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游鹅湖书院作文300字(收藏)

游鹅湖书院作文300字(收藏)

假期里的一天,老爸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拉了出来,说是要带我们去鹅湖书院玩,听了这个好消息,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迅速地穿好了衣服。

路上妈妈百度了有关鹅湖书院的介绍,鹅湖书院在江西省铅山县境内,因南宋朱熹等文人在此辩论而闻名,成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

到了书院门口,首先看到大门上写着“鹅湖书院”四个大字,虽然有些模糊,却显得更加古老了。我们沿着石板铺成的小径,又走过一孔石桥,就看见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房子,我想这应该就是古人读书的地方了吧。再经过一个院子,就到了当年朱熹辩论的地方了,上面还立着栩栩如生的朱熹的雕像。最后就到了“洗笔池”,爸爸说这是古人洗毛笔的地方。

鹅湖书院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扩展阅读

游美丽的湘湖作文300字


心得体会作文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是语文写作方面的体现。写作文的你还是无从下笔?阅完作文5000网的《游美丽的湘湖作文300字》你一定能学到许多!

【第1篇】

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自古以来与西湖并称为“姐妹湖”。湘湖周围群山环绕,湖水潋滟,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湘湖的水很美,有时平静得像一张宣纸,像一面镜子。微风吹来,水里荡漾着一圈圈波纹,太阳快下山时,金光一束束地洒在湖面上,变成了“金湖”,美丽极了。

湘湖的桥大小不同,姿态各异。有单拱桥、石拱桥、木桥、双拱桥。其中,最壮观的要数跨湖桥了。只见跨湖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5个拱形的大小不一的桥洞,可以行驶来来往往的游船,在桥旁各有20只石狮子,栩栩如生,好看极了。

去湘湖小朋友们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喂鱼。每年夏天,小朋友们买来一包包鱼粮,把鱼粮纷纷投入水里,鱼儿们一看见美食就争先恐后地游过来抢鱼粮,有趣极了。

湘湖的亭子有很多,最特别的是有二层的亭子。它们坐落在政和桥了,两边有4个,落在一个大大的桥墩上,可以看见山和水,扶栏旁还有石狮子,像守卫着四座亭子。

湘湖真美啊!我爱美丽的湘湖。 

【第2篇】

湘湖是个美丽的湖。 

一到湘湖边上,就可以看到许多花草树木,它们掩映着美丽的湘湖。走在湘湖边用石板铺成的小径上,一阵阵微风吹来,使人感到凉爽。 

在湘湖的东南边,有个景点叫“湘湖观鱼”。猜对了,它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个观鱼的好地方。这里的鱼各种各样,有黄的,有黑的,有白的,当然还有红的。来观赏的人们,把一片片面包屑,一块块饼干投进水里,鱼儿们毫不客气地抢着吃,四面八方的鱼儿都围着食物,形成了一朵朵美丽的、五彩缤纷的“鱼花”。 

走到湖边上,看底下,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在漫游似的。近处,几只野鸭在水上游,它们潜泳可快了,刚才还在这里,不过三秒钟就在离刚才位置十多米处浮了上来。远处,游船、画舫在开动,船尾漾起波纹,一直打到岸边的石头上,发出哗哗的水声,好像湖水在唱一首动听的歌。向西远眺,可以看到历史悠久的跨湖桥,这座桥也和它的名字一样,它横跨整个湘湖。跨湖桥有两个“来来往往”:桥上车辆、行人来来往往,桥下画舫、游船来来往往。 

跨湖桥附近还有一个“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那里面有一只历经沧桑的独木舟,它存在的时间可已经有8000年了呢! 

秋天,湖边的山上颜色各种各样,有黄的、红的、绿的.......真像一座“彩虹山”!山上还有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有些路可是人走出来的呢! 

今年刚开发的湘湖二期里有千姿百态的音乐喷泉,效果奇特的水幕电影,好玩的鹅卵石滩,还有各式各样的小桥……. 

这就是美丽的湘湖,请你也去看一看吧! 

游宝湖公园作文300字范文


宝湖公园一年四季的景观变化极大,有亭台楼阁、石雕、景观树、开花树、花卉。这个粉红色、那个又是绿色的,另一个又是白色的,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颜六色,让人感觉如一场视觉盛宴。

春天,宝湖的迎春花开了,那迎春花嫩嫩黄黄的,与湖边的小黄鸭相互辉映,好像在与池塘里的小黄鸭一争高下。

夏天来了,池塘里那美丽的荷花绽放笑容,如同把那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有些荷花全开了,有些开了一点儿,有一些还是花骨朵儿呢!

秋天到了,那宝湖的秋高气爽的凉意比其它地方还要浓。看那宝湖一片金灿灿。梨、橘子、柿子、菊花、黄叶。就连苹果也随处可见,好多水果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摘呢!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仿佛天上飞舞着天鹅的羽毛。雪把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小孩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孩子、雪人一起开心的笑了。

我情不自禁,想把宝湖美景写成一首诗,《咏宝湖园》:“宝湖景色闻天下,世界各地都看它。树花草鸟它都有,芦苇黄沙赛西湖。”

游莫干湖作文300字(精选)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目的,到这里来的目的一定是想提升自己的学习。也希望自己写作文时文不加点?看完作文5000网《游莫干湖作文300字(精选)》想必你有所收获!

“清凉世界莫干山,上风上水莫干湖”。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览的是莫干湖。

莫干湖坐落在德清县西部的筏头乡,那里一年四季流水潺潺,鸟鸣声声。我们全家每年都会去好多次莫干湖,有时去烧烤,有时去聚餐。可是莫干湖太大了,每一次去我们都停留在莫干湖的东南部,这一次,爸爸兴致很高,车子竟然环着莫干湖不停地开,最后在莫干湖的西北角停了下来。我们看到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个“小沙滩”,我想那里风景应该特别漂亮,于是我提议决定去“小沙滩”,一场冒险即将开始。

我和爸爸各自准备了一根竹竿,因为要去“小沙滩”得走过一些河床,现在虽然是枯水期,可有些河床是刚刚形成的,还很软,我们必须得先用竹竿试探一下才行。果然没走几步,一条小溪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呢?爸爸看到石崖下有一些石块,于是我们就去搬了几块,搭在了小溪里,然后来了一个“凌波微步”,我们终于来到了小溪对面。

翻过一座陡坡,我们来到了一座堤坝上,也许堤坝好多年都没有人来过了,所以到处长着茅草,足足有一米多高,把我人都给淹没了。我又拿出竹竿,使出了“打狗棍法”,那些茅草都被我打蔫了,爸爸怕我被茅草刺伤,还把外套裹在了我的头上,只露出两只眼睛看方向。

穿过两处河床,翻过几个堤坝,最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小沙滩”。我张开双臂,迎着莫干湖大声喊:“莫干湖,我来啦!”,站在“小沙滩”上,美丽的莫干湖尽收眼底,清风徐来,如诗如画。

一路搭石过桥,披荆斩棘,只为那远处不曾见过的风景。

游玄武湖作文500字(收藏)


【第1篇】

今天,我随爷爷奶奶游玩玄武湖。

春节后的天气已经转暖,天空晴朗,阳光和煦,照在身上感觉暖洋洋的。玄武湖公园里有许多人,有打太极拳、舞太极剑的,有吹拉弹唱的,这都是活化的带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人文风情。大部分是游览、散步的,他们水岸听风,柳堤漫步,水边观鱼,随手拍照留影,尽显闲情逸致。

玄武湖让我感兴趣的好玩好看的地方很多,四个洲,我们只在梁洲转悠。我还不具有欣赏自然风光的素养,只是任由着小孩子的本性,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喂金鱼,一会儿看小鸟。有时偷偷地摘朵花,总是被爷爷发现,遭到责备。

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去看一邦爷爷奶奶级别的人跳新疆舞。他们穿着新疆人的衣服,带着新疆人的头饰、手饰、脚饰,闪闪发光的漂亮头饰镶嵌的象是红宝石、黄宝石、绿宝石和蓝宝石,手饰上系着水晶链或核桃链,脚饰上串着珍珠和贝壳,再加上她们挥洒飘逸的舞姿,让人看的留连忘返,好象置身新疆,感受着浓郁的新疆地域风情。

逗留时间长要算是在“金陵盆景馆”。外面的盆景因冬天被移走了,温室里各种花卉正竞相争奇斗艳,又将花种、花形、花色等经精心搭配,让花卉盆景秀出无比奇丽、楚楚动人、婀娜多姿的娇妍风情。花名我叫不上几个,如郁金香,蝴蝶兰、吊兰、蟹爪兰类,各种梅花,仙人掌类,映山红类等。拍照是必须的。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按照约定,我指定麦当劳就餐,草草喂了下脑袋,才依依不舍走出玄武湖。

【第2篇】

玄武湖座落在南京美丽的玄武湖公园内。

玄武湖大的一眼望不到边,湖水的颜色像碧玉。阵阵微风吹过,湖水碧波荡漾。湖面上有许多游船在行驶。爸爸也租了一艘游船,我们一家快速地上了船。我和妈妈坐在船尾,爸爸坐在驾驶座位上。一切准备就绪,爸爸开了船,慢慢地向前行驶着。

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的波光粼粼。我发现前方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生长在湖面上。于是,我让爸爸把船慢慢地靠近荷叶,只见碧绿的荷叶丛中,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含苞待放,它们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荷叶中。几只调皮的小蜻蜓在荷叶上追逐、嬉戏。我忍不住想伸手去捉。可是,我刚一伸手,它们就飞走了。我低下头,一群小鱼正在湖里欢快地游来游去,荷叶像一把大大的绿伞,给它们遮挡阳光。

离开荷叶丛,我们的船徐徐向前行驶。这时,一艘汽艇飞快地从我们的身边驶过,掀起了层层波浪,波浪不停的向我们涌来,我们的船在波浪中颠簸。湖面上的游船越来越多,我们还看见有很多小朋友驾驶着船。于是我对爸爸说:“能让我开船吗?”爸爸说:“可以。”我和爸爸交换了座位。我抓住方向盘向左一转,船又向荷叶丛驶去。眼看船就要撞上荷叶了,我猛然把方向盘向右一转,妈妈吓得全身发抖。于是爸爸教我怎么开船,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开得越来越稳了,心里面甭提多高兴了!

看着蓝蓝的天,碧波荡漾的湖水,还有一艘艘白色的游船,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中!

游九鲤湖作文300字相关推荐


作文对于学生来是说一定是家常便饭了,你肯定为了充实自己作文素材库而来!面对作文题材时文笔不动?作文5000网的一篇《游九鲤湖作文300字相关推荐》应该能帮助到你!

国庆节这天,妈妈说要带我去九鲤湖去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要知道,九鲤湖被人们称为“九鲤飞瀑天下奇”呢!

车在盘山公路上缓缓行驶着,山路十分险峻,路弯弯曲曲的,真不愧为“山路十八弯”,我被山路绕得晕头转向。

我们终于来到了九鲤湖,一走进去,两排大树映入了我的眼帘,它们既像在坚守岗位的战士,又像在欢迎到来的游客们。树木旁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哗哗地向前方流去,好像在说:“游客们,跟我来,瀑布就在前面!”

走着走着,我们老远就听见了“隆隆”的雷声一般的水声。一走过去,我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一股股水从石头上倾泻而下,犹如银河从天而降,又像一块白布从天上落下。那瀑布像一只只猛虎从山上来到平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瀑布流下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好像是颗颗闪亮的珍珠,在瀑布下方汇成了一个潭。我不由地想起了李白写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九鲤湖和五夷山、玉华洞被称为福建三绝,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去看看九鲤湖的美景哦!

游东林书院作文6篇


在写作文时可以从哪些要点开始呢?写作是测评学生语言表达素养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一篇优秀的作文背后都会经过反复修改,以下是一篇关于“游东林书院作文”的详细介绍快来看看吧,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游东林书院作文 篇1

东林书院门口的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相信大多数人对这句话十分熟悉了,它是由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宪成题写,以此作为东林书院的宗旨。

作为明代最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在当时影响十分之大,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林书院的兴废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廷政治势力的消长。东林书院创建于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上书院讲会的风气十分盛行,书院的创建人顾宪成曾在各地讲学,声名鹊起。

东林书院的首次大会为万历三十二年(16),形成了书院讲学的高潮,到万历四十年(16)时东林书院里的学人讲学活动仍十分频繁,并且逐渐渗透到了邻近的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创办的虞山书院是第一次被东林书院渗透的书院,由此形成了相当大的书院网络,包括东林、江右、徽州、关中四地的书院群。也正是由于讲学活动影响颇大,让东林书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也为它赢得了在朝堂上的一席之地。

东林书院的发起人大都以儒家正统自居,他们积极参与政治,以顾宪成为例,他十分热衷于参与朝堂政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学术上,东林书院标榜“反王学”;政治上,它以“反阉党”闻名,对于前者,其实东林书院针对的是“王学末流”,而非王阳明本人,代表了向程朱理学回归的趋向;

对于后者,直接导致了东林书院的被毁,东林书院的发起者以“清流”的形象出现在朝堂,引起了魏忠贤的忌恨,天启五年(162年)八月,魏忠贤通过“中旨”下令削夺四位主要东林人士的官职诰命,并拆毁包括东林在内的全国书院,首先拆除了东林书院最重要的依庸堂。这一年的十二月,魏忠贤又发布《东林党人榜》,在全国公开通缉309名“东林党”人士,重挫了东林势力。

天启六年(1626年),东林书院遭到全毁,东林人士被迫转移到无锡东南鸿山相间,在祠宇道舍中继续坚持讲学,远离了政治生活,当年顾宪成所作的这幅对联也成为东林书院曾经的写照。

游东林书院作文 篇2

4月13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同学要去东营房军区参观,当老师宣布了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后,全班都沸腾起来,

。在步行去往军区的路上,同学们如一群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我们恨不得一步走到东营房,快点看到那种我们期望的场面。

第一项:参观解放军叔叔的宿舍。当我们一点点地进入他们的房间时,“天哪!”他们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就像一个个方块,而且他们每个被子的边、角、形状犹如一个人叠的似的,让我赞叹不已。然后再想想我的被子,稀里糊涂地一堆儿,别说方边,圆边都不是。人家的被子放床头前,包放一边,我呢,被子满床乱放,床上什么都有,乱七八糟的。这一比,唉!

第二项:看训练。“稍息、立正……”从操场传来了洪亮的口号。他们一个个把腰板挺得直直的,走路,跑步都特别的整齐,就像一个个机器人――已经输进了程序一样。想想我们,连踏步都踏不齐,更别说别的了。更让我羡慕的是他们的军拳,无比整齐,十分有力。想想我们昨天的比赛,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第三项:看高炮。我们出了操场,立刻到了训练场,看看头顶上的高炮,真令人毛骨悚然。他们的班长发令后,战士们以2分钟的惊人速度将大炮的布、架子拆掉,看看他们的速度,回过头来想想我们,排个队得半天,干这个半天,干那个半天,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的扔啊。

第四项:也是最后一项,就是400米阻碍跑。由两名班长展示,他们在在难、险中穿行,最需要的是勇气。有一个人从高墙上摔下来,头都擦破了,还流着血,但他并没喊痛,只是勇猛地向前冲。要是换上我,早就撤了。

游东林书院作文 篇3

参观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步入依庸堂,只见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正上方有一块小匾,小匾光滑圆润,上面刻着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依庸堂。这三个字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格外绚丽。小匾的两旁还有顾宪成所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现已家喻户晓,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时,我仿佛看到的顾宪成站在对联旁,抑扬顿挫地说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的下面有一张朴素的桌子和一把高背的椅子。四面也都分列着一些书桌。

穿过依庸堂,我们又来到了伴池。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只见一些又大又圆的荷叶上漂浮在水面上,这些荷叶绿的尤其可爱。再往水底一看,一些小鱼正在嬉戏玩耍着,他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汉乐府写的一首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确啊!这些鱼真自由、快活啊!看着这些鱼,我真羡慕它们啊!

道南祠也是东林书院的一个景点,它是一座亭子,外形精巧而又漂亮。走进去,一股清风迎面扑来,那种感觉舒服极了。它也是人们歇脚的一个地方。

东林书院,到处都带着一股书味,令人陶醉。东林书院,一个清静而又温暖的地方。

游东林书院作文 篇4

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

书院现存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均保持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历史风貌。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东林书院。书院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校。

东林书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古代书院之一。 创建于公元1111年。也就是近9前。

它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学者杨时,号龟山,因讲舍前临清溪,周围古木丛秀,深得庐山东林寺之胜,故名“东林书院”。

16顾宪成偕弟允成即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史孟麟,薛敷教,钱一本等人,为了继承杨时的讲学遗志,共同倡导捐款,重建兴复,并于左偏建造道南祠,以祭祀杨时。

东林精神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在每一代却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辉,领引着一代代东林人不断奋斗和求索。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也有人因为他创办了东林书院而叫他“东林先生”。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的父亲开了一个豆腐作坊,但还是只能住茅草屋。不过,这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励了他的志向和决心。有才能的顾宪成,在乡试中得到第一名,人们称他为解元。后来,他又中了进士,当上了官。顾宪成不媚权贵、廉洁自守,正直无私。

权倾天下的宰相张居正在生病,其他的文武官员知道张居喜欢别人恭维,所以都去同流合污。可是顾宪成却刚直不阿,不去迎合顺从。

继任宰相的王锡爵只知道一味的迎合神宗皇帝,结果弄的朝中人心离异。有一次,他对顾宪成说:“现在的百姓心都不向着朝廷”。可顾宪成却针锋相对道:“外人认为对的',朝廷一定认为错。外人认为错的,朝廷一定认为对的。”这句话道破了朝廷当权者们混淆黑白的真相。

孜孜国事,反而获罪罢官。他回到了家乡—无锡,把经历集中在讲学上。很多人到东林书院上课。顾宪成的夫人朱氏给学生们烧饭做菜,使学生就像回到家一样。

顾宪成等人捐款重新修复东林书院,共用了1200多两银子。这时,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贸才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当时人称东林八君子,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主讲。阉党魏忠贤一派称顾宪成一派为“东林党”。

顾宪成对朝局的败坏很忧心,他经常告诉东林的学员,不管时局千难万难,也一定要坚持。

顾宪成为了实现自己救世的理想,在一次复官中,因为头痛毛病复发,无法坚持,只好弃官折回,继续从事讲学议政。由于当时阉党一派独断专行,东林党人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顾宪成的高风亮节和爱国至深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后人关心国事,热忱报国。

导游词:

东林书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古代书院之一。 创建于公元1111年。也就是近900年以前。

它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学者杨时,号龟山,因讲舍前临清溪,周围古木丛秀,深得庐山东林寺之胜,故名“东林书院”。此后由于历史原因,东林书院被废弃了。

1604年著名学者顾宪成等人,为了继承杨时的讲学遗志,共同倡导捐款,重建兴复,并于左偏建造道南祠,以祭祀杨时。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名声大著。

现在东林书院已经成为一个传承精神文明的圣地。大家都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参观访问。

导游词:

小伙伴们,现在我们参观一下东林书院的石碑坊.

这个石碑坊是我们东林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就象鱼尾狮是你们新加坡的象征一样。我们在图片上只要看到这个石牌坊,就知道这是我们东林书院。

石碑坊位于东林书院中轴线的导入部位. 这是个三间四柱五楼坊,坊额正面题字是”东林旧迹”。伙伴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个牌坊上还雕刻着什么?对,有狮子滚绣球。这是中国民间非常喜欢的庆典游戏。相信大家一定在电视上看到过。

我们再来看牌坊的后面,

书信

上面的题字是”后学津梁” 你们再仔细看看,反面雕刻着什么?对,上面雕刻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 鲤鱼跳龙门等。龙和凤都是中国传说中最有名的两个动物形象。龙是男性的标志,凤是女性的标志。鲤鱼跳龙门也是中国最有名的民间故事之一。……

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的庭院叫丽泽堂。这里是是东林书院重要的讲学场所。堂名也是东林领袖顾宪成亲自拟取的,喻意是让我们要相互讲学切磋交流,做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你们看,既有动听的名字,又有美好的喻意,可真是议想不到的巧妙呀!当时,有很多学者士友前往丽泽堂讨论,经常师众盈庭,盛况空前。

大家也为丽泽堂题写了许多对联,比如:愿闻己过;乐道人善。意思是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喜欢说别人的优点。喻意是从丽泽堂出来的文人墨客都具有这种博大的精神。

导游词: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依庸堂,依庸堂是东林学派学术领地的象征,地位极高。因此,我们把东林的名联悬挂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说到这幅对联还有一个小故事:所谓对联必定是一人出上联,一人对下联。上联是由 浦老先生所出,一日夜晚,陈老乘船路过张径,当时是风雨交加,他就在张径桥下避雨,四周一片漆黑,岸上只有一户人家透出微弱的光,陈老感到好奇,就上岸拜访,见是两个小孩儿在读书,为了考验一下两人的学问,他出了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一小孩思索片刻,立马对出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东林领袖顾宪成。这幅对联是东林学子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激励我们后来的学子要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导游词:

东林书院曾培养出一批英雄人物 。最有名的是“东林党”人。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东林党人的故事。

明朝,也就是380年前。当时在当权太监魏忠贤一手炮制下,明皇帝颁发了尽毁天下书院的诏书.也就是把全国的书院都要毁掉。当时,曾在东林书院讲学过的许多学者都出来反对。魏忠贤等就把这些人称为“东林党”。在全国大规模地捕杀东林党人。

当时,除道南祠外,书院被强行拆毁.但“东林党”人并没有屈服。虽书院被禁毁,不少人依然“日趋书院旧址,讲学不辍”,表示对阉党的藐视与抗议.直到崇祯皇帝即位后,坏人魏忠贤被罢黜,畏罪自杀,东林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各地书院相继恢复.东林书院也在崇祯六年(1633)修复.

导游词:

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多次提到了东林人物顾宪成。下面我向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还经亭,就是因为顾宪成先生曾写过《还经录》,所以这个亭子叫作还经亭。

顾宪成,有人因为他创办了东林书院而叫他“东林先生”。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住在茅草屋。不过,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发了他的志向和决心。寒窗苦读,使他在乡试中考得第一名,称为解元。后来,他又中了进士,当上了官。

但当时的明朝朝 败。顾宪成认真做个好官,反而获罪被罢了官。他回到了家乡无锡,把精力集中在讲习上。顾宪成会同自己的弟弟顾允成、高攀龙等人发起东林大会,顾宪成首任东林书院主讲。很多人到东林书院上课。顾宪成的夫人朱氏给学生烧饭作菜,使学生就像回到家一样。顾宪成对朝局的败坏很忧心,他经常告诉东林的学员们,不管时局千难万难,也一定要坚持。

小问题: 顾宪成修复了东林书院,所以他又被称为什么?

导游词:

同学们,你们好!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东林书院的道南祠吧!

大家在前面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东林书院曾经遭受火灾,唯一留存的建筑就是道南祠。

道南祠建于1604年,是东林书院的创始人杨时和他的弟子休息的地方。杨时自幼聪颖,人称神童,8岁就能写文章。他曾经拜大学问家程颢为老师。在与这为老师离别时,老师曾看着他的背影感叹道:吾道南矣。“道南”二字便由此而来。程老先生去世后,杨时又求学于程老先生的弟弟程颐。当时,程颐老师正在厅里闭目养神,杨时不敢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见门外积雪已盖过脚背,而杨时仍立在雪里,极为感动。“程门立雪”之千古佳话就由此传扬,成为尊师重道的典范。

我的介绍就到这,下面我也给大家提个小问题。

接下来,我们邀请大家走进道南祠参观。在里面有我们学校书画特色班的同学准备的书画作品展。他们经过5年的培训,已经学有所成。很多同学都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请大家自由参观吧。

游东林书院作文 篇5

中山路上美美品尝了蟹粉小笼后,揣着光荣退位的大门牙,细雨中我们来到东林书院。本是冲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对联而来,所以此行更多是探寻、了解此文之旅。

作为曾经的学堂,园子的布局比苏州园林规整很多,池塘、假山、树木也依次清晰分布在不同角落。乔也说这儿与拙政园、耦园等园林的感觉不同,整齐的小书桌、小板凳倒与暑假里曾去呆过的复兴私塾很像。

寻找名联的过程中,最先看到的是写着东林旧迹的石牌坊,因旧迹两字为繁体字,所以我们一眼误以为东林书院。走到泮池,乔已经学会了用英文标注panpool认字,泮读盼音。在道南祠的陈列室中,我们看到了程门立雪的故事介绍,也看到了事事关心的由来,知道了扬时、程颢、程颐、顾宪成等名字。

走在东林书院,一直有细雨纷飞,游人不多,周边尽可看到高楼林立。终于在依庸堂,我们看到了东林领秀顾宪成所撰、廖沫沙1982年手书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名联。接着便细细认读、品味一番,字体也比来复斋那幅匾额草书的来复斋三字好认多啦。

游东林书院作文 篇6

听闻东林书院是以前的学习圣地,便想来瞧一瞧。盛春,天气阴凉,我来到了东林书院。

我乘地铁来到了东林广场,步行了一小段路,便来到了东林书院的正门。我跨过门槛,绕过屏风,映入眼帘的是见证了东林书院兴衰的石牌坊。这个石牌坊高大宏伟,可真像是西游记中的南天门啊!石牌坊正中间刻着“东林旧迹”四个醒目的大字。这个石牌坊可真精美啊!上面雕刻“丹凤朝阳”“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等精美的图案。石牌坊是东林书院的象征,它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见证了东林书院的兴衰。石牌坊两边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好像是威风凛凛的士兵在守卫着这里。

穿过石牌坊来到了泮池。这是一个小池塘,池上横跨着一座短短的桥,桥两边是两个小小的正方形池塘。池塘里有青翠的睡莲叶,好似是睡在河上的睡美人一般。看!水里还有鱼呢!这鱼直冒泡,好似在唱动听的歌曲。

沿着石路往前走,就来到了丽泽堂。来到丽泽堂边看到三个清秀工整的大字。小匾下面是一幅画,画上老师滔滔不绝地传道授业解惑,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老师讲的内容;有的神态专注,屏息细听,好像在仔细聆听老师讲的内容;有的一手捧书,一手持笔,正在奋笔疾书;有的微微侧首,窃窃私语,好像在与同伴讨论问题……丽泽堂的两边放着许多桌椅,默默中我仿佛看到顾宪成,高攀龙等各位学士在认真读书,我的耳边似乎能听到顾宪成的声音:“学问须大家商量,须有大家帮扶,方得手。并胆同心,细细参求,细细体会,未知的要与剖明,已知的要与印证,未能的要与体验,已能的要与保持。”

走出丽泽堂,往后走,就来到了东林书院最有名的——“依庸堂”。依庸堂的布局和丽泽堂很相似,它是作为古代东林大会之前举行讲学礼仪的地方。这里悬挂着名扬天下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乃是顾宪成所写。为什么他要把这幅对联挂在这儿?我想:顾宪成应该是激励学生不要死读书,要多多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分忧吧!

最后,我又参观了供奉佛祖的燕居庙,河流环绕的还心亭等等各种地方。啊!我再一次看向东林书院,它可真不愧是以前的学习圣地啊!

游莫愁湖作文300字(收藏)


相信鲜为人知的南京莫愁湖你们都非常的向往吧!它景色优美、鸟语花香,是一个迷人的好地方。现在就让我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莫愁湖是南京的一处景点,她绿树环绕,那一排排高大的树木正在欢迎着多方游客,百花簇拥着整个莫愁湖也簇拥着每一名游客。

继续往前走,莫愁湖里的荷花真是婀娜多姿。瞧!粉红的花瓣多么像少女的脸蛋呀!看呀!她们在微风中尽情地翩翩起舞呢!湖里的荷叶就像一把把油绿的大伞,鱼儿们开心的在荷叶下嬉戏、玩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蜻蜓和蝴蝶正在其间歌舞。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整个莫愁湖和游客们,我们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令人流连忘返的莫愁湖。

本文网址://m.zw5000.com/xindetihui/24181.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