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回到家里,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香愤愤的饭菜在等着你。可是有的孩子偏不听话,他们放学后不回家,和朋友结伴玩耍。家里人正着急呢!
我小时候生活在乡村,每次放学后,我都赶紧收拾好东西,向家的方向跑去,可是有一次……
那天放学后,我照常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同学江星朝我大喊:嘿!老萧,捉迷藏!玩不玩?晚点再走吧!我回一头望,除了江星,还有金林、明阳等几个人。不了,我要回家去。等我背起书包时,又犹豫了:太阳还老高呢,我玩一会儿,就一会儿,奶奶不会骂我的!我扔下了书包,向他们跑去。
你藏我找,我藏你找,大家玩得兴高采烈。正在兴头上时,我看见了我的书包,抬头看太阳,太阳已经斜挂在山腰上,该回家了。我捡起书包,和江星他们告了别。
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跑边想:等回到家里,该怎么向爸妈交代呢?我还有作业,能做完吗……自个儿想着,脚步也慢了下来,殊不知太阳已经躲到山后面去了。当我回过神来,才发现还没有走到一半的路程,我心一惊:奶奶要骂我了!爸爸妈妈该着急了!我加快了脚步,尽管我背着沉重的书包。
太阳完全下山了,天渐渐地暗了起来,一阵冷风吹过,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有几只鸟儿焦急地寻找回家的路……我还能看见路,跑不作文https://Www.ZuoWEn8.Com/动了,慢慢朝前走着。
前面是岔路口,左边大路右边小路,大路平坦离家远,小路离家近,但它杂草从生,草丛里还有坟墓,听说还有毒蛇和狼等可怕的东西。我看了看天,犹豫了一会,最终向小路走去。
冷风不时拂过我的脸,草丛中不时有虫鸣和蛙叫。我害怕极了,总感觉有人跟着我,我又不敢回头。啊!我感觉脚底一空——我摔倒了。当我爬起来时,发现我在洞坑里。我强忍着疼痛,哭泣着,努力往上爬,越想爬出去,越爬不出去。我跌坐在地上,哭着,叫着……
月亮出来了,星星们也出来玩了。一些调皮的星星到地上嬉戏打闹――不!那不是星星,那是萤火虫。我要是像萤火虫能飞起该多好!周围不时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我蜷坐在洞里,我很害怕,一阵哭声传到了我耳边,我更害怕了,谁?是谁在哭?当我摸到湿漉漉的衣襟时,我才知道:原来是我在哭。
隐隐约约听到有呼叫声,声音渐渐近了,感觉外面亮起了。亮光!有人!救我……是爸爸!
当爸爸把我从洞坑中拉出来时,我已经哭不出声音了,只一个劲儿地掉眼泪。对不起,爸爸,我以后一定先回家,再也不多玩了……我沙着嗓子说着。没事了,儿子,咱们回家吧!
请记住这个忠告吧!放学后的第一件事是回家,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那香愤愤的饭菜人正等你呢!
这天就要开始军训了,我兴奋地期盼着那一刻的到来。
军训的第一个项目是站军姿,教官讲解说:“军姿就是两脚朝外约六十度,脚跟合在一齐,手紧贴裤缝,抬头,挺胸,收腹,大家仔细看我做一遍。”同学们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随着教官严厉的口令,我们开始站军姿…十分钟过去了,汗水不停地流下来,教官说:“坚持就是胜利,。”同学们听了这话,更加打起精神继续训练,时光最后做到了!我们好兴奋啊。
休息了五分钟之后,教官吹响了口哨,“接下来练习向右看齐,你们必须要认真,仔细!”教官说。同学们吸取教训,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我,仅仅反复了几遍就将这个动作完成的很出色。教官夸我们说“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真是好样的!”
军训活动的第一天最后结束了,我的双腿又酸又疼,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苦与累”8月29日
这天是个阴雨天,天气比较凉爽。
这天教官对我们要求的更严了,要求我们站着不能乱动,不许嬉戏,而且动作务必规范,不许出错。
有的同学出错了,还有的挺调皮,教官很严肃,对他们进行了单独教导,。8月30日
第三天的训练开始了,因为离演出很近了,所以教官对我们很严格。还是不停的联系转身、正步走,休息时光也压缩了,同学们有些怨声载道了,在炎炎烈日下,我们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枯燥而乏味的动作,即使腰酸背痛,汗流浃背,也不能停止训练。
透过训练,让我感受到了“一切听行动指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作风同学们透过训练也会养成首纪律听指挥的好习惯。
军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群众观念,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永不退缩。
怀着对军营生活的好奇,我登上了开往军营的汽车。当我踏上军营的土地,看到一座座整齐干净的房屋和齐全的设施时,我似乎已经能想象出未来几天的舒适生活了。怀着这样的期待,我度过了军训的第一天。
第二天的训练似乎消磨了我的激情,那时的心好比是一杯温水。对军训已无刚来时的兴奋了,相反,还有了些失望。那天教官教我们整理内务,一个个苛刻的要求像一座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那里,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严格要求、严格纪律。严格要求是被子必须叠得像正方体一样棱角分明,严格纪律是什么事都要先集合,吃饭不能有声音,睡觉不能再讲话……一句话,严格纪律是无条件服从命令,是不搞任何特殊化。种种规矩让娇生惯养的我有些受不了了。“纪律是山”,妈妈的这句话直到这一天我才有了深切的。
如果说第二天的心是一杯温水,那第三天的心则是一杯冰冷的水。我开始想家,开始讨厌军训,讨厌军营,讨厌教官,甚至讨厌那里的一草一木。晚上躲在被窝里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想起家里软软的床,这里却是硬床;家里有可口的`饭菜,这里却只有盒饭;家里有亲切的妈妈,她现在在干什么呢?是不是也在想我呢?离开家我才明白家的真谛:家不仅是睡觉的地方,更是心灵休憩的港湾。家,仅仅一个字却承载了无数的爱。“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幸好我现在明白了这句话的内涵,幸好家还在,回家后我一定更加珍惜这用爱搭起的小屋。
不知为什么,到第四天我开始舍不得离开那里了,那儿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军人的味道,坚毅挺拔像把枪杆,这是军人的特质也是我们应有的。晚上躺在床上想起白天的生活,这是凝聚着欢乐的一天。我们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不再有任何的抵触。《团结就是力量》、《一二三四歌》一首首军营歌曲至今还时常在我耳边响起。我们和教官一起拍照留念,一起开怀大笑,一起……想到明天就要离开了,心中不免一酸。摸着那张已睡了四天的床,想着那套已穿了四天的军装,心中更是依恋,就这样想着,我进入了梦乡。梦中,我又穿上崭新的迷彩服,英姿飒爽地走进军营。路边的人看见我都钦佩地说:“看,她是名军人!”我无比自豪!
第五天的军训,我格外珍惜。我非常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下午的汇报表演更不敢有丝毫怠慢。虽然我们班没有参加表演,但我还是站立军姿直到演出结束。我想让老师知道我们在军营中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下午回家了,在登上车的瞬间,我突然好想回头看看我生活了五天的地方,那种感觉好强烈,但我忍住没回头,我好怕我会流泪,好怕…...
今天晚会精彩纷呈,可惜的是我做了主持人却没有机会演奏了。音乐老师还肯定了我的节目呢~
早上是7班值日,我305宿舍被安排在2楼大厕所(其实5班接下来的6班没有值日)。这打扫环境实在不敢恭维,那大厕所令人作呕、恶臭无比。
在传说中的大厕所,我们见识到了传说中的垃圾山。成堆的塑料瓶,一盒一盒的方便面在地上形成宝塔状。很多同学没有见方便面的汤喝完就扔在地上,红烧牛肉面、香菇炖鸡面、香辣牛肉面、老坛酸菜面的汤汁混在一起,在厕所里发酵,这味道你懂的,我宿舍答应好今晚不买方便面。更散发恶心的气味的是厕所包厢,粑粑都在马桶外,又冲不下去……草纸和方便面盒子堵住了下水道,好不容易将它通好,到处泛黑水。灰黄的水在地面蔓延,打扫着还能看见蛆,真的是“与蛆搏斗、与屎抗争”……
这几天异常忙碌,平常的训练不说,又多了很多的任务:我是宿舍舍长,宿舍里内务整理,监督安排值日需要我;我是晚会节目主持人,我甚至都没有多少时间写主持词,当中串词都是临时想出来的,我还有二胡的节目;在队列训练中,我被抽选去国旗班,还有幸成为班长;我担任着升旗手的任务……
荣誉是老师给予我的信任,能者多劳嘛~
开学典礼上我还可以举着国旗在全校面前表演呢!现在想起来真是兴奋不已。
伴随大约七十五分钟的巴士长行,我们终于来到了军训基地。进门不久后,便远远地听到教官们洪亮的声音。他们个个皮肤黝黑,身材健壮,头上戴着一顶军帽,身着一件黑色T恤和一条迷彩裤,一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模样但又显得十分严厉。
教官们的声音大得令人震惊,待我们各班排队集合完毕后,教官领我们进了各自的寝室。大家摆放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后便开始养精蓄锐,以应付下午的艰苦训练。
下午两点后,魔鬼军训第一天拉开了帷幕……
首先练习的是站军姿,虽说做这个动作并不算太难,但要一直保持的话,是需要精力和毅力的。教官说站军姿头要正,颈要直,嘴要闭。下腭微收,收腹,提臀,腿绷直。手并拢,拇指贴在食指第二关节上,两手紧贴身体两侧。此外,还要使头部朝上方45度角仰望,头要往上顶,整个身体要给人一种往上拔的感觉,像挺拔的大树一样。
这样站了大约一个小时后,我感觉眼前逐渐变得一片昏黑,竟持续了两分钟左右,我有些惊恐,还以为会一直这么暗下去呢。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坚持下去的,终于,下午的时光就这样慢慢被消磨掉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洗完澡后,躺在床上的时候,劳累的军训第一天总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军训就这样在慌乱中开始了。
慌乱。慌乱。慌乱。被黝黑的教官训斥得晕头转向,像被拴上线的木偶,不容拒绝的命令塞进两耳,顿有深处炼狱之感。
晚上在教官的演示下,寝室终是“脱胎换骨”,深深地感到军人生活的两个字——严谨,不可思议,竟然连牙刷头的方向也得讲规矩。
床被一丝皱纹也不能找到,四四方方的形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而易举,凌乱的床单被轻抚得整如白纸。像一张年轻富有弹性的肌肤,由高到低的水瓶,由高到低的漱口杯,由高到低的毛巾,所到之处无不充满规律与严谨,一切在有条不紊中变得焕然一新,乱七八糟的梳妆台变得井井有条,肥皂则藏身在一排整齐的洗发露的后面,鼓鼓的书包变成了一座别具特色的墙,隐匿于门的后侧,拖把则统一躺在储物柜里,被日用品装得拥挤的房间此时显得宽敞了,从门外大致一扫,只像是住了两个人的房间,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里面竟会住了十个人。
军人的特质也在这小小的收纳习惯中体现出来,严谨、简约、雷厉风行。不管是人的穿着还是日常的集体生活中,都透着整洁却又不过多的装饰自己,给人一种难以形容的利落干净,不得不对他们常年这样的“律己”而感到敬佩,军人也许正是比平常人多一份严谨与律己才会被称之为军人。
正在流泪流汗奋斗的高一新生们,不要畏惧前方的道路险阻,像个军人一样昂首挺胸,去迎接那猛烈的暴风雨,然后,第一缕曙光会照亮你的脸庞。
作家丁立梅说过:日日相见,我们多是熟视无睹,步履匆匆,花白花红,不落一点在心上。幸福伴随着我们,我们也伴随着幸福,我们捡拾幸福,好像在捡拾沙滩上各色各样的贝壳。
我上学放学,要走过两条车水马龙的街道和一个小公园。晴天骑自行车,雨天则步行。晚上放学,蹬着自行车,一家家饭馆朝向街口,玻璃大门敞开着。有的炊烟袅袅从其中散发出直勾食欲的诱人香气,有的高朋满座举杯换盏之声不绝于耳,还有的老板站在店前招揽生意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想来这就是人间烟火的气息吧。有时,拉上三五个兄弟,各自从拮据的裤袋中七拼八凑地摸出几块钱,买两个烧饼,犹如饿狼扑食般消灭殆尽。谁也不在乎谁吃得多、少;谁也不在乎另几个人的手脏不脏;谁也不在乎谁给的钱多钱少。只管饱餐一顿,只讲兄弟义气。于是一人一半,感情不散便成了我们最常说的口头禅。
我捡拾了幸福,他们藏在那两个小小的烧饼中间。
骑过美食街转个弯来到第二条街。晚霞的余晖照映在我的人,我的车。整个人整辆车似乎都闪着光芒,青春的光芒。耳朵依稀还听见路边的成年人和老太太开玩笑:阿婆,您头发发金光啦,您定能寿比南山呀!在街的尽头有一家修车铺,店面虽小,但那位上了年纪的修车师傅技艺精湛。有时,我饱经风霜的自行车因为每天奔波于学校与家之间,车胎时常没气,就到老师傅那儿打气。一来二去就熟络了起来,师傅不光免费为我打气有时看到满头大汗的我还会递上一杯水。这时候师傅看着我大口大口往嘴里灌着水,脸上的皱纹都因为开心挤到了一块,一边打气一边说:小伙子慢点喝,你们读书辛苦,背着那么重的书包每天我还没开店你们就出门哩。读好书才能有出息,别像我一样没文化只能干这又脏又累的活儿。谢过老师傅,推着车,修车师傅目送我离开,他的白发中隐约泛着点点金光,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暖意,再砸吧砸吧嘴似乎还留有一丝甜味。
我捡拾到了幸福,他们藏在那只打气筒和那杯平淡无奇的水中。
离开这条窄窄的街道,穿过公园就到家了,在这儿,我知道我会捡拾到更多的幸福。
你瞧!那些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拿着一只只小小的网兜正在捉蝴蝶。只见其中一个蹑手蹑脚地走进花丛,盯住一只停在花儿上的白蝴蝶,用网一扑,刚好落入兜中。一群小家伙立刻欢呼起来,跳着蹦着。旁边的老人们一边摇着蒲扇寒暄着,一边满眼爱意地注视着他们。最后在孩子们的嬉闹声中放走了蝴蝶……
我想,那蝴蝶应该和我一样捡拾到了幸福,他们藏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
一路走来一路捡拾,叩开家门,妈妈已经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在餐桌上,与家人分享捡拾到的幸福,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也许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是天价的。
因为老师一句及时的赞美,挽救了迷惘的我。我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别人一个犀利的眼神,一句稍带责备的话语,都会在我心里掀起一片涟漪。
一次语文课堂上,李老师栩栩如生地向我们讲述了《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她说,唐僧师徒四人整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这只是其中一难。她还告诉我们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购买《西游记》好好品读一番。
很多同学都被吸引得蠢蠢欲动,其中也包括了我。
我回到家后,发现爸爸妈妈都在家。因为特殊的家庭关系,我即便明白妈妈会阻挠,但挡不住对书的渴望,怯生生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我想买一本《西游记》!
果然,一道犀利的目光投向了我,我回头一看,是妈妈。只见她双眉紧皱,不满的眼神似乎在说:花那冤枉钱干吗?
那眼神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提着来不及放下的`书包,跑进房间,扑到床上,掩面痛哭。心想:一本书而已,为什么这样对我呢?
往后,我再也不敢提买书的事,也开始自暴自弃:反正买书是奢望,我也不愿读了。
一个星期五,老师布置了周记,主题自拟。
我回到家后,草草地把其它作业完成了,最后只剩下了周记。我看着作文,头疼不已,迟迟不知怎么下笔。
这时,一本摆在书桌上被哥哥遗弃的《格林童话》跳进了我的视野,我心想:童话不就是天马行空,任我放飞地写吗?为了应付这次写作,就写这个了。
于是,我提笔写了起来,一篇我原创的童话诞生了——《高傲的水壶》。童话大概讲述了水壶因为骄傲,无论做错了什么,也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天神发怒,把他变做一堆碎片。即使变成了碎片,他还是端着高傲的架子……
没想到,我的那篇童话竟被打上了大大的传阅,被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了一遍。读完后,李老师冲着我竖起了大拇指,并称赞了我:李乐,这篇童话写得太棒了!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台下的同学也给予了我最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此后,竟激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我仿佛重新找回了我人生的轨迹,振作起来,开始大量阅读书籍。妈妈一如既往地不同意我买书,但我已不在乎了。班级、学校图书馆纷纷留下了我的足迹。我的同学也慷慨解囊,把他们宝贵的书借给我。书读得多了,心胸也宽广了。我也时不时写篇文章来练练笔。
前不久,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全国举行的创新作文大赛,并以优异的成绩迈入了省决赛。在捧到那张沉甸甸的奖状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始终无法忘记:老师那声真诚的赞美带给我多么大的震撼与动力啊!
赞美是人类语言的独特创意,它蕴藏着超乎寻常的力量,一句赞美,犹如初春的暖阳,消融着残留的冰雪;一句赞美,犹如久旱后的甘霖,滋润着枯萎的心灵;一句赞美,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请大家不要吝啬你的赞美,竖起你的大拇指,大声地夸赞吧!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在眼前;有种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在我们脑中;有个梦,闪闪发光,总是在我们前方闪耀……其实,它们从未走远。
小邱是一位六年级学生。从小到大,她的梦想从未走远——当一名音乐家。为此,她从小开始拉小提琴。她的天才头脑给了她很大的便利,但是,她也有一个缺陷。她是聋哑儿童。
聋哑儿童,多么悲惨啊!没有声音,更没有音乐,只有寂静,无边无际的寂静,像深海海底一样的寂静。而她的梦想,偏偏是成为一名音乐家,这意味着她听不到自己的演奏,她也不知道自己演奏的音符是对的还是错的。她感觉,自己的梦想远在天边,遥不可及。而她,还有一个同伴——同学小严。小严是一个健全人,但她天赋不高,并且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她强。
有一天,小邱在大街上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声。只见一个男人,盘腿坐在地上。他手里的二胡破旧不堪,却在他手中发出美妙的乐声。那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蔼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沙场上奋力拼搏的英勇将士……所有的路人都沉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忘了离开,包括小邱,尽管她听不到,她的心中却能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一曲终了,人群渐渐散开,小邱发现:那个男人也是聋哑人!
小邱和他坐下,用手语问道: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那个男人用手语反问道:为什么你要和别人一样呢?你有梦想,虽然你也是聋哑人,但是,你的梦想从未走远!
小邱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
转眼十年过去了,小邱和小严都长大了。小严开始变本加厉地欺负小邱——小严砸碎了小邱的小提琴,烧小邱的乐谱,还挑衅邱。可小邱一直默默地忍受。
有一天,省里选出了她们俩去参加全国音乐大赛。她们精心准备,决定在大赛上一决胜负。大赛开始了。参赛选手都十分厉害,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只见小严的手指在钢琴上来回飞舞,速度快得令人叹服。可是,小严的'得分并不高,因为她弹得太死板了,没有自己的灵魂的曲子,是不会优秀的。
轮到小邱了。小邱拿起小提琴,将琴弓搭在琴弦上,开始了演奏。美妙的乐声如同泉水般流淌,环绕全场。在演奏中,她仿佛看到了小时候同学的嘲笑,看到了小严的挑衅,看到了被砸碎的小提琴,还看到了在火光中化为灰烬的乐谱……最后,她看到了老人的大拇指,老人的鼓励,和那句话——你的梦想从未走远!
她已经将全身心投入到了演奏中。当她演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她仿佛看到了病重的老人在观众席上为她鼓掌,为她喝彩……最后,她获得了大赛第一名,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音乐家。
其实,你的梦想,从未走远……她的耳畔又传来老人临终前的鼓励!
站在黄昏的村口,向不远处几座破旧的平房眺望,金黄灿烂的花田间,偻伛矮小的身影在旁人的搀扶下,微微摇晃。但那双和蔼亲切的目光一直都落在我身上,无言地诉说亲情与时间无关,从未改变,从未走远……
从小,我就跟外婆外公住在县城,记忆里没有一丝有关奶奶的印象。听爸爸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同大伯等人住在乡下。十几年来,我也没有见过她,也只是从父母口中得知一点儿关于奶奶的消息。直到那年清明节,我说不过父母,和他们一起去老家上坟,看望一下那几乎从未见过的老人。
车子一路颠簸,行驶在布满坑洼的泥路上,摇摇晃晃,不知多久才终于停了下来。我一下车,眼前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油菜花田,而田间是几座低矮的泥瓦平房,只有一条窄窄的土路连通。房前,站着驼背的奶奶,向我投来的目光中是藏不住的欢喜快乐。
我顺着低洼的土路向那平房走去,奶奶不顾年纪大,拄着拐杖一晃一晃地朝我走来。我急忙上前几步,不知为何自己对她竟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不由得搀住她的手臂往回走去。她的笑容愈加灿烂了,那皱纹把本就不大的眼睛挤成了弯弯的月牙,散发着喜悦的光芒,那双粗糙的手紧握着我的手,一种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
跟着她到了院子里,老人家闲不住,硬是绿色作文网wWw.0279.nEt要带我出去走走转转。她牵着我的手,带我去了屋后一片葱葱茏茏的菜地。我搀着她的手臂,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她眯着眼睛一直对我絮絮叨叨,在回忆我小时候那唯一的一次见面。她似乎还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我心中也渐渐的泛起了感动。她的记忆有可能有些混乱了,忽然又转来教我认蔬菜:在城里住着,不认得了吧?这是小白菜,可嫩,还有……。屋子后面那是油菜花地,可好看了……,她仍然记得我的乳名,叫得很亲切。我微笑,听着,没有丝毫之前的烦躁,而是耐心地倾听,仿佛我一直是这块土地生养大的。短暂的相处,我们毫无违和,她的手紧握着我的手,粗糙、有力又温暖;我的手搀着她的手臂,自然、亲昵又从容。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涌上心头,也许,这就是亲情,它一直在我们的血脉里。
临走时,她硬是往我们的车上塞了最新鲜的青菜,还有温热的鸡蛋,以及早准备好的鸡鸭鱼肉。奶奶一直站在房前目送着我们离开,那目光很复杂,有一丝欣喜,一分无奈,更多的是不舍。回家后听电话中说她一直在念叨着我,我的心揪了一下。确实亲情是不变的,但越不舍,就越深刻啊。
此后常想起奶奶,想起她的面庞,想起她的身影,想起她的声音。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那份深刻眷恋的亲情从未改变,更从未走远……
在我的记忆里,有个老人与别人不一样。他总是独自一人在我屋前的公路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他两只手别在背后,不管四季变化,衣袖子通常只能遮住一半的手臂,裤子已不成样子了,倒像是皱边的裙摆,裙摆下是一双黑乎乎的油腻的解放鞋。
但他常常笑着,他一笑就露出了为数不多的几颗牙齿,脸上的皱纹也因笑而显得更深了。他八十多岁了,我注意到了他,因为我那时以为他和电视上的济公有着某种联系,许是因为他总笑又或是他另类的衣着,总之,我相信他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在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我拼凑出了他的身世。
我们村的人都叫他张伯伯,他小时候家境富裕,又是家中长孙,自然是备受疼爱,他爷爷还把全部家业都留给了他。可是他没能守住家产。据说他出手大方,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不认识的人,只要去找他,他都会慷慨相助。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家道衰落,他人也变得有些神智不清了。
他是去石门修过铁路的,回来时已经四五十岁了,没有妻子,总是絮絮叨叨的,逢人就说他在石门的事,带着常德口音一遍又一遍地说起,说铁轨有多长,火车有多大。刚开始还有人听那些话,到后来没有人愿意在他那里浪费时间了,但他不在乎,就算是自言自语也讲得很起劲。他那时无儿无女,于是他的堂弟就将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他。随着年龄增长他的神智越来越不清,到他六十多岁时,紧靠公路边,政府给他修了上下两间房,他的嗣子弱视,也没有娶妻,还一事无成,占住了上面那间房,他只得住下间。
我那时已经记事了,我记得他爱把锅碗瓢盆放到房间外,朝他锅里一望,就能看到锅中漆黑一团的菜。路边偶尔有乞丐路过,他会盛上一大碗给乞丐,可乞丐不愿意下口,宁愿挨饿,也要等别的好心人家送饭吃。他就吃着那样的菜,住着那样潮湿的屋子,活到八十多岁,每当别人问他:你吃什么呀?他总会说:我儿子过年会给我买肉。他喜欢答非所问,也喜欢过继给他的儿子,他喜欢在破旧的衣服上别捡来的卡片,骄傲地炫耀:这是在石门修路时奖的勋章。有时又说:这是毛主席送给我的。我记得他稀疏的银胡子,在他说话时一抖一抖。
他的行为总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即使后来他神智不清,却每天都不忘打扫公路。他总是起得很早,就算是最先鸣啼的鸡也不及他。他一起来就拿着竹扫把在公路边清扫,等到人们起来忙碌时他已经扫完了好长一段,直到他自己满意了才停下来。这时,他会坐在自己家门口,看着被他扫干净的马路,数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脸上泛起满足的微笑。
老人已去世多年,很多事我也记不清了,在我眼里他就是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老人。
本文网址://m.zw5000.com/zhutizuowen/1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