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作文素材 > 经典诗词 > 导航 > 何满子 [唐] 张祜

何满子 [唐] 张祜

为什么要摘抄经典诗词?因为学会措辞,这是一门艺术; 应付考试作文,这是一种无奈; 对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这篇《何满子 [唐] 张祜》会成为你的精神粮食嘛?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作品赏析【注释】:

何满子:曲名。

【注解】:

1、故国:指故乡。

2、君:指唐武宗。

【韵译】: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评析】:

??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

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

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

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

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简析】:

这首五绝又题作《宫词》。短短二十字,写宫人的悲苦,令人一唱三叹,感慨系之。诗中每一句都嵌着一个数字,句与句基本对偶,也是一个特色。

zb258.com精选阅读

题金陵渡 [唐]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注释】:

金陵津渡:指今江苏镇江的西津渡。瓜州:在江苏省刊江县南。

【简析】:

羁旅、山楼、斜月、夜潮,加上两三星火,极具萧瑟清冷的意味,充盈着无穷的愁绪。

----------------------------

这是张祜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渡”在镇江,非指南京。“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轻灵妥贴。

“一宿行人自可愁”,用一“可”字,毫不费力。“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

这两句是引子,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极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不清楚地告诉我们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吗?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显得那么浑成无迹。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潇洒空灵,动人情处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

那是什么地方?诗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此外,这三字还包藏着诗人的惊喜和慨叹,传递出一种悠远的神情。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情景如在目前。

若把“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不好。因为“江枫渔火”是近景,看得清,“两三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只见星星点点,如何知是渔火?是灯光?唯其如此,却更惹人想象。《枫桥夜泊》用的是重笔,此首纯用轻笔,两者也有不同。

(钱仲联徐永端)

虢国夫人(一作《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唐] 杜甫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诗云:“承恩入朝。”乃虢国得宠时作。依类编入,当附《丽人行》之后,但未定何年耳。【朱注】此诗见草堂逸诗。据《张祜集》,作《集灵台》二首。又,《万首唐人绝句》作张祜。《三体诗》、《唐诗品汇》亦作张祜。集灵台与紫微殿相近。今按:祜乃中唐人,去天宝已久,若作追忆虢国之词,亦当微带乱后事,诗意全不及之,还是讥讽现在,应属少陵作也。《唐·后妃传》:杨贵妃三姊:长韩国,三虢国,八秦国,并承恩入宫掖。《通鉴》:至德二载,贵妃缢死于佛堂,虢国夫人及其子裴徽,走至陈仓,县令薛景仙帅吏士追捕,诛之。

虢国夫人承主恩①,平明上马入金门②。却嫌脂粉涴颜色③,淡扫蛾眉朝至尊④。

(乍读此诗,语似称扬,及细玩其旨,却讥刺微婉。曰虢国,滥封号也。曰承恩,宠女谒也。曰平明上马,不避人目也。曰淡扫蛾眉,妖姿取媚也。曰入门朝尊,出入无度也。当时浊乱宫闱如此,已兆陈仓之祸矣。一旦红颜委地,白骨谁怜,徒足贻臭千古焉耳。)

①王褒《讲德论》:“主恩满溢。”②《史记·张良传》:“平明与我会此。”《搜神记》:“上马赴前程。”《前汉书》:历金门,上玉堂。③《后汉·陈著传》:“脂油粉黛。”《广韵》:“涴,泥着物也。”《楚国策》:“颜色变作。”④《杨妃外传》:妃有姊三人,皆丰硕修整,工于谑浪,每入宫中,移晷方出。貌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扫,画眉也。《诗》:“螓首蛾眉。”蛾之眉曲而细,美人之眉似之。《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

-----------仇兆鳌《杜诗详注》-----------

沐浴子 [唐] 李白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作品赏析“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句,诗人反用《楚辞·渔父》之意,告诫世人不要如屈原那般的明辨是非、宁死不折的积极入世态度。“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句,直接表达观点,明喻人生在世的处事方式,就应当如渔父那般不问是非、明哲保身的消极出世态度。“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句,用形象表达观点,透露出韬光养晦才是真正的处世态度,愿意追随渔夫的思想和行迹,隐居江湖,不露才华。诗人虽没有直接铺陈颂扬屈原的伟大人格,却反用《楚辞·渔父》,别具匠心地设置一个对立面,使得诗意内涵全熔铸在一个整体对比性构架之中,实则以屈原为主,以渔父为副,以副托主,以渔父“混世”的反语来激励屈原,亦是暗喻自己,从而造成更强烈的对比,间接赞扬了屈原的崇高精神,也贬抑了渔父的消极态度,只好异途殊归,各行其志,呈现出诗人对同流合污者的憎恶与痛恨,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处事的鲜明独特认识与理解,字里行间透露其政治失意后的激愤无奈心情。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zuowensucai/2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