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生命与时间的排比句
假如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张白纸,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颜料,描绘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棵树,那么时间则是一片片绿叶,充实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扇门,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钥匙,开启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袋佐料,调味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场戏,那么时间则是无名主人公,演绎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幅画,那么时间则是调色盘,渲染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匹快马,那么时间则是一块绿地,承受着人生
假如说生命是一块绿地,那么时间则是一场春雨,滋润着人生
2、关于历史与镜子的排比
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与知己。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
一道辙印,是一段历史;尘封了历史,你迷蒙着本日和未来。
一道辙印,是一段历史;展示出历史,你开发了近林和远山。
一片回帆,是一缕乡情;倾注着乡情,你满载着沧桑和希看。
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
一片嫩绿,是一份自然;呼吸着自然。你孕育出果实与丰收。
一缕清香,是一份成熟;酝酿了成熟,你展示着高洁和恬淡。
一朵飞絮,是一丝希看,放飞了希看,你唤来了温风和细雨。
3、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味;每一棵嫩叶上,都有春天的芳香;
每一棵绿树上,都有森林的苍翠;每一滴露珠上,都有太阳的光辉。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4、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拼搏,拼搏就像狂风雨中的海燕,任雷叫电闪。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紧张,紧张就像夜色里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
我也憧憬另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奋进,奋进就像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5、童年是朝阳,老年是夕阳,岁月布满变幻的风云,理想则是人生永远的北斗。
出生是天明,死亡是进夜,旅程布满难辨的岔道,聪明则是生命永恒的雷达。
6、假如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假如说人生是一看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
假如说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淡淡的云。
7、假如你是大海,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假如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
假如你是春色,何必为一朵花的凋零叹息。假如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假如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8、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休生养息的港湾,让人留恋往返。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梦,让人魂牵梦萦。
9、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绚丽的色彩。历史是一座高山,时间是嶙峋的巨石。
历史是一棵大树,时间是繁茂的枝叶。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的波涛。
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人生是一条河,岁月是一张橹。
10、梅花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东风,而是凛冽的北风;
伴随它长大的不是热和的春天,而是严冷的冬天。
滋润它长大的不是晶莹的甘露,而是肃杀的严霜。
衬托它美姿的不是浓浓的绿意,而是冷彻的白雪。
花坛热房里,它不开;雪窖冰天里,它怒放;
冷风霜气中,它绽开。阳春三月,不见它的踪影;
冷冬尾月,它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气力。
11、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12、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你高傲时,它呼唤你清醒谦恭(谦虚、谦逊);你莽撞时,它呼唤你谨慎(小心);你跌倒时,它呼唤你站起(站立)。
13、希看是如此的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冷冬里看到春光在痛苦中看到幸福,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气力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看。
14、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给你欢快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追求,,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热和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冷气袭人的风霜,更用她的爱心为你消除了长大中的烦恼,用她的聪明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母亲永远是你的
灿烂阳光。
15、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
为了管理好班级的工作,老师把班级分了8个组,有纪律组、反馈组、后勤组、生活组等8个组,由于我平时表现得还行,我当上了纪律组组长。
所谓的纪律组,就管上课说话、做小动作、课间打闹等事情,先是管,如果不听就记名。放学时老师把被记下的名字当场念一遍上黑花。?
有一天中午,几个同学(其中有一个哥们儿是反馈组组长)在屋里拍球。在屋里拍球,这可是大问题。老师强调了好几回不让在屋内拍球,而且如果值周生看见了,要扣分的。我马上过去跟他们说,可他们几个不听,于是我便把他们几个记了下来。等到晚上老师念完了名,那个是反馈组组长的哥们儿找来了,生气的说你怎么这么不通情理,以后你等着瞧。还有一个同是组长的哥们开导我说你怎么这么不通情理,都是哥们儿,再说,他反馈组专管咱们组长,你以后可惨了。
情理?情理!什么是情理?以情代法、以权代法、官官相护!假如今天我因为是哥们,是反馈组组长,我就不记了。明天,我纪律组长带头上课说话,他也能坐视不管。我们两个高高兴兴的说话没人管,可其它同学还听不听课了?这里不是厦门,没有赖星昌,没有姚志胜,没有庄如顺,也没有李纪周,也没有其它300多名官员。有的,只应该是50颗性本善的心,但大部分却已经性乃迁了,学会了情理,学会了官官相护。
我也许永远也学不会官官相护,但我永远知道,官是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己谋利的。
【篇一“义”之我见】
“义”是一切品德,情操的高度概括。自古以来一位位英雄在名为义海的历史长河中名垂青史,践行着道义,信义,情义。“义”是一切美好品格的源泉,也是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因为没有道义便没有人格,没有信义便没作为,没有情义便没有朋友,这样可否称其为人?可见,义是人的延伸,有义方为真人。
林则徐在虎门硝烟这一义事为后人所称颂,他便是一个真人。曾经有一位英国公使送给林则徐一份价值10万英镑的礼盒上等的烟草,华贵精美的烟斗,价值不菲的金簪。然而这些有着华丽外表的礼物正是荼毒中国人民的武器,林则徐坚决拒绝并回讽一句“这套烟具是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把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林则徐坚守着自己的义并维护了当时大清的义,在当时外国列强对清朝的压迫下,他义字当头,绝不低头,决不妥协。
而那位英国代表的行为可说是与“义”背道而驰,那他纵然是人却不属真人。义不能用物质去衡量,更不可用物质去替代,去磨灭,否则那只是假义。林则徐的义在财宝面前丝毫没有动摇。正是这一种义让人们免受迫害,也正是这一种义让林则徐名垂千古。
爱国是义,坚定是义,刚正是义。
在此之前备受关注的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中,那一位不知名的香港导游在人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拨打电话回香港汇报。他的这一举动也可称为义,他冒着生命危险也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让香港公民能在第一时间得知此事,虽然到最后他还是不幸遇难,但从他灵堂前一束束怒放的纯白之花可看出他的义为人所赞同,为人所赞赏。
做好本分是“义”,坚守岗位也是“义”。
不管大义或是小义,做好自己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那便是“义”,不必惊天动地,不必刻骨铭心,不必名垂青史,只要“义”在心,“义”在行,“真人”并不难达到。
“义”之我见,为道,为信,为德,为情,简述之,为宜,为然。继而,行义之人为“真人”矣!
【篇二“义”之我见作文】
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湮灭不了“满江红”的慷慨激昂;汨罗江边的声声叹息,湮灭不了“虽九死犹未悔”的赤胆忠心;苦寒之地的牧羊老者,大漠孤烟下的声声驼鸣,从我记忆最深处涌现。古往今来,生生世世,星空下的呢喃诉说一个个有关“义”的故事,使我刻骨铭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呐喊言犹在耳。身世浮沉,风雨飘零,身处历史的变化更替之际,面对高官利诱,于零丁洋边却不为所动。如果说这是一种信念,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对“义”的执著,这种执著,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坚毅,是对自己的情感最真实的流露。沧海浮生,岁月如华,潮涨潮落间那伫立的身影,以自己的血肉唤醒了这个时代。爱国是义,坚定是义。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把把无形的首,刺向国民麻木一仁的心灵,于灵魂至深处,是先生痛彻心扉的呐喊,这一声声呐喊,唤醒的是民族的赤血精魂。于民族存亡之际,先生舍弃了原本极其安逸的生活,为了触动内心的“义”,将自己的思想响彻黯淡的长夜。“义”使先生安逸的生活充满了急流,给予人们的却是不巧的篇章。“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先生的义,使民族不彷徨。刚正是义,责任感是义。
秦桧卖国,已历千载,人犹骂之。周作人投敌,虽一代文学大家,难掩世人所不齿的污点。沈括的《梦溪笔谈》传至后人,扬名青史,然而沈括的内心并无义的存在,于变法最顶盛的时候,驳斥苏轼;而后于变法衰落之时,却又明哲保身,上奏贬王安石。虽才智过人,却也难避“义”的考验。明末清初才子吴梅村,先仕明,后降明,日日夜夜承受着自己内心义的煎熬。晚景甚是凄凉,他于绝笔诗中写道“草间偷活,竟一钱不值何须说!”
义的考验,内心的决择,可见一斑。
记忆的风铃悄然响起,三国时的羽扇纶巾,秦汉时的明月关山,大唐时的紫气东来,“义”的传承横亘于历史的长河中。丛飞的至死不渝,谭千秋的隐形的翅膀,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的义无反顾,香港殉职领队谢廷骏的“站到最前、撑到最后”。种种的义举中,浩然正气无不充溢于天地间,而这浩然正气,正是缘于内心深处的“义”。其实,所谓的“义”,并非上升到绝对的道德高度,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良知。而当这种良知成为一种习惯,毋庸置疑,这种习惯将会改变一个人生命的轨迹。
循着古人的来路,踏上世界的旅途,“义”存于身而发于心,而当“义”成为人内心最纯粹的一种表露,那么生命的意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金钱数字的累积以及对荣华富贵的热衷了。
耳边传来了响彻天际的梵音,如晨钟暮鼓,久久涤荡着我的心灵。
压力者,压迫之外力也。譬如学生者,平时作业之压力,月末考试之压力,压力之多,何可胜道也哉?然则何以应之?
一曰乐观,当年的苏东坡,一贬再贬,事业不顺,生活拮据,可谓“压力山大”。然而被贬黄州,“食无肉”就到市场要来羊脊髓,像吃螃蟹一样边剔边吮,自创名菜“羊蝎子”。再贬到荒无人烟的岭南。竟还乐观地吟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那再贬海南,这回他可真有压力了,遗书写好了,坟都让儿子挖好了,可他偏就没死。也许是天涯海角的美景让他陶醉,乐观的他索性每天清晨坐在海边梳头,一边还看着日出,好生惬意!虽抱怨“食无肉,居无所,病无药,交无友”,可压力偏旧迎刃而解了,靠的不过是“乐观”二字。
二曰坚持,西天取经的玄奘,当年压力也不小。他不比唐僧,还有孙悟空等诸位高徒,连白马一匹都没有。他偏一个人从长安走到那烂陀寺,整整走了三年,途中有茫茫戈壁,皑皑雪山,还有土匪强盗与同僧人为敌的异教徒。压力够大了,他偏就凭一股坚持的韧劲闯了过来。到了天竺,问题又来了,唐僧到灵山不过背了经书就可以走,他到佛寺,自己还要学习,人家说梵文,他还得从头开始学,一学就是十多年。全寺万余名僧侣,他在竞争的压力中脱颖而出,受到国王的接见。别认为这就完了,背回千卷经书到大唐,他还得翻译,他在大慈恩寺作住持,同弟子每天夜以继日地翻译,他自己每天只睡四个时辰。他的后半生就在翻译与讲学中度过,他这一辈子压力也忒大了。他凭什么撑过来了,当然是坚持。
三曰智慧,有了智慧,眼中的压力方才变成了前进的动力,自然就不会深陷其间。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面对压力往往就被其击垮,其实那是缺少智慧。英国人在二战最危急时还有心情喝下午茶,面对压力,何必看得那么重呢?要做的,仅仅是继续前进,《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拖欠六个月房费写下的,于他,压力何干,仍可忘我写作,不失为一种智慧。
于我们学生,没有东坡的豁达,至少还有乐观;没有玄奘的信念,至少能学习他的坚持;学得再累,压力再大也许不能喝杯下午茶,至少有放下包袱的智慧。压力有什么可怕,正确面对,便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记得我国古代的一位名人说过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我们所说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
首先,人作为高等动物,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可以模仿声音、形态以至行动。正如以上所述,和好人共处久了就会产生许多与之相同的思想和行为。这正是我们要提倡的,但是和坏人共处呢?结果也是一样 与之化矣 。
现在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对是非、善恶缺乏正确的认识,盲目崇拜打家劫舍的 草莽英雄 ,甚至对周围一些流氓,社会青年的违法行为敬佩得五体投地,从而进行模仿,做出了许多与恶人同化的行为,沦为社会的渣滓。所以我们青少年要正确地区分善恶美丑,严于律己,对 恶人 应该恶而远之。
其次,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事物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本身缺乏正确的 行为习惯 ,更易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 近朱者赤 一般倒不很明显,而 近墨者黑 却往往显而易见。据国外一项有关调查表明一个人对不良习惯的接受能力要比接受良好习惯的能力更强。所以人们很容易受到周围某些人不良习惯的影响。
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说吧,一些 烟鬼 家长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论出门还是在家里,不停地抽烟,结果发现,才十岁多一点的小孩居然背着家人,偷偷地抽烟了,真令人哭笑不得。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难免会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腐朽的东西趁虚而人。而我们青少年又没有老一辈的经验和成熟,缺乏鉴别能力,很容易受腐蚀和影响。金钱万能、贪图享乐、利己主义等种种消极腐朽思想在不少人头脑中膨胀就是明显的例子。我们一定要端正思想,严格要求自己。近墨者黑。我们说墨还是不近为好!
解剖本文为论证 近墨者黑 这一中心论点,就使用了并列论证法。即并列地摆出两个原因或理由作为分论点。一个是 人作为高等动物,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一个是 人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的影响 ,并对它们分别作了论证。这两个理由或分论点,在书写形式上虽有 首先 , 其次 打头,实际上并无先后,主次、轻重之分,完全是 平等 的、并列的,故为并列论证形式。限于小作者的年龄特点,知识和思维水平,他只列举了两项理由作为论据,但大致上把最主要的都说出来了,因而,论证还是充分的,周密的。另外,由于小作者是从 理由 的角度来作并列论证,而 理由 的阐发,近乎揭示事物的本质,故而这一并列论证,又带上了一定深度,这一点也是应该肯定的。
近来,里夫金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引起了人们不少的关注,评论者大多对之持赞赏的态度。此书大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以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模式,来化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和资源困境,为未来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出路。当然,对于众多唯恐经济发展因现实中已经越来越明显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而减缓下来的人们,里夫金的设想无疑像一剂强心针般令人兴奋。不过,我想略微唱一下反调。
长久以来,人们非常热衷于谈论创新,以至到了无处不提创新的程度。我记得,几年前在一次STS的国际会议上,一位美国学者提出过这样的看法: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带来了“发展”,带来了并不公正的分配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了走出困境,于是有人祭起了“创新”这个“法宝”;但是,按照原来思路的创新,却只会进一步加剧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并只能使少数人从创新中获得更多的利益!里夫金把希望寄托在互联网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上,其实也只不过是前面所说的用以解决当下困境的“创新”的一种具体形式而已。
说到工业革命,人们亦多是以歌颂的方式来赞扬其带来的“发展”。在我们竭力讴歌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却对其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带来的负面的后果重视不够,以至于当我们身受其害时,又只能盲目乐观地寄希望于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这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遗产”其实并没有充分全面地认识,而只是选择性地看到了其积极的方面,对其负面影响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但有大发展,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破坏,以及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公等等,这些负面因素我们是不该视而不见的。按照里夫金在书中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设想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其实只在于技术发展手段的更新而已,在实质上,也就是说在其发展观和与之配套的社会体制等方面,却几乎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
传统的发展观一直是追求物质的、经济的、数量的迅速发展。随着传统发展观及相应的发展模式带来诸多问题,人们认识到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使用,但在现实中,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这一概念却经常只是作为一个标签,只起到了掩饰其实质上不可持续的特点的作用,成为带给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安慰的招牌。在里夫金的书中,那种依赖于“新技术”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也不过仍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标签而已。
我们寄希望于新的技术,但不可忘记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违背,当增加了能源的使用,或者开发了新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加,而且这种过程是不可逆的,后果也难以预料。新技术会带来生产形式上的一些改变,但并不会改变发展的模式,是治标不治本的。新技术可能会带来局部的、暂时的变化,但长远来看也许只能加剧原有的矛盾。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要真正解决传统的发展观、发展模式和与发展相关的社会体制带来的问题,只依靠一两项或哪怕许多项新技术,显然是不可能的。新技术的开发既不可能自发地改变人们的发展观,也不可能自发地改变对于新技术的利用方式和相应的社会体制,不可能自发地带来一种理想的带有终极关怀的发展模式。所以说,里夫金这位被誉为“享誉全球的未来预测大师”在这次对于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的预言,其实也只是带给人们一种虚幻的希望而已。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现在许多中国学者对于这种虚幻的希望的热情,是因为中国未能赶上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而在里夫金所预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或许有希望能搭上这一班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回顾以往我们未能赶上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这段历史时,也许设想另外一种历史进程的可能性会是有启发性的。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对西方国家的批评,例如对美国,说他们现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过多,说如果中国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和消费,需要多少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等等。但是,我们是否想到,其实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却是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作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设想如果当年前两次工业革命是发生在中国,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从那时起就搭上了现代化发展的头班车,从那时起就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并一直以他们的消费方式来生活,那么,在现在的地球上,我们又会如何谈论发展的问题呢?
我们目前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不成熟的虚幻的技术,而是需要更好地理解发展,我们需要想一想,什么是发展?应如何发展?思考发展的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不能忘记:第一,资源、能源、生态总是有限的;第二,我们不能放弃对社会制度的合理和公平的追求。
婴幼儿接连坠楼,非死即伤;中学生在河边、湖边游玩,一再发生多人溺亡事件。这些新闻不仅让人看着痛心,更让人觉得我们这个社会有一种东西正出现严重缺失。
婴幼儿和中学生无疑都属于未成年人,那么,他们一旦不幸出事,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媒体进行呼吁,希望家长和他们的亲人如何如何。而根本没有做法律层面的思维,更没有付诸行动。即,为什么不追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也许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甚健全,那为什么不赶紧从立法上从速补上这一课?也许中国社会太注重于伦理及家庭管理,但是,孩子并非是家长们的私有财产,他们更是国家的未来。有鉴于此,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从法律层面给予婴幼儿和中学生以更好的保护呢?
诚然,当今社会应该属于法治社会。但是,既有观念与思维却一再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方式。譬如,最近一再报道的恶狗伤人事件,这方面应该有法可依。可依然是狗患成灾!而像藏獒一类的凶恶畜牲在全国泛滥,难道有关部门事先就不能进行约束严加管理,非得等到出现灾难时才大张旗鼓的予以治理?既如此,法律当然也就失去权威与尊严,从而让位于习惯与关系。很明显,后者绝非是构成法治社会之要素。
再说自今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立法初衷不能说不好,更是鼓励做儿女的要常回家看看。但是,如果有人置老年人权益于不顾,不遵守怎么办?能够依法惩处吗?不能。就连有关人士也解释说,目前只能从这个层面进行呼吁和引导。既如此,那这样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还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呢?答案是不能!可想而知,这样的法律、法规又有多少约束力?
结论虽然我们现在好像是法治社会无疑,但我们的观念和思维,以及观念和思维等等之外的东西,却依旧停留在既有模式上。观念不变,则灾害不断。各行各业,莫不如此。
而粗放式法律、法规,粗放式社会管理,更是我们这个社会最严重诟病之一!
真心对待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真心待我们,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真心待我们,不知道诸位是否想过如果别人不用真心对待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呢?
我认为,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做,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就行了,只要我们一心一意的对别人好,那么他迟早也会被我们所感化,相反,假若我们一直不肯对他人付诸真心那谁还会赋予我们真心呢?恐怕这样他们永远都不会和我们坦诚相待。
每个人都是一个善与恶的集合体,没有谁生来就是恶也没有谁生来就是圣母,每个人的善或者恶都是后天一步一步所形成的。或许我们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一句话语、一份关怀便可挽救一个濒临悬崖的少年。
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可以促使他们向善,那功劳或许比七级浮屠还要高。我们只要肯真心待人,那他们也一定会真心待我们的,纵使是万年寒冰也是可以被真心所融,永远不要失去自己那颗善良的心,只要我们始终向善,幸运之神不会不来眷顾我们的,我们都希望有人能施舍我们,可是假使所有人都只是渴望施舍而不去主动去施舍,试问人人都是这种心态,那世间会变成什么样吧?不用想也知道那种世界一定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事无大小皆以真心去办,如此一来万事皆可大吉。
执着如清晨中的第一缕曙光,为你带来希望;执着如暴风雨中的航标,为你指引方向;执着更如人生的调味剂,让你体会到人生最深滋味。
执着是面对理想时的坚定。19岁到北大读书,23岁远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31岁怀揣理想创建百度网络技术公司,他就是百度的CEO,李彦宏。三年时间里,李彦宏就将百度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执着是李彦宏在满怀理想后坚定的味道,品尝到生命的深邃与厚重。人立于世就应该像雕刻家一样,用心去雕琢人生,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以自己最完美的角度去塑造心中的天使。面对理想,执着追求,才能拥有深邃与厚重的人生。
执着是面对挫折时的不屈服。史泰龙,一个人尽皆知的动作巨星,在他初到好莱坞时,受尽挫折,被人嘲笑,但他仍用不屈的心挺过1850次拒绝,执着应对挫折,从不放弃。他对以前的困难付之一笑,因而用执着化挫折为力量,一路披荆斩棘,始终与挫折抗衡。在遇到困难时,坚守往往比无休止的抱怨更有效。只有坚守住这份执着的净土,才有可能冲破险阻。人生之精彩,不仅在于永不言败,更在能屡仆屡起。只有当信念与意志融合,精神与品格荟萃,我们才能尝到执着的香甜。
执着是面对竞争时的勇敢。大家知道,著名的“定比定律”的发现者是法国著名科学家普鲁斯特。可是,为探索这一科学奥秘,他和贝索勒互不相让的进行了长达几年的争论,双方不知否定和推翻了对方多少个企图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结论。我们看到的,是普鲁斯特面对竞争,执着应对的潇洒背影,是先稍稍发涩,而后清香四溢的滋味。人生如一盘棋,如果我们不敢直面竞争,岂不是满盘皆输?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至高境界的执着,不仅表现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上,还表现在对待竞争时的勇敢。只有敢于面对竞争,才能品尝到勇敢的芬芳。
朋友们,当你拥有理想时,应该执着追求;当你遭遇挫折时,应该执着应对;当你面对竞争时,应该执着迎战。只有这样,人生的千滋百味我们才能品尝,人生的最深滋味我们才能体会。
评语
执着有那么多的作用,可以让人坚定理想,让人不屈于挫折,让人勇敢面对竞争。有位伟人曾说过“如果你足够执着,你就是史无前例的。”本文中作者解释生动,富有内涵,将执着清楚地摆在读者眼前,语言简练质朴,深刻诠释了执着的内容,是一篇有文采的文章,足以彰显作者的才情,实力。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zhutizuowen/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