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精选10篇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精选10篇。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写作能够启发我们内心的深层需求和愿望。对生活的体悟与感受,是写作文的必备要素。为了方便阅读和使用作文5000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逛元宵节花灯作文”,希望这些书籍可供你参考和使用帮助你学习和成长!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1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去越秀公园花灯。

这次灯展的主题是:璀璨广州情,幸福中国梦。共有62种彩灯。越秀公园里面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璀璨夺目,五花八门,有腾云驾雾的“马到功成”,有气势雄伟的“万马奔腾”,有龙行天下,还有120张幸福笑脸,“梦幻风车”,“马”字成语,寓意吉祥的“状元红”、“鸿运当头”,“中华雄狮”,岭南元素的“岭南明珠”、“西关小姐”、“五羊迎春”、“佛山武术”,这里面有传统文化花灯,也又采用现代科技的彩灯。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大型灯展“万马奔腾”“龙行天下”了。

80米长巨型灯展灯组将骏马飞奔,醒狮,五羊传说,赛龙舟,西关大屋等岭南元素融合一体,蓬勃欲出,寓意广州跨越新时代像“万马奔腾”般快速发展,未来变得更加富饶与祥和。祝愿大家如“万马奔腾”般蓬勃发展,前程无量。湖光灯色交相辉映,格外美丽。

龙行天下灯组:获得了世界吉尼斯纪录之用材最丰富彩灯奖项。主体彩灯用金布和光碟制作,另外九子彩灯采用了光碟,乒乓球,竹編,瓷器,绢花,等十种日常材料精心制造而成的,非常环保。彩灯高大约15米、长10米、宽20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造型美观,用材环保,工艺精湛,光彩夺目,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说:《龙生九子,行游天下》盛大场面,寓意吉祥。动感十足。表达对祖国美好的祝愿,中华龙腾,中华梦圆。成为这次灯展最精彩的一幕。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2

2023年2月28日13点10分,我们全体小记者在报社11楼大会议厅集合做羊年花灯。

记者团队分成13组,我在第8组。成员有张嘉兴,雷博超,张家乐,张泽文,还有我本人和导师白杨。主持人和其他代表发表关于春节花灯的主题讲话,可谓是文采飞扬,滔滔不绝!令我大开眼界,惊叹不已!接下来大家高兴而且认真的开始了花灯制作,花灯模型共有30个飞机和50个,第8组是以模型展开制作,在白导师的指挥下,第8组开工啦!

我们先把浆糊在兔子模型的框架上涂抹均匀,然后裁剪纸片,再把纸片粘到模型上,听白导师讲制作程序,好像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还是有一些难度,我把纸片粘贴完后,就开始一笔一笔的给兔子添色,收工啦!我感觉我做的挺好的,一只兔子花灯呈现在我的眼前,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最后我们组的获胜者是张泽文,心中难免有几分失落,没关系,重在参与,我在以后的活动中会再接再厉!

随后主持人开展了有趣的猜谜活动,大家都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愉快的笑声中圆满结束,我们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小记者和各位老师在报社门前合影。

在这次愉快的活动中,我感觉自己有很大进步,在这里感谢各位老师,也感谢与我一起参加活动的其他,祝各位老师和快乐!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3

今天是3月4日,我、姑姑还有妈妈一起去秦皇河看了花灯。

那里汽车好多呀,唉,没办法,我们只好步行至那里。在到达秦皇河灯盏的路上,我们看见了许许多多卖东西的的小摊摊贩,还有许许多多来看灯的人们,真是人山人海。

好不容易到达那里,一大朵晶莹亮丽的‘荷花’就首先映入眼帘,它是那么的娇艳,我非常喜欢它。‘荷花’旁边还有一对比翼双飞的‘鸳鸯’,它们相亲相爱,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

我突然想起我的同学吴依函也来了,便给她打了电话:

“喂,吴依函,我到了,我在‘荷花’旁边等你哦!”

“好的,我马上到。”她开心地对我说。

不一会儿,我们都到了,她问我:“你怎么那么晚才来?我已经逛完一圈了!”

“额,呵呵,堵····堵车了。”我吞吞吐吐地说到。

“哦!就信你一回吧。”我们在一起看起了花灯。

不一会儿,吴依函的爸爸叫吴依函回去了,我只好自己看了。

我们先看到了熊出没这个花灯,上面有两只傻傻的熊在跑着,而光头强却傻傻地追,明知道自己追不上却还在追,好傻啊!呵呵!!

我们又看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花灯,那场景是那么的喜气洋洋,大家都在笑,笑着庆祝元宵节。

我们还看了龙门、迎春等绚丽多彩的花灯。

我爱你,这美丽的元宵节。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4

我国传统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说:中秋节我们要吃月饼,春节我们要贴对联,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我们能够看花灯,气氛红红火火,锣鼓声震耳欲聋。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了人民公园观赏花灯。我们走到花灯那里,就看见了迪斯尼乐园桃园三结义牧童骑黄牛孔雀展翅。。最令人眼花缭乱的无非就是孔雀展翅,它们的翅膀就像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多美啊!还有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其中张飞关羽刘备。他们好像是在对天起誓:我们虽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迪斯尼乐园的米老鼠吹大号,唐老鸭吹笛子,这些吹鼓手竟然是如此卖力。围观的人们都在赞不绝口。前面的灯真是一眼都望不到头。

元宵节的花灯真是有趣极了!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5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很多人都说元宵节这天的热闹是不亚于过春节的,不信?你看这街上的各色花灯呀。

随着天色渐暗,一盏盏形态各异的花灯都亮了起来,十二条金龙组合而成的“龙腾虎跃”、高耸10余米的“一帆风顺”……很多很多尽收眼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荆沙河九曲桥段,两条巨龙卧在水上,中间有一颗大大的珠子,这就是传说中的“双龙戏珠”。一串串的“灯笼”给春节更添了不少的喜庆,也给春节带来了更多的年味。

东门那里,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色的香蕉……象征着丰收,看得我直流口水。“鸳鸯戏水”、“哪吒闹海”等生动俏皮的花灯前,总是有许多小朋友在那里合影留恋。新年的金凤广场像一个“不夜城”,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早春的寒冷在这个灯火通明的花灯会已经不存在了。形态各异的花灯凝聚了工人叔叔的智慧和汗水,也展示了美丽的古城文化。

看完了花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家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五光十色花灯“世界”。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6

元宵节是要放花灯,而花灯是要买的。于是,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花灯。

那儿的花灯可真多呀!有小汽车、小蚂蚁……真是灯山灯海呀。我左看右看,终于选中了一个花灯。它是一架蓝白相间的飞机,真是帅呆了。听老板说,这是最后一个了。妈妈付了钱,我们就回家。

在路上,我一会儿打开花灯,一会儿关上,真是爱不释手。妈妈对我说:“别玩坏了,今晚还要去放花灯呢。”

我赶紧收起花灯,心想:晚上别人肯定会羡慕我的。

终于到晚上了,我和妈妈一起去楼下放花灯,看见小朋友拿着各种各样的花灯,向别人炫耀,或交换着玩。有小猪、老虎、蛇……反正都是一些动物。其中的蛇花灯最引人注目。金色的身子,与荷花融 为一体,闪着五颜六色的花,真是太漂亮了。但是,这些绝对没我的花灯好。我的飞机花灯能上升下降,有一种快要飞起的感觉。哈哈!我的花灯酷吧!

元宵节真是太好了,既能吃元宵,又能放花灯,真是一举两得。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7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月亮圆又圆,家家户户都在吃汤圆,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吃完汤圆,好多人都去看花灯。 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xx看花灯,呀!好美的xx夜景,到处张灯结彩,大放光彩,树上挂着。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月亮圆又圆,家家户户都在吃汤圆,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吃完汤圆,好多人都去看花灯。

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xx看花灯,呀!好美的xx夜景,到处张灯结彩,大放光彩,树上挂着彩灯。无数的倪红灯,一闪一闪的,礼花在空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图案。让人目不暇接。看花灯的人真多呀!到处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个个都喜气洋洋。我们走在人流中,放眼望去,各种各样的花灯展现在我的眼前,这些花灯千奇百怪,有动物灯、人物灯、球灯……把广场装饰得亮晶晶的。最吸引人的是一个“三羊开泰”大型组合灯,它是吉祥的象征,是人们的希望。

广场中间正在表演着丰富多彩的节目,有武术、南音、舞狮……你看,热闹的腰鼓敲起来,五彩的金龙舞起来,欢乐的歌声回荡在月色之中,人们沉浸在这欢乐的气氛中。

看完花灯,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广场,真是“一夜花灯醉,春缘春意浓。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8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__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9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很多人都说元宵节这天的热闹是不亚于过春节的,不信?你看这街上的各色花灯呀。

随着天色渐暗,一盏盏形态各异的花灯都亮了起来,十二条金龙组合而成的“龙腾虎跃”、高耸10余米的“一帆风顺”……很多很多尽收眼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荆沙河九曲桥段,两条巨龙卧在水上,中间有一颗大大的珠子,这就是传说中的“双龙戏珠”。一串串的“灯笼”给春节更添了不少的喜庆,也给春节带来了更多的年味。

东门那里,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色的香蕉……象征着丰收,看得我直流口水。“鸳鸯戏水”、“哪吒闹海”等生动俏皮的花灯前,总是有许多小朋友在那里合影留恋。新年的金凤广场像一个“不夜城”,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早春的寒冷在这个灯火通明的花灯会已经不存在了。形态各异的花灯凝聚了工人叔叔的智慧和汗水,也展示了美丽的古城文化。

看完了花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家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五光十色花灯“世界”。

正月十五,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便坐车去青龙山公园看花灯。

青龙山公园人山人海、灯火辉煌,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公园里沿着小路挂满了花灯,远远望去,长长的连在一起,活像一条舞动的飞龙。

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了龙潭桥上,桥两边站着八个手中拿着乐器的“女子”,犹如仙女下凡。站在桥上正好可以观赏湖中燃放的焰火。下了桥,我们进入了“月牙门”,“月牙门”内的人很多,我们慢慢地走着,边走边看着头上一闪一闪的小灯,好像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出了“月牙门”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到水中的“双龙戏珠”,那两条龙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真像活的一般。

接着,我们来到了纪念碑下的广场,那里正在举办元宵晚会,这里的人更多,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只好沿着太和庙门口的长廊,一边赏灯一边向游乐场走去。我们一路上观赏了十二生肖属相的花灯,你看那头“牛”,正在草地上尽情地吃草呢;那头“老虎”,头上长着深深地王字花纹,正悠闲地躺在山里睡觉;在“老虎”地后面是一只可爱地“小白兔”,“小白兔”正在草地上啃萝卜……这些花灯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到了游乐场,各种娱乐项目都十分紧俏,每个项目场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从游乐场返回,我们爬上了烈士纪念碑,碑上有一颗红红地五角星,“闪闪发光”。接着,我们从公园后门来到了青龙广场,在这里,我们观赏了“火凤凰”和“双龙戏珠”……

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观赏这些彩灯地时候,世纪钟敲响了十二下,时间已晚,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青龙山公园。

元宵之夜比除夕夜还热闹。你看!关灯的人你争我挤,人山人海,真是“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我和爸爸妈妈随人流汇入了会场—新宁广场。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繁多,如此出奇的灯。瞧!北京天坛做的如此逼真,和真的一模一样;好几只身穿漂亮衣服的兔子兴高彩烈地拿着胡萝卜跳来跳去;“和谐”两个大字在提示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要一团和气;发财树在祝福人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年年有余;一个个大大的“福”字前面有一个长寿老人和几个快乐儿童,被那么多“福”字包围的他们好像在告诉我们要天天开心,就会把心里的烦恼都排除;一道道金光灿灿的拱门向后延伸很像星光大道,在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梦想就会实现……

瞧!那几条鲤鱼欢快地蹦来蹦去,制作的人把它做的活灵活现。爸爸对我说:“这鱼蹦出了水面,一定是有喜事,过年了,鱼一定也是高兴了,它才会鲤鱼跳龙门。”

咦?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多,我费劲地从人群中挤了进去,原来这个灯是“小孩舞龙舞狮”。小孩们兴高采烈地舞着比他们个头大一倍的龙和胖乎乎的大狮子,好不快乐啊!旁边有几个人在放炮,离小孩们那么近,我真为他们担心啊!

还有好多好多漂亮的灯,我们往回走的时候还有人在源源不断的从四面八方向广场汇集。这次看花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不虚此行。

看,农发行制作的花灯前聚集了很多人,只见上面是一朵雪白的大棉花,中间是一个红红的大灯笼,两边是堆满了粮食的粮仓。一位老爷爷看着花灯乐呵呵地说:“这个花灯可真有意义呀!”

前面的花灯更有趣了,它是一朵大莲花,花瓣里装满了水果,有圆圆的大西瓜、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黄的菠萝……我看着都要流口水了!莲花下面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长龙,我围着它把龙身看了个遍,它的两只眼睛像两盏小灯笼,显得炯炯有神!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两个金鱼灯,跟活的金鱼一样,各自回首对望着,瞧它们那神气的样子,好像在说:“咱俩谁美呀?”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手拉手在灯前又蹦又跳,还有的孩子在灯前拍照呢!

看着看着,忽然发现前面黑压压一大片人,是什么灯把他们吸引过去了呢?我和妈妈挤过去一看,嗬!是两个娃娃抱着一棵摇钱树,在不停地摇呢,我仿佛看见树下落了一大堆的钱币,在闪闪发光,我又仿佛看见这些钱一下子都变成了崭新的书本,被汽车拖往贫困的山区……“艺艺,快看多少猴子呦!”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联想,我一看,好家伙,旁边还有一棵结满桃子的大桃树,树上树下全是猴子。一只大猴子已经摘到了桃子,正大口大口地吃呢!一只懒猴坐在地上就摘到了桃子,还有几只干脆趴在树上一边摘一边吃。人们都在看着猴子,它们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们随着人流往前走,又看见了孔雀开屏灯、凤凰灯、飞船灯、地球灯……真是应有尽有,形状各异。

街边还有许多卖花灯的,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可有趣了,两只小猴围着中间的玉米棒随着音乐灯爬上爬下。我要让这盏小灯笼照亮我的小房间,就像工人叔叔用美丽的彩灯照亮整个宿城一样!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作文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

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逛元宵节花灯作文 篇10

还记得今年元宵节那天,我和爸爸来到后港广场看花灯。为什么元宵夜一定要闹花灯呢?爸爸告诉我,在很久以前,元宵夜人们不吃元宵,也不闹花灯,后来有个妖怪在那一天迫害人间的生灵,一个神仙告诉人们这个坏蛋特别怕亮的东西,于是聪明的人们想起了花灯,在那一天晚上挂起来,从此,妖怪再也不敢了。从此以后,元宵夜闹花灯也成为了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花灯太多了,有传统的八角形花灯,有灯笼一样圆形的花灯……形状各异、让人数不胜数!花灯上的图案更是五花八门:有八仙过海,有嫦娥奔月,有昭君出塞,还有郑和下西洋……有神话,有传说,有历史故事,也有历史人物,大家看花灯,还像上了一堂历史文化课呢。

看着那五彩纷呈的花灯,嘴里吃着又甜又酸的冰糖葫芦,觉得生活真的太有意思了。尽管天很冷,但前来看花灯的人却越来越多。也许,人们看的不仅是花灯,也许,人们是用花灯的光明来祈祷自己兔年的好运吧!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xindetihui/122452.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