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写阿里山的作文合集

写阿里山的作文

2024-05-10 阿里山的作文

写阿里山的作文合集。

作文是语言堆积思想碰撞的过程,写作是自我发现和成长的最佳途径。优秀精彩的作文是非常有魅力的,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众多人中亮点纷呈呢?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将其保存下来以备需要。

写阿里山的作文【篇1】

阿里山位于阿里山在台湾省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通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登山途中,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

写阿里山的作文【篇2】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宝岛——台湾。行程游玩八天,但最让我难忘的要数阿里山了。

阿里山,一个熟悉的名字,海拔2000米以上,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因为海拔高,所以远离高温,气候宜人,一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笔直、挺拔的桧木直入云霄,到处是翠绿的树木,而且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氧吧。

阿里山最著名的就是山上的神木,年龄最大的,都已经3000多岁了,它是第一代神木,是亚洲树王。又大又粗,三个人才能围住,它曾历经倒下修复再倒下,现在它的接班人也已经2300岁了,老树王死后它就接替了王位,由于萌芽在光武帝年间,又被称为“光武桧”。

还有一棵奇异有趣的三代木,它们同一根株,能枯而后荣,重复长出祖孙三代,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横颓,第三代却仍然欣欣向荣。还有一株桧木形似大象,唤作象鼻木,很是形象。

阿里山还有一种奇特的竹子,名为方竹。看起来与其他的竹子并无不同之处,但用手触摸,才发觉竹竿原来是方形的。

阿里山真不愧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呀!

写阿里山的作文【篇3】

“高山常青,涧水常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牛”。形容的就是美丽的阿里山。阿里山素来被称为宝岛台湾的一颗明珠。

七月的一天,天空虽然下着濛濛细雨,但我们兴致勃勃驱车前往嘉义县的阿里山。途中翻山越岭,终于抵达目的地阿里山,开始了,我们的登山之旅。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在布满青苔的台阶上,欣赏沿途风光。山上奇树茂密,古木参天,漫山遍野尽是奇珍异草。空气中不时传来阵阵清香。忽然,眼前出现一只山雀,停在地面上,不知是在觅食,还是在欢迎我们,靠近它却不怕生。我想:正如书中所写的“鸟语花香”我现在就是这种感觉。为了留下这瞬间的美丽,我连忙拿起相机拍照。

前方顺着指示牌,我们来到姊妹潭,这里的环境恬静幽美。水面清澈见底。大一些的是姊潭,小一点的是妹潭,它们相邻而居,遥相呼应。潭中有许多小蝌蚪和鱼在畅游。水面上亭台、树木的倒影,交相辉映,宛若一幅秀丽的山水画。

离开姊妹潭,进入“神木”区,奇树异木,在这里汇成了一片绿色海洋。我们看到了从600多年至3000多年树龄的红桧木,年轻的、中年的、老年的,一代、二代、三代,“神木”区。其中,有一颗4100多年的高龄“大神木”。它已是树中生树,三代同堂,被称为“三代木”。微风吹来,树叶涌起千涛万浪,发出阵阵涛声,实为壮观。

我们来到山顶,遥望远处,群山叠翠,云雾缭绕,犹如置身海上仙境。我们又登上观日楼,据说,在这里可以欣赏壮丽的日出。那时,云霞将呈现蓝、青、灰白、殷虹等色彩,变幻莫测,让人叹为观止。

阿里山之旅结束了,我仍然依依不舍。我爱美丽的阿里山,更爱宝岛台湾。

写阿里山的作文【篇4】

最近,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台湾游玩。

台湾好玩的地方有很多:美丽的日月潭、高大的101大厦、热闹非凡的西门町夜市……不过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数幽静的阿里山。

阿里山由18座山峰组成,远远望去,像一串美丽的波浪线。我们刚来到山脚下的时候,温度还是三十几摄氏度,到了半山腰就已经降到二十几摄氏度了,真神奇。

阿里山上,一棵棵槟榔树呈现在我们眼前,郁郁葱葱,上面挂满了一串串漂亮的槟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我问妈妈:“一棵槟榔树值多少钱?”

“一棵槟榔树要几十万元人民币呢!”妈妈说。

一棵槟榔树原来这么贵啊!我后来才知道,槟榔树主要生长在中非和东南亚,在中国主要生长在台湾和海南,都是沿海地区才有。在广西也有少量的槟榔树,不过据说可能不结果的……物以稀为贵,难怪一棵槟榔树那么贵呢。

越往上走越冷,走到山顶,已经是十六摄氏度(空调可调节的最低温度)。一棵棵参天的牛根樟像士兵一样守护着我们,让我很有安全感,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树,太威武了。走到深处,风景变得越来越美,有三代木、猪形木、心形木……各种各样的大树像一个个模特在给我们走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里明明就是珍稀植物的宝库嘛。

但是,最让人遗憾和痛惜的是,早年前,阿里山十分之一的树已经被可恶的外国侵略者砍掉运回国了,空留下很多枝丫奇曲的大树根,看着真是触目惊心!

我觉得阿里山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是一本历史教科书:这里一个个残缺的大树根就是日本侵华的罪证。

写阿里山的作文【篇5】

阿里山在嘉义县内。喜义县地形一边是平原,一边是高山,这阿里山就把高山的一边垄断了起来。大吧车从山下开到不能再开的地方大概两个小时。路很陡,弯很多,坐在车里感觉很是不好。我是知道自己的感受的,像这样的山路,我自己开车跑上几趟可能并不感到难受,但只要坐别人开的车,半小时后就会头疼。

导游说阿里山海拔2400米,在台湾来说,那应该算是不低的了。还说阿里山有五奇:日出、黄昏、雾海、铁路、桧木林。从这些个称呼我都感到它“奇”不到哪儿去。已经去过了我可以说说,实际上我们几个小时坐车上山,后来的事情就是步行一个小时看了一些大树。景点给命名的是“巨木栈道”,我们也就沿着这条栈道走了一趟。的确是有不少大树,据说有三千多年的,两千多年的,一千多年的,几百年的,且每棵树上都贴有标签,写明高矮粗细年代久远价值几何等等。树是大的可以,我真的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这么粗的树,所以是有些惊奇。加之讲解员的一些附会解说,在遇到的第二棵大树时我丢了别人,或者也许是别人丢了我,还或者是我丢了自己。看着那奇怪的树形,厚且粗糙的皮,浓浓的树荫,我想到了两千年前的它的样子,以及两千年来它的兴盛衰败风雨变迁。我相到了如果是我,两千年后站在这里,对我驻足的会是谁呢?

正在这时,同行一人拍我并问我发什么呆,说别人都到处找我。我笑说我在推想这两千年它娶了几个小老婆。一笑而已。面对它,我的确想了很多,但唯独没有想对那人说的内容。

跟上大队伍后,就知道吸取教训了,别人看什么我看什么,别人说什么我却不说。照了几张照片,好像也没有什么特色。你说那一色儿的古树堆,此树与彼树会有多少区别?步行一个小时,跟我们的九寨沟比比更不值一说,所以到后来劲儿没有用完的我装起了少年,并起双脚跳过了若干石阶,终于就完成了阿里山之游。

返回到步行的起始点,看到那个“巨木古栈”的牌子,我思量着台湾人的文才还是差了一些。你说这里就是一些很大很大树,为了看这些树修一条路供观光者步行,那也不至于就把它说成“巨木栈道”这样直白吧?又想到阿里山脚下那两座小桥,一个叫“天长桥”,一个叫“地久桥”,遥遥相望,就叫“天长地久桥”,怎么想都感到原意是想有些诗意但味道儿却很欠缺。午饭是阿里山山上吃的,看看那些饭店商店酒店的名字,个个干巴巴的。所以我总的感觉在台湾这里,谈文化谈积淀肯定不是一地儿。就像昨天到那寺院里我只想抄背几副好对联但终于失望一样。还是回来说那栈道吧,就我这点儿墨水,从胸膈里抠几个字来贴上,不说一吟双泪流,至少也会有一吟单泪流的效果吧?

要不怎么说在历史中流泪是我们的特长呢?在现实中好活还是得学人儿啊!

写阿里山的作文【篇6】

阿里山的清晨是瞬息万变的。看,当明媚的阳光洒在阿里山上时,那美丽无比的光环就像是茫茫云海,时而,像嫦娥挥动着白色的纱,在翩翩起舞;时而,又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

登山途中,尚可在几小时内历览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大类型的植被景观。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这些奇木异树,在阿里山上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风劲吹时,山林如惊涛骇浪,发出轰天雷鸣,形成阿里山著名的万顷林涛。山上随处可见流泉,有的匹炼横空,响如奔雷。有的千丝万缕,细若垂洙,其色晶莹。我们去的那几天山上曾下过几场阵雨,经过几番洗礼的阿里山,山容水态,觉得分外撩人。

塔山为观看云海最佳之处。天气晴朗,登高远眺。但见云海在空山灵谷间飘逸,时如汪洋一片,时如大地铺絮,时如冰峰连绵,时如空谷堆雪。我走过很多名峰大川,但任何一处,都看不到如此壮观的景象,都看不到如此雄伟的奔腾,都看不到如此壮丽的惊涛。“闲看云起时”、“白云山头白云立”、“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等描写云彩的诗句,都不能描绘出阿里山云海气概之万一。无论表现手法再高超的画家,也无法描绘出阿里山云海的变幻奇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难怪阿里山的云海是台湾奇景之一。

阿里山上的祝山顶上,有座观日楼,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处。祝山海拔仅次于塔山,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鱼肚白,太阳从晨曦中慢慢地升起,天空亦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墨蓝,时而淡青,时而灰白,时而殷红。太阳升起时始为椭圆形,沉下后再跃起,则为圆形,等到那一轮朱曦披着淡粉色的浮云照耀阿里山时,如同用彩笔把群峰这幅“泼墨山水”烘染得金碧辉煌。

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樱花是阿里山又一奇观,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我们游览时,有幸赶上樱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开满了殷红、洁白的樱花。樱花盛开,一团团、一簇簇、一层层、一片片,远看如白云,似粉雾,无限美丽;近看如花海,似锦缎,蔚为壮观。艳丽多姿的樱花,与森林的黛绿嫩翠交织成一片锦绣,阿里山群峰像穿上了绿底红花的盛装,令人如痴如醉。

这就是阿里山了。下车的时候,林伸手一指,一坡坡梯田,长长方方地将绿得滴翠的茶树铺展开去。其实就是山,其实就是连连层层的茶树,除了远处烟雨朦胧的山脊,就是足下碧绿的茶田,甚至还只是刚刚进入嘉义县与南投县之间,在18座大山组成的阿里山的边沿;但荷几乎是展开双臂拥过去的,因为,这就是阿里山,想了许多年等了许多年,一曲“阿里山姑娘”唱了几十年跳了几十年的阿里山啊!

等着,等着,天色由黎明的鱼肚白色,逐渐成淡蓝色。大家全神贯注的凝视对面的山峰,中央山脉的顶峰亮了,接着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轮的旭日跃升而出。先是一角、半圆、全圆,刹时万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又是崭新的一天!

写阿里山的作文【篇7】

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连在一起的。那时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那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年,山里来了一个妖怪,占据了整个大山。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乡。

在大山的西边住着母女二人。母亲勤劳善良,女儿花珊十九岁,美丽、聪明又勇敢。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她决心除掉妖怪。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

一天,花珊告别妈妈,要上山去除妖了。妈妈拉着她的手,说:“女儿啊,妈不拦你,可是千万要小心啊!你除掉了妖怪,就赶快回家。”花珊姑娘也含着泪说:“妈妈放心,我除了妖怪,马上就回来,永远和妈妈生活在一起。”说着便离开了家。

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月亮,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突然,她发现不远的山顶上,有两道绿光渐渐向她靠来。姑娘断定这就是妖怪,于是搭上箭,用力朝绿光射去。妖怪被射中了眼睛,痛得直打滚。花珊跳到妖怪身上,举起大刀,朝它的脖子使劲砍去,直砍得妖怪乱蹦乱跳。忽然,她觉得大地在向下陷,只听一声巨响,高大的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出现了一条很深的沟,妖怪“轰”的一声,掉到了沟底。花珊一下子跳到了山的东边。这时,奔腾的海水涌进了大沟,形成了台湾海峡。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

山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海水却把花珊和妈妈隔开了。

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母亲。她站在阿里山的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天长日久,她变成了一棵红桧树。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这棵红桧树就被人们叫做阿里山的思母树。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眼泪!

写阿里山的作文【篇8】

坐在公交车上,虽然闭着眼睛,但还是能感觉到前方又要转弯了。阿里山的路真的很难走。车子上下颠簸,我的头左右摇晃,数次撞到车窗玻璃上。我的身体也活不下去了。随着车辆的移动,我的身体不时“跳”起来,就像坐碰碰车一样,肚子也开始翻腾。车一停,我就吐了。

但这并不影响我玩的兴趣。我顿时打起精神,跟着导游进了阿里山。刚进森林的时候感觉很凉快,和市区差不多两个季节了。茂密高大的树木遮住了烈日,只有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漏出,就连空气中都散发着青草味。走着走着,突然感觉有一堵“墙”挡住了去路。这是什么?我直接在心里嘀咕了一句。抬头一看,哇!这太高了!“这是台湾红柏,树龄2300年,只能围11个人!”导游介绍。原来,这就是阿里山的神树!我很惊讶一棵树可以活2000多年,真是太神奇了。红柏高耸入云,树干呈淡褐色,树叶并不茂盛,却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壮丽。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一棵更奇怪的树,就像一头空心的骆驼。它的故事是十怪的:这棵“家”树有三代。

一代被虫子吃掉,二代包起来;二代被砍掉,三代包起来长大。现在,这第三代郁郁葱葱,长得很好,不禁给它留下了阴影。沿着栈道往山里走,到了一片开阔地,一条笔直的铁轨出现在眼前,这应该是阿里山火车站。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一声汽笛声,小火车来了!我太激动了。

只见铁轨尽头有火车的身影,车头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红白车身形成强烈对比,十分抢眼。车子的布局非常好。棕色的长座椅放置在车的两侧,车顶上挂着绿色的圆环。这有点像我们的地铁。

小火车开动了,不时发出“嘭、嘭”的震动,带领我们一路下山。刚上回程的大巴,转眼就下起了大雨。阿里山的脾气实在是难以捉摸!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里,爱上这里清新的空气,难忘阿里山的美景。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xindetihui/12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