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高中作文 > 导航 > 纵使苔花亦芬芳(精)

纵使苔花亦芬芳(精)

高中作文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那么作文怎才写才最好呢?执笔作文网为你推荐《纵使苔花亦芬芳(精)》,希望能帮助到学习的你!

放学的铃声响起,我们欢呼雀跃着冲出校门,一头扎进夕阳如诗如画般的余晖里。远处,一群鸽子掠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闪动着翅膀急速地扑棱在夕阳的金色光晕中。书包沉甸甸的,勒得我双肩酸痛酸痛,但我心中涌起一丝愉悦和一缕温暖,完成了一整天紧张的学习,甜美温馨的家在向我招手呢。

路上,两位清洁工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夕阳西沉,华灯初上,本是一家欢聚在餐桌旁的时刻,可这两位年迈的清洁工人却干得大汗淋漓。他们挥动着扫把,一丝不苟地清扫着地上的落叶。他们头发花白,脸上深深的皱纹塑造了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容,可能在很多人心中,他们与美丽这个词毫无联系,有的人甚至对他们敬而远之,但是在刹那之间,这个画面却感动了我。我们常说,清洁工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的默默奉献,才有我们的城市干净整洁的面容!对清洁工人的劳动,我忽生敬意,平日里只看见清爽的街道,美好的环境,却忽略了这群普通人辛勤的劳作。

我一路走一路想着,迎面走来一对中年男女,看上去像刚刚从单位下班回来,面色略感疲惫,却有说有笑,男的帮女的提着包,女的手上拧着菜,估计是夫妻俩。他们一定是在聊家中可爱的孩子吧,他们匆匆忙忙赶回一个叫做家的地方,岁月静好,生活安宁,在渐渐袭来的暮色中,这幅画面也那么美好。

路过一个十字路口,交警叔叔正在指挥交通。一会儿手势向左,一会儿手势向右,望不到头的车流打开的车灯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光带,照亮了城市夜晚的繁华与繁忙。这会儿,正是下班的高峰期,可有了交警叔叔的维护,一切井然有序。维护交通正常运行,保障行人平安出行,是他们的职责。

上坡,我遇见一对叔叔阿姨,他们抱着年幼的孩子。孩子很可爱,红彤彤的脸上镶着两可黑宝石般的机灵的大眼睛,孩子在妈妈的怀里依依呀呀地唱着儿歌,那是一首熟悉的却被我遗忘了的儿歌:希望是船,载着我们穿越海洋年轻的爸爸夸了一句:我的小宝宝真聪明。他的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亲了亲孩子苹果一样的脸:宝宝快快长,长大一定有出息!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了熟悉的家门口,开门的是妈妈,她帮我从背上拿下书包,问道:今天过得怎么样?冷不冷?累不累啊?学校里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啊?其实妈妈并不需要我的回答,看到我回家,她就会习惯不停地和我说话,我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原来大家都在等我吃饭。这唠叨,这香味,顿时让我感到家的温馨与家人的伟大。

当我坐到书桌前,回想这一幕幕,就像电影的一个个画面在我心中闪现。每一个普通人,或者在他的工作岗位上,或者在他的人生角色里,努力向上地做好自己,难道不是一种伟大吗?就像那首诗里说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一株小小的苔花奋力绽放自己,便有属于自己的芬芳。

zb258.com编辑推荐

最新:落花依然芬芳(范文)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好温暖的话!书本中的这段文字把我本已经微微生气的内心,渐渐地感动和融化了

六月炎夏,我心阡陌。于是,在安静的空间里,一个人细细翻阅流影光年,这一份心情与风月无关,与素情寡恋无关。只是静静地享受时光如水般静止深刻,如流沙般在指间倾泻,散落一地的,却是那曾经的美丽与温柔免费

喜欢安静的看天,看天的蓝,蓝的如琉璃般层叠变换,心情也会跟着深深浅浅,偶尔划过心尖,便晕出一抹白纱般的云,如水汽漾上心头,只为那蓝,而如此澄澈

喜欢站在清零的风中,感受凉风刺入皮肤的冰冷,丝丝缕缕的点滴,无论怎样曾经荒凉,都已成为了过往。我想,谁都无法握住那些拼命想留住的岁月吧

此刻的风,裹着似有似无的细雨,在天色微蒙的午时,淡淡拂过我的发尖,一缕幽情深入心中,只一触觉的闪动,便把自己那抹清浅的身姿融入风中,于是,便高缈而清逸了。

也许,生命不止,红尘无尽。从粉墨登场到低调落幕,我们赶赴着这场倾城盛宴,无论忧郁和沉重,无论惆怅与惶惑,仅以一程换一种读懂,仅以一程换一种经历,仅以一程换一种喟然,如此而已!

淡偌清痕,也许只有文字才能把内心的那一份迷茫遣散。穿过零零碎碎的如烟岁月,只留下半盏叹息和回忆,也在一不小心的时候就凌乱了这个季节如诗般的对白。

于是,涂抹一个季节,裹覆一份苍茫,点染一种岁月。推开那扇陈旧的门,许多年华早已渐次搁浅,就像寂寞,就像回忆,就像某些人,就像某些时日,在我假装孤傲,假装成熟,假装能看透一切禅机,假装洞悉一切彻悟的时候,悄然把我的伪装轻轻击溃,才发现原来我游走在梦与现实的边缘,在岁月的折痕里,我捡拾着回忆的那些断章碎片

落花成冢,虽然归于沉寂,却依然芬芳。于是我便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有所改变,不要总是这样,要不然终归苦的是自己!话虽如此,时移境迁,回过头来时,却发现还是当初的那个自己!真是无语啊!我是该笑自己可爱,还是斥责自己幼稚呢?

作文题为墨守规则亦为大道优秀作文


今年是我省进入新课标高考的第三年,材料作文延续了以往风格。材料讲述的是某学校山羊过独木桥比赛,习惯做法是按既定规则进行胜负对决,但有选手采用互抱换位的新方式双双过桥完成了比赛,这引起了激烈争论和思考。胡景敏分析,材料内容清晰、指向较为明确,表明了如何对待规则与如何对待新情况的问题,考生作文凡依此立意,或谈论遵守规则,或谈论变通出新,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生发开去思考相关的人生、社会问题,均视为符合题意。

今年我省高考满分作文,题目为《墨守规则亦为大道》。胡景敏等综合评卷组专家们意见认为,这篇作文首先是立意新颖,今年考生中百分之七八十都以合作共赢为主题,而这个考生则亮出新颖观点,强调体育比赛、社会制度、交通秩序都需要制度需要规则,只有大家都遵守制度,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评卷组专家认为,满分作文的最重要原因并不完全是立意新颖,而是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出色,一是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对名人名言和社会各方面事例的引用驾轻就熟;二是逻辑清晰,通篇文章起承转合非常自然;三是语言能力强,文章分析理性,雄辩味道浓;四是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能够让评卷组专家眼前一亮。

日常阅读积累少 文章没神

今年作文命题虽保持稳定,但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作文及格率约为88.5%,比往年降低不少。对此,胡景敏分析认为,近88.5%的考生能够紧扣材料、准确立意,而少数考生则出现了审题偏差,导致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甚至文不对题。多数阅卷老师认为,学生面对开放性的题目,审题理解能力和应试灵活性不够,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日常阅读积累不够,知识面过窄,思维能力弱化。今年高考作文的难点就在于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考生必须要加强理性思维训练,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胡景敏建议,考生要学会运用理性思考,从现象与本质、过程与结果、共性与个性、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结果、必然与偶然、认识与实践、物质与精神等多角度理解题意,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含意构思行文,这直接关系到作文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是作文的生命线。

浅阅读带来语言粗糙化

不少阅卷老师还发现,目前高考作文在整体上存在一个不良发展趋势,包括直接套用精彩文句、过于堆砌华丽辞藻、缺乏真情实感和写作模式死板等,这类作文普遍分数不会很高。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多数考生作文得分集中在36分至45分之间,占到73.06%。

胡景敏介绍,从高考评卷情况来看,考生直接套用或抄袭已有精彩文句(段)现象普遍存在,这暴露出考生表达能力的欠缺。作文评阅不反对考生对已有精彩文句(段)进行模仿借鉴,但绝不允许考生直接套用或抄袭已有精彩文句(段),这样会使语言滞涩,风格杂糅,导致内容与题意脱离。

此外,受现代社会信息交互便捷等影响,多数考生作文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语言粗糙化倾向。虽然从语句上来看没有语病,但是组织语言的说理性较差,表意不清晰,表达不准确,难以体现文字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

胡景敏建议,考生在备考中只有学会广泛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并学会锤炼语言提升有效表达,才能写出高分作文。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收集积累相关素材,用心思考其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构建自己个性化的素材库。同时,要注重锤炼作文语言,提升表达意蕴,增强文章阅读的美感。

以英雄亦问出处为题的作文


历史长河,见证了多少英雄的沉浮。北齐的开创者高欢,戎马一生,写下了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的感慨。可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挥斥方遒英雄们的出处真的不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古今往来,成大事者,必先经历命运的洗涤和锤炼,才终成大器。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正在于此。韩信当年父母双亡,家贫如洗,只能到淮水边钓几尾小鱼卖钱为生。很多时候钓不到鱼,就只能饿肚子。有一天,在河边漂洗丝絮的老大娘看见小韩信面黄肌瘦,有气无力,很是同情,于是便将自己带来的饭食分给韩信吃。韩信非常感动,就对着老大娘许诺有一天我飞黄腾达了,我一定要以重金报答您!谁知道老太太不仅没有感到欣慰,反而非常生气,教训到男子汉,大丈夫,连自己都养不活了,还说得上报答吗?我是看你可怜才分你饭,并不奢求厚报!韩信听了,很是惭愧,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图强。他苦读兵书,为汉高祖刘邦的帝王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是所有穷苦出身的人均能成为一代英雄,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向命运低头,庸碌一生。那些最终挣脱命运摆弄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而那些出身低贱的英雄,卑微的人生起点,往往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所走的第一步,都是厚重而坚实的,而这正是他们日后走向成功的基石。王羲之七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为了练就好字,追求自己的理想,他日日笔耕不辍,一笔一划极尽苛求。为了洗笔方便,他便每天坐在池边练字,不知写坏了多少笔头,用尽了多少墨块。他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走好坚实的每一步,将自己生命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厚重,王羲之终成一代书圣。我们后世之人,岂能只知其书圣之名号,反而忽略了他是怎么成为书圣的过程呢?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地基才是万丈高楼的以稳固的根本!

英雄亦问出处,当我们仰望那些站在功绩之上的英雄们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追问他们的最初。如今,那些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显赫名字早已离我们远去,可是,了解那些英雄们的出处,站在他们生命的原点,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远比夸夸其谈他们的功绩更有意义。

花非花,酒非酒 优秀高中作文


花非花,是孤傲,是清高。

酒非酒,是逃避,是消沉。

陶渊明年少时即有高雅的情趣,善属文,喜自娱,有《五柳先生传》为证。而及其年老之期,则喜饮酒,好躬耕,唯爱菊花之孤傲。

人言,岁长则目清、耳明,陶渊明亦然。年少时的无忧无虑,中年时的心系苍生,晚年之时则厌世恶俗,此其归隐之因也。

然陶渊明自归隐以来,便独爱菊花,何由?

菊,花之隐逸者也。陶渊明借菊花来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心,此其一也。而众所周知,菊并非仅有隐逸之心,更有清高孤傲之意,且唯有情之相融,则将爱之其特。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之不屑岂不为孤傲乎?悠然见南山之欣然岂不为清高乎?故陶渊明独爱菊,有此二因也。

可是,以我之见,陶渊明却仅有孤傲清高之表,而缺乏孤傲清高之内。

孤傲:孤,古王者之称;傲,傲气满天;即为王者之傲气遍布天下,何其壮哉!而陶渊明的傲,源于何方?因才而傲?不是。俗言乱世出英雄,当时的东晋正处战乱之期,英雄群聚,渊明有傲之何处?整日以酒为友,醉于桃花源,逃避现实之人,怎能以孤傲而立于天下?

清高,清明高雅之意。但以酒度日之人怎会有清明之时,而无清明又何来高雅情趣之谈?难不成酗酒即为高雅?又或是穷徒四壁、趁酒兴而谈天下为高雅?

有人说陶渊明不会一边舔着自己的伤口,一边窥视官场。可是,真的是这样么?若是,又何来陶渊明多次归隐之说,既为多次,则必为官场所用,这又怎么是清高的表现呢?

也有人争辩道,陶渊明是迫于生计而多次出山的,但最后他依然回归了山林田园。是啊,迫于生计而出山真的是一个天衣无缝之由啊!难得世上就仅有官禄可以维持生计了吗?

所以,陶渊明所谓的清高及孤傲,实在名不符实。

清高及孤傲者,应首为百姓生计着想而并非个人生活,更不是整日沉醉于酒水之中,消沉避世和逃避现实!

故花非花,酒非酒,众意难一。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gaozhongzuowen/29085.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