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5、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6、传统是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极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毁。恩格斯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9、古老的种子,沱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泰戈尔
10、古之学者必有师。 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1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苟子》。
12、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3、疾学在于尊师。 《各氏春秋劝学》。
14、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7、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18、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篇》。
1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20、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
2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23、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
24、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25、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26、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27、让一得百,争十失九。马克
28、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王符《潜夫论赞学》
2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唐〕韩愈《师说》。
30、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清)王卓《今世说》
31、若要好,问三老。 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34、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3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36、最革命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最古老的传统的人。罗曼罗兰
3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38、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雨果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4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42、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4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44、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45、无论哪里,原则的基础就是传统。美国
4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47、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
48、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杨雄《法言学行》。
传统名言
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2、仁者寿。《论语雍也》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8、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9、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1、轻诺必寡信。《老子》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6、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7、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8、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9、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0、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21、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2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3、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6、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7、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2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3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3、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8、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39、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4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4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4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4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9、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5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51、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5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5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5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5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6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61、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6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64、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6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6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6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68、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6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7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7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7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7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74、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5、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7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7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7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8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8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8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8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85、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8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8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8、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8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9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1、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9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9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94、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95、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9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97、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9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9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0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1、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
10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03、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1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06、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107、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1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1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1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4、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1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17、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11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2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2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25、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2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2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12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2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30、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3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32、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33、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134、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35、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0、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4、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8、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9、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20、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2、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26、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3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7、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38、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39、仁者寿。《论语雍也》
4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4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4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4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46、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47、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1、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5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53、轻诺必寡信。《老子》
5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55、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5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5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5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6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6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65、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6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8、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69、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70、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7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7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7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6、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7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7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80、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8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82、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83、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8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8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8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8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89、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90、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9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9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9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9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9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6、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9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98、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9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100、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0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0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10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0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10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7、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10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0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1、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2、家中养鱼、养狗、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8、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0、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11、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之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舟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12、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1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1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5、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1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7、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1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9、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20、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2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22、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23、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24、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25、为师当严而有恒。
26、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27、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2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29、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30、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31、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32、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33、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34、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见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只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35、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36、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3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38、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3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
40、君子以俭德辟难。
41、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42、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43、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44、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45、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46、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4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8、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49、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50、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zuowensucai/2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