边吃着美味的汤圆,一边想着下去玩灯,吃汤圆的速度立即加快。只一会儿这些圆呼呼的汤圆就在我的口中被“消灭”了,就等着父亲母亲快点吃完。为了节约时间我用等他们的时间来换鞋。拧起亲手制作的兔子灯三步并作两步直往楼下冲去,父亲母亲随后也下来了。点燃了蜡烛,我拉了起来。阿姨家刚学会走路的小弟弟也来了,开心的趴在兔灯的尾巴上。我大声的叫了起来:“啊,我的尾巴,我的尾巴要断啦!”大人民顿时哈哈哈大笑起来,小弟弟也跟着他们“咯咯”的大笑起来。随着小弟弟“哦哦”的声音,我们扭头一看,原来有人在放洋灯。仔细一看,上面还写着“一帆风顺”,洋灯渐渐的上升了。望着越来越小的洋灯,我也在心里送上了我的祝福,祝大家在兔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意犹未尽的回到了家,在这美好的节日夜晚我甜甜的进入了梦乡!

本文网址://m.zw5000.com/xindetihui/123824.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