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小学作文 > 导航 > 关于大暑的日记(汇集17篇)

关于大暑的日记

2025-04-14 关于大暑的日记

关于大暑的日记(汇集17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大暑习俗有关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

今天,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如期而至。谚语有曰:“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所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和其他一些同学一起去葭芷街去观看人们“送大暑”的热闹场面。

伴随着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来到了葭芷街的一个转角口。这里可真是人山人海啊!于是,我心里想难道“送大暑”真的有那么好看吗?我边想着,边等待着仪式的'开始。忽然听到“当,当,当”的锣响声直往我的耳朵眼里钻,我便马上意识到——仪式开始了!

首先,先由一个乐队敲着大鼓,锣子,缓缓向前走着。后面跟着几个大汉,抬着轿子,轿子上面有许多供品,最后还要落入“白沙洋”呢!我们又继续迎来了边走边演的文娱表演:有打腰鼓的有荡湖船的……其中最为精彩的便是舞龙和舞狮子了:先说舞龙,一个拿绣球的队员拿着绣球一会儿从地上掠过,一会儿又高举头顶,后面的十几个队员也配合的十分默契,表演得栩栩如生,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再说舞狮,里面的人是华东国际文武学校的学生,他们也表演得不错,但他们在那么热的天下表演,还穿着厚厚的表演服,已经汗流浃背了,也没有喊一声累、热,我在心里暗暗为他们喝彩。后来还有许多香客在拜佛呢!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这古老的习俗活动,充分肯定了他在丰富渔区休渔期文化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希望葭芷的“送大暑”活动一年比一年红火,也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送大暑”!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2

我和珊珊是几年前爸爸的单位捐助希望小学时认识的。她比我小两岁,家境不好,父母都在余杭打工,平时家里只有她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和她见面之前,爸爸告诉了我她的长相,所以我一眼就在同学里认出了同样梳着长辫子的她。

我和她很聊的来,互相留了地址,我们便开始通信了。有时我从城里寄几本好看的记事本、故事书,有时是几只花花绿绿的头绳发卡,她则会在信里给我塞她做的手工,画的画,邮她家的板栗,说山村里的那些故事。我们有什么事儿都愿意和对方说。妈妈常笑我,这个年代还愿意写信,不容易呢。

今年夏天,珊珊难得回家的爸妈从余杭回家了,很快,珊珊又多了个弟弟。虽然珊珊家有了手机,我们可以手机聊天,但她变的越来越忙。“第一次看到是个小弟弟,我爸手舞足蹈,边笑边说话,嘴巴咧的可大了,好像都能把我们给吞了。奶奶最近老摸我的辫子,说留个辫子中看不中用,剪了省多点时间照顾弟弟。

姑姑寄给小弟弟一堆玩具,可奶奶只许弟弟玩儿。”今天,珊珊又和我电话诉苦,说着说着突然开始抽泣:“悦悦姐姐,我以后可以常和你打语音么?我可想和你多说几句话了。你送我的拼图被弟弟弄坏了,可奶奶说,小孩子玩纸玩具对智力好,弟弟玩要让着。”珊珊的电话还没聊完,就听见那边用浓重的家乡方言高声叫着“珊珊,还打到什么电话,到你爸看大暑的时候了”,说电话匆匆挂断,连道别的'时间也没有。大概是又到了每天珊珊爸要在视频通话里看儿子的时候了。

傍晚,我拿出日历书记录一天的的日记。日历书上写着,今日大寒。介绍部分写着,这是一年最冷的一段时间,和大暑相对。大暑?想起珊珊和我说过,他弟弟的小名就叫大暑,因为是大暑这个节气生的,当时温度可高了呢。可她今儿说,当时的大暑就和今天这大寒一样冷呢。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3

实话实说,我并没有感觉在家里有多热,当然外面是很热的,但我并不经常出门,过两天回老家去海边应该就能领略到夏天的厉害了。

我们家一直比较冷,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春天的时候穿着羽绒服上的网课,当时是真的很冷,但是现在这个冷变成了凉爽。

不过要是全盘否认空调的功劳也是不对的,白天虽然不开空调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客厅的空调还是会打开(尽管那是妈妈强烈要求的,我觉得不用)。我屋的窗户也不常打开,就是短时间通通气,一个是因为吵,还有就是因为屋里比屋外凉快,至于是怎样的一股凉气支撑着家里我也不知道哈哈哈。

不过该说不说,外面确实很热。这几天有点半阴天的感觉(虽然我是期盼有大太阳的,因为家里有朵已经开花的.向日葵),就是闷热吧。昨天我去取了一个快递,感觉确实很热,小跑着就回家了。小区里的人也少了很多,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天气热懒得动呢~

突然还想到一位消暑的好朋友——冰激凌。这个家虽然凉快,但是另一个家就不是,在那边的时候我热了会从冰箱里拿冰激凌吃,当然每天最多也就吃一个。如果真的特别热,我偶尔会把头伸进冰箱里(划掉划掉)。其实小风扇也是不错的消暑神器,尤其是水和风一起的那种。

总的来说大暑这几天外面确实很热,但是待在家里并不是很热。如果觉得很热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空调,冰激凌,小风扇这几位可靠的消暑伙伴~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4

街上无人,偶尔几声啴鸣,迎着太阳,顶着40多度的高温,开启了二十四节气里最热的时节——大暑。

看大暑的街,只有阳,无人;只有树阴,没遮阳伞;只有自然的,才经得住这考验。

阳光一点点地递进,大地炙热地拥抱着这所有,也没哪个打扰这宁静。一棵草,一棵车前草,在一阵徐徐的微风中徐徐地晃动,在烈日的阳光下绿得发亮,是那样悠然自得。

一片叶,在风中打着转,就是落不下来。阳光弄得它有点黄了,可它还是那样曼妙,为自然,为大暑,为自己舞蹈着。

哪个会去打扰,哪个敢去打扰这宁静?这宁静的夏季,蝉在啼鸣,草在吹风,叶在舞蹈,树可以晃动起来,阳光也柔和了,万物都安静了,在听风说。

叶和着风,风在树间穿过,草在树下逗留,花儿没了蜜蜂、蝴蝶的问候,也摇头晃脑地哼起大暑的歌。

歌里赞着千万束阳光,千万朵花,一个大暑。

宁静的表面下,大地在鸣唱生之歌,蕴含着生机、冷却、热烈……。撕开表面,让万物走进大暑的心。大暑在歌,大暑在说,大暑也在你心里和。你听见了吗?听听风是如何说,草是如何表达,蝉儿如何奏一鸣。

大暑之波,听风诉说,自然之歌。

在大暑热烈的'呐喊中,你看到了他内心深处迷人的宁静了吗?大暑,大暑,大暑。热得被人神昏颠倒,静得被人如痴如醉。

你会轻松地在里面醉去,投入它的怀抱,让它抚摸你。

大暑里,大暑外,都露源于然的大真大善大美。叫你感觉天地都宽阔了,阔得宁静,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没闹了,只有宁。空,空,空,空得自然,空得安宁,空得悠闲。

太阳仿佛只不过一颗红心,蓝天是他的皮肤,云朵是它的帽子,水是他的双眼,风是他的语言,花草树木是他的内脏,而蝉是他的使者。

虚伪不复存在,他接纳任何一个人,一棵草,一棵树,一朵花,一只鸣蝉……

你没办法拒绝他,他是真诚的,他仿佛不热了。

大暑,大暑。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5

大暑,夏天最热的时候,就像一个炎热的火炉。这一天,我们都在冰凉清爽的空调下,享受清凉时,突然我们的电源似火炉中一块木头烧坏了。

那天,在太阳有毒的炎鞭下,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猫狗鸡鸭,都是要被热死的,我们人也是一样的。当时我家拉上窗帘,开上空调,一打就是20度,我在空调下,嘴里咬着冰棒,一手打着键盘,一手按着鼠标,舒舒服服地在打游戏。突然,电脑屏幕一黑,空调“滴”的一声下岗了。我一惊,嘴里的冰棒滑了下来,落在了地上,我马上把它抓起来扔了,大叫:“老妈,怎么停电了!”正在被窝里睡大觉的妈妈注意到了这一点,她跳了起来,大叫:“完了,空调罢工了。”又大喊:“快,连卓煊小电风扇有电吗?”

我说:“有,正在吹呢。”妈妈飞似的下来了在冰箱里拿几根冰棒和一大块冰块。冰棒一人一根,冰块放在碗里一起用,这是姐姐也出来了,说:“怎么停电了?”“不晓得。”我随便说了一句:“快过来!想热死吗?”姐姐也马上过来了,冰块在炎日下马上变成了冰水,我们吃了一根又一根的冰棒,小电风扇的电已经到了尽头,我在抱怨:“这什么破电啊,下岗那么快,还有这个破空调,把你放在家里是为了让我们凉快,现在呢?还玩罢工!”他们好像在说:“以前都是我们帮你们,现在我们累了!不干了!放假!”慢慢地,越来越热的太阳的手向我们伸来,仿佛我们就是他的囊中之物,现在我觉得快热死了,拿扇子一个劲地扇,这就垂死挣扎。我开始求了:“空调老哥啊!别下岗啊!我以后一定把你养得白白肥肥的'。”空调,好像听懂了我的话,“滴”的一声又开了。我说:“哎呀,我的妈呀!刚刚热死宝宝了,哥,你终于来了。”

大暑的停电让我终生难忘,唉,大暑的停电可真坑啊!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6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老师挑准这个时机,带我们去湿地公园观察大暑节气中的植物生长变化。

一路上,骄阳似火,我们热得满头大汗。一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绿的草。那些草虽然在猛烈的阳光下都弯着腰,但长得都很茂盛。它们你挨我,我挤你,密密麻麻的,高到我大腿这儿了。

再往里走走,就可以看到一些粉色的叫不出名来的花。那些花的花瓣一片一片地低着头,像被火热的太阳晒中暑一样,蔫了。它们的身姿虽然不是很挺拔,但依然掩盖不了它们的美丽。在绿树绿草的包围下,一片片粉色的花儿为整个公园增添了一份色彩。

我把视线从花儿移开,看到不远处的有一棵大榕树,我被它的大吸引住了。我向它走去,看到从树上垂下许多气根。那些根是棕色的,有粗有细。根上还有很长的须须,就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我们站在树底下,凉风吹拂,瞬间凉快了不少,额头上的汗也干了,就像有个人帮我们撑起了一把大伞。树上的叶子密密的,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空隙,不透进一点阳光。靠近树干的'树杈上还有人工种植的蝴蝶兰。蝴蝶兰的叶子真的非常像蝴蝶的翅膀,怪不得它叫蝴蝶兰呢!老师还专门请旁边的保安叔叔跟我们讲了蝴蝶兰嫁接知识。

再往旁边一看,另一棵树也很漂亮,虽然枝叶不是很茂盛,但是它的叶子形状很独特,长得很像枫叶的样子。叶子黄中带点白,阳光照在叶子上,叶子在发光,亮闪闪的,整棵树看上去很有精神。

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拿笔记笔记,我也不例外,我赶紧记下我的发现:大暑节气,人们虽然酷热难熬,但因为高温、酷热、潮湿等气候特点,非常利于植物的生长。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7

大暑时节,正值农作物生长旺盛期,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我们精心策划了“田园趣夏·农耕文化体验日”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学习农耕知识,培养勤劳节俭、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活动精彩瞬间:

1. 农田初探:在专业农技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它们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技巧。通过实地观察,孩子们对农作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2. 亲手种植:在指导老师的示范下,孩子们亲手拿起小铲子,挖坑、播种、浇水……每一个步骤都认真细致。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孩子们满心期待,纷纷表示要定期来照顾它们,直到它们茁壮成长。

3. 农具认知: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农具展示区,孩子们通过触摸、试用等方式,认识了各种传统农具,如锄头、镰刀、水车等。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孩子们对农具的历史、用途和演变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自然笔记:鼓励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在田园中的所见所感,无论是蓝天白云下的广阔田野,还是田间忙碌的蜜蜂蝴蝶,都成为孩子们笔下的美好风景。自然笔记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绘画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自然。

活动意义:

“田园趣夏·农耕文化体验日”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农耕知识,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培养他们成为懂得感恩、珍惜资源的新时代少年。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8

时间飞逝。温暖的春姑娘悄悄地走了,热情的夏小伙却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这炎热的`夏天里,我们可以脱下长袖衫,换上短袖衫和美丽的公主裙;可以去游泳池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泳;还可以吃美味爽口的冰淇淋。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眼看着火辣辣的太阳,突然,一阵雷声轰隆隆地响起来。紧接着,一串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刹那间,一串又一串的雨点,铺天盖地地倾盆而下。没过一会儿,雨又停了。雨后的空气清新多了,气温也下降了许多。雨后的小草和树木显得更绿了;雨后的花儿显得更鲜艳了。荷花在池塘里快乐地跳舞,青蛙在荷叶上欢唱。

夏天的雷雨虽然让我们感觉很害怕,但雷雨过后,太阳妹妹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天空还会挂出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太空彩虹桥,美丽极了!

夏天虽然很炎热,但是,夏天是五彩缤纷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会觉得它十分迷人。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9

转眼间已经七月末了,入伏后天气越来越热,窗外连绵不断的蝉鸣正是夏季的标志。

今天刚踏出家门就感受到了烈日的灼烧,似乎没有一片云愿意遮蔽太阳狠毒的光。绿树茂密的叶叠在一起,像撑开了一把大大的遮阳伞,给人们和鸟儿提供了歇脚的好去处,大家都在阴凉处摇着扇子聊天,鸟儿也不知疲地在树荫里穿梭,枝头的叶片还时不时的摇曳着,不过我却没有感受到丝毫的风,倒是从地上蒸发的热气使我的汗珠从背后冒了出来。“不行!待不下去啦!”

我被屈服而返回家中,把水龙头拧到最冷的一边,拿双手捧住一把清凉透彻的水,再把脸埋在里头,啊!巴适!打开冰箱的柜门,冷气瞬间涌了出来,我撬开一瓶气泡水,“咕噜咕噜”地灌到嗓子眼里,并回到屋里打开电风扇,坐在阴凉的窗边的榻榻米上,边喝着汽水边拿起手边的扇子在胸前扇风,我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屋外的腾腾热气和屋内的阵阵凉风,屋外如雨下的汗珠和屋内冰凉的汽水,这样一看,真像是冰火两重天呢!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0

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我们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夏日炎炎,情满人间”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为社区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清凉与关爱。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大暑时节,高温酷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是社区中的老人和困难家庭更加需要社会的关怀与帮助。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送清凉、献爱心的方式,传递社会的温暖与正能量。

二、活动内容

送清凉: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内的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了电风扇、凉席、冷饮等防暑降温物资,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度夏。

爱心义诊:邀请医疗团队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心灵慰藉:志愿者们陪伴老人聊天、下棋、阅读,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精神上的慰藉与陪伴。

三、活动成效

直接受益:本次活动直接惠及了社区内的数十位老人和困难家庭,有效缓解了他们的酷暑之困。

社会反响: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和支持,进一步弘扬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团队建设:增强了志愿者队伍的凝聚力和服务意识,为今后的公益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反思与改进

虽然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物资分配不够均衡、部分环节衔接不够顺畅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活动流程和服务质量,确保未来的公益活动更加完善、高效。

总之,“夏日炎炎,情满人间”活动不仅为社区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了清凉与关爱,更在全社会传递了正能量与温暖。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宗旨,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1

大暑时至三伏天气的中伏前后,也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日子。谚语说“热在三伏天”,虽短短五个字,却将大暑前后的天气状况,高度而简略地概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管子》中也记有“大暑至,万物荣华”。

每年的大暑,在7月23日、24日和25日三天之间,以太阳到达黄经】200为准。大暑高温,尤以长江流域为最。民间俗有“三大火炉城市”之传,分别为重庆、武汉和南京。据气象部门的资料,这三个火炉城市,年平均炎热日多达17一34天,酷热日也在3一14天之间。其实位于南京、武汉之间的安庆、九江,以及重庆下游的万县等,与“三大火炉城市”相比,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年平均炎热日,都在四十天以上。实际整个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超大又超大的火炉。

民间大暑习俗较多,在鲁南地区,这一年特别讲究喝羊肉汤,他们称之为“喝暑羊”。直到现在,逢大暑日,山东枣庄的一些羊肉汤馆,还会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在上海,立夏之日作兴时吃茶叶蛋,少许茶叶,少许酱油,细火慢煮,把茶叶味道炖到鸡蛋中去,吃起来才有特别的香气。浙江椒江口附近,逢此时,还专门有大暑庙会,其中最主要的祈福仪式,就是“送大暑船”。相传晚清时,这一带病疫流行,以大暑前后为最。民间认为这是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等五圣(均系凶神)所致,于是建五圣庙,祈五圣保佑一方平安。后选大暑为供奉日,并用渔船将供品沿江送至椒江口外,以示虔诚之心。流传下来,便形成了“送大暑船”的`习俗。

大暑前后,农事耕作最为繁忙,大多地方的庄户人家,既要忙着抢夏收,又要忙着抢夏种,所以民间专门有“双抢”的说法。“晚稻插秧不过秋,过秋九不收”、“秋前插秧正当时”等谚语,就以生动的语言,概括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现象。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2

在白居易的《消夏》中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今天是7月22日,我们迎来了大暑节气。大暑虽热,却也是万物生长最繁盛的时节。

珠海土壤十分湿润,天气也湿热难耐。今天我和妈妈迎着烈日去家门口的“美食一条街”购买食材。刚下楼就已经感受到了热浪的.“袭击”,蝉儿不停的鸣叫,小鸟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嚷嚷,小鸭子在池塘里不停的扑腾。走到美食街,各种声音掺杂在一起,有放着音乐的,有叫卖声,有“噼里啪啦”的锅盆声,还有各家各店门口的大风扇“呼呼”的声音,好不热闹!蛋糕味、鱼腥味、卤菜味,还有想不到的洗发水味扑鼻而来,让大暑别有一番滋味。我们买完食材后迅速回家,汗水已经浸湿了衣服,感觉汗珠在我的皮肤上快速的“滑滑板”。

回到家里,我们马上制作最正气的大暑黄皮茶。黄皮茶有解暑,消食健胃等功能,很适合在大暑节气饮用。制作方法很简单:将黄皮捏破,连皮带核加冰糖,用开水一冲,放凉之后就可以饮用。味道是酸酸甜甜的,很好喝。

今日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了,炎炎夏日即将过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你的热,期待凉爽的秋天赶快来临。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3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早晨,太阳公公早早地起床了,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忙着捉虫子呢!

中午,太阳像红彤彤的火球炙烤着大地,微风卷起阵阵热浪。花草树木们都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它们多希望洗个冷水澡啊!知了在树上拼命地歌唱,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可是在这炎热的天气里,交警叔叔们在马路上挥汗如雨地指挥着交通,电力工人们顶着烈日,在百米高空抢修着电路……

傍晚,蜻蜓展翅低飞,蚂蚁忙碌着搬家。“轰隆隆”,天空中响起了雷声,下起了倾盆大雨。雨越下越大,雨水在地上汇聚成了一个个小水洼。大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小树小草们痛痛快快地洗完了澡,舒展着身子。粉嘟嘟的荷花在池塘中散发着阵阵清香,青蛙在绿油油的荷叶上呱呱地唱着歌……

夜晚,天空中繁星闪烁,既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路边的草丛中还不时传出歌声,那是虫儿们在唱着“夏夜曲”呢!这时,吃上一份清热解暑的西瓜,真是爽快啊!

虽然大暑很炎热,但是这时节也是最热闹的。我喜欢大暑!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4

诗中的“三秋”指秋季的3个月。“九夏”指夏天的四、五、六月,3个月共90天。“林钟”是六月的音律。“桂轮”指月亮。“萤火”“菰蒲”“瓜果”都是热天生长或享用的东西。最后两句大约有点“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的意思。

“三伏”里的“中伏”,一般发生在7月23—31日,今年恰巧大暑与中伏是同一天,都是7月23日。中国传统科学认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五行中的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按五行的相生相克,由秋到冬是“金生水”,由冬到春是“水生木”,由春到夏是“木生火”,唯有从夏到秋特殊,是“火克金”。所以古人认为,从夏到秋是一段艰难的历程,秋被夏压制着,虽然从夏至开始已经“一阴生”,但炎热却继续增长,秋不敢露头,要潜伏一段时间,这段最热的时间就称为“伏”。因靠近中伏,大暑这一天民间还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大暑是我国一年中气温的时期,但南北雨量差别很大,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雨量很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法;在我国北方,这却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时节,谚语则称“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节气,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因此大暑节气养生重在一个“清”字,即在注重饮食“清洁”、机体“清热”的前提下,进行“清补”。

“清热”喝粥。暑天酷热,及时补水的同时也要注意清热祛火。西瓜具有清暑、解热、补水的功效,因此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西瓜作为清暑佳品。但夏季肠胃较脆弱,吃西瓜时要注意避免伤及肠胃。一是不要一次吃太多,二是尽量不要贪一时之凉吃冰西瓜。吃西瓜时可以将西瓜水分嚼出后吐掉果肉,既可清热祛暑,也可减少肠胃损伤。除水果外,清热祛火还可尝试一些“度暑粥”,如苦瓜菊花粥、薏米小豆粥等。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5

绿色的旋律奏出悦耳的声音,优雅的舞蹈令人陶醉。清凉的泉水抚摸着大地的'肌肤,明亮的池塘滋养着了一条条小鱼。你们猜是那个季节?对!是夏天。

夏姐姐用她金丝般的长袖,轻轻一挥,大地便生机无限。枝头的叶儿密了,小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的叫着,像在说:“这儿好美!这儿好美!”

夏姐姐又用她那动听的歌声,叫醒了池塘的青蛙。荷花妹妹伸了个懒腰,迷迷糊糊地说:“是谁呀?” 夏姐姐笑呵呵地说:“荷花妹妹,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夏姐姐,我来叫你起床了。你再不起来,太阳公公可就不让你参加选美大赛了!”

“夏姐姐,我马上起床”。于是她戴好粉红色的小帽子,穿上绿油油的衣服,亭亭玉立地立在水中央。

夏天可真美呀!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6

街上没有人,偶尔几声啴鸣,迎着太阳,顶着40多度的高温,开启了二十四节气里最热的时节——大暑。

看大暑的街,只有阳,没有人;只有树阴,没有遮阳伞;只有自然的,才经得住这考验。

阳光一点点地递进,大地炙热地拥抱着这一切,也没有谁打扰这宁静。一棵草,一棵车前草,在一阵徐徐的微风中徐徐地晃动,在烈日的阳光下绿得发亮,是那样悠然自得。

一片叶,在风中打着转,就是落不下来。阳光弄得它有点黄了,可它还是那样曼妙,为自然,为大暑,为自己舞蹈着。

谁会去打扰,谁敢去打扰这宁静?这宁静的夏天,蝉在啼鸣,草在吹风,叶在舞蹈,树可以晃动起来,阳光也柔和了,万物都安静了,在听风说。

叶和着风,风在树间穿过,草在树下逗留,花儿没有了蜜蜂、蝴蝶的.问候,也摇头晃脑地哼起大暑的歌。

歌里赞着千万束阳光,千万朵花,一个大暑。

宁静的表面下,大地在鸣唱生之歌,蕴含着生机、冷却、热烈……。撕开表面,让万物走进大暑的心。大暑在歌,大暑在说,大暑也在你心里和。你听见了吗?听听风是怎么说,草是怎么表达,蝉儿怎样奏一鸣。

大暑之波,听风诉说,自然之歌。

在大暑热烈的吶喊中,你看到了他内心深处迷人的宁静了吗?大暑,大暑,大暑。热得让人神昏颠倒,静得让人如痴如醉。

你会轻松地在里面醉去,投入它的怀抱,让它爱抚你。

大暑里,大暑外,都露出自然的大真大善大美。让你感觉天地都宽阔了,阔得宁静,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没有闹了,只有宁。空,空,空,空得自然,空得安宁,空得悠闲。

太阳好像只是一颗红心,蓝天是他的皮肤,云朵是它的帽子,水是他的眼睛,风是他的语言,花草树木是他的内脏,而蝉是他的使者。

虚伪不复存在,他接纳任何一个人,一棵草,一棵树,一朵花,一只鸣蝉……

你无法拒绝他,他是真诚的,他好像不热了。

大暑,大暑。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7

春夏秋冬,虽说一年只有4个季节,可这四个季节中又有二十四个节气。而这二十四节气呢 ,每个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民俗与气候特点。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个节气都会依次轮到,谱成了一首众人传唱的二十四节气歌。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

大暑它处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是我们祖国大多数地区最热的时候,气温在35℃到45℃之间,有少数地区的气温曾高达47℃,刷新历史最热纪录,刚才我们讲到“三伏”,现在我就来讲“伏”是什么。“伏”,详是指“伏天”,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每一年最炎热,最少雨的天气,它并没有确切时间,每一年都不能计算出伏天出现的精准时间,不过大致能确定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之间,刚才所说的中伏阶段。也就是二伏阶段,一般在7月22日至8月1日之间,是天气最热的阶段。大暑虽说很热,但也十分利于农作物,大暑可以说是对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气节,这是因为大暑中的“伏天”高温,为农作物的生育和高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好了,我对大暑的介绍算是结束了。但是,对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节气,又流传着每个节气特有的,各种地域的'民俗、传说。有的民俗、传说十分有名,久为流传,甚至成了千古佳话。除了传说和民俗外,气节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用处、特点,这还是需要有新的人们去开发,去创造,去发现,这是24气节的起点于脚步。以上说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为一季,总共有四立、四分,另外的是按照气候或播种计算出的准确适合的名词而命名,这就是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

本文网址://m.zw5000.com/xiaoxuezuowen/16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