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关于颐和园作文(精选6篇)

关于颐和园作文(精选6篇)

2023-01-23 颐和园作文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会有写作的习惯。经常写作文能够提高我们的智力和判断力,而写好一篇优秀作文往往会让人过目不忘,有什么优秀的作文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吗?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关于颐和园作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关于颐和园作文 篇1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颐和园游玩。

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昆明湖,近处湖岸边有荷花尽情的绽放,往远处望去,依稀可见湖面上三三两两的游船和闻名遐迩的万寿山在水中的倒影,整个颐和园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我们顺着湖边一路向前走,登上了17孔桥。桥的两边有白石栏杆,一共有128根,每根石栏杆上有石雕小狮子。狮子的样子各种各样,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我边走边数,足足有540个。

穿过龙王庙,直奔昆明湖。我们在岸上租了一条船,船的样子好像一条大龙,我迫不及待坐上船,过了一会儿,船

开动了,向岸上望去,周围绿树成荫。低头看昆明湖,湖水碧绿,船的周围泛起涟漪,岸上绿树的倒影在水中微微晃动,据导游说,昆明湖就是仿杭州西湖建造的。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靠岸,在昆明湖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柱子,一眼看不到边。这条长廊听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都有图画。我走完长廊后发现没有一幅画是重复的。长廊两旁种满了花草,微风吹来花就传来阵阵清香……

一路上,我连蹦带跳的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着颐和园中的所见所闻。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走出园门,结束了今天的游览。

关于颐和园作文 篇2

我们逛完了皇室的住所,逛完了美丽的清华。来到了皇家园林—–颐和园。

我们从万寿山的后山进的,导游说:“爬上万寿山,活到九十九。”我打气了勇气,准备攀爬。导游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我看见了昆明湖,它是那么的宁静,它呈寿桃形状,在湖的左边,是十七孔桥,昆明湖见证了整个中国从盛到衰再到盛的历程。该下山了,我要去长廊看看,长廊在书本里描绘的很美很美,我到了长廊,虽然我没有走完整个长廊,但我依然看到隔壁上那不一样的画,荷花,鹦鹉,崇山峻岭……都浓缩在这个长廊中,我充满了敬佩,对古人的敬佩,对建造这个长廊的工匠们敬佩。

我要离开了,就让那昆明湖的宁静,那万寿山的秀美,那文采在我脑中回想。我想这原本美丽的地方,一二三的修补,才修成这样,我想如果中国清政府不腐败,中国这皇家园林,不会是它现在整过容的面貌!

关于颐和园作文 篇3

我攀登过江西的井冈山,游玩过深圳的欢乐谷。可我从未到过北京的颐和园。为了一睹它的风采,去年暑假,我来到了北京的颐和园。

一进颐和园,走过一条长长的路,便可以看见慈禧太后所住的屋子,穿过屋子,不知走了多久,就踏入了闻名遐迩的长廊。

长廊曲曲折折,每一边都有花朵簇拥着,而且品种也很多,什么月季、玫瑰、牡丹……数不胜数。又绕了几个弯,就看见了万寿山。

远望过去,万寿山被水环绕,好似日月潭,但没有日月潭的奇美,只有简朴的美,却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我在心里赞叹道:真美啊!万寿山上有一座金塔,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把万寿山点缀得更加美丽了。

万寿山下有一湖泊,它便是大名鼎鼎的——昆明湖。

昆明湖就像一块汉白玉,静静的,没有一丝波纹,偶尔拨弄拨弄,才会泛起一圈圈涟漪。

湖上还有游船,可是我无缘,只能呆呆地望着,痴痴地想着:划着船,脸上拂过一阵凉风,意境多闲雅呀!

美丽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但是导游的声声催促,让我踏入了归程……

关于颐和园作文 篇4

暑假里,我们组团去了北京。第二天,导游带我们游览了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我们乘船经由慈溪水道前往颐和园。只见水面波光粼粼,载着船儿缓缓前行,荡起一圈圈涟漪。两岸风景秀丽,栽种着一排排柳树,柳条温柔的下垂,她们像一个个未出阁的姑娘,温婉似水。眼前一片绿色,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沿途出现几处绿瓦红柱的亭子,几处宫殿,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画中游一样。耳畔传来导游讲故事的声音,娓娓动听,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遥远的古国。一阵清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

船慢慢的前行,载着我们来到了罗锅桥,这座桥只有一个半圆形的桥洞,桥洞的拱度很高,桥面看去坡度很大。下了船,我们来到小岛上,小岛内绿树成荫,古木参天,像给小岛罩上了一个天然的绿树屏障。炎热的阳光透过这绿树屏障,已变得像一层柔和的轻纱,轻轻地笼罩在地上。岛上鸟语花香,让人赏心悦目。

继续前行,经过几座桥洞,水面变得越来越宽,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湖边青山连绵不断,

此起彼伏。十七孔桥就横跨在昆明湖上,它因十七个桥洞而得名。桥栏上雕刻着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狮子,它们个个张牙舞爪,威风凛凛。而且这么多狮子,没有一只相同的。

下来十七孔桥,湖的另一边有一座断桥和几座小桥,小桥上建有凉亭,远远地还可以看到北海公园的白塔,这些和西湖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值八月,湖边的荷花开得正旺,粉红色的花朵星星点点地分布在绿油油的荷叶上,有的荷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迟迟疑,半开半闭;有的已欣然怒放,毫不吝啬地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美。荷花在玉盘般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沿着河堤往前走,来到万寿山脚下,一排排宫殿排云殿和佛香阁映入眼帘,基本上都是金色的琉璃瓦和红色的柱子,雕梁画栋,独具匠心。还有一条无尽的长廊,有273间,每间都有四根红色的柱子,蓝色的护栏,每个横梁上都画着人物、故事和花鸟,惟妙惟肖。更神奇的是,这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

颐和园风景秀丽,又有精美别致的宫殿和别院,不愧是美丽的皇家园林。

关于颐和园作文 篇5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好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

登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北宫门。北宫门上高悬着一块精致的牌匾,牌匾上的“颐和园”三个金色大字格外显眼。几根朱红的柱子,在松柏的映衬下显得异常庄严。

进入颐和园后,没走多远,向东一拐,便来到了苏州街。置身于苏州街,你会感觉仿佛漫步于江南水乡。四面白墙青瓦的苏式建筑,水中含苞欲放的淡粉色的荷花……一切都像一幅风景画那样恬静、安详。那店中的老掌柜,身着一套长袍,使你又感觉似乎穿越到了古代。

出了苏州街,再走大约一公里就能看到玉带桥了。玉带桥的桥身据说是用汉白玉和青白石造成的,洁白的桥栏上还雕着各种样式的白鹤,看见这些白鹤就可以想像出雕刻工匠们高超的技艺。玉带桥名字的由来大概同它的形状也有不少关系。玉带桥的坡度很大,桥拱和它的倒影简直都能拼出一个鸡蛋似的形状了。经过一番细细品味,你便能品出它的美来。这座玉带桥不正像天上仙女遗落的玉带吗?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八百米长廊。不管是绿漆的柱子,还是红色的镂空花纹,一切都彰显出皇家的大气。抬头向上望,只见横梁上画着一幅幅优美的画作,有的画的是山水、风景,有的画的是杜鹃、牡丹,还有的画的是帝王出巡……总之,这几千条横梁上画,没有一副是重复的。也正是这些画,使长廊由一条普通的走廊升级为巨大的艺术品博物馆。

长廊的尽头连接着东宫门,在踏出东宫门的一刹那,我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望着那高悬的牌匾,望着那朱红的柱子,我在心中轻语:别了,这美丽的乐园,别了,颐和园。

关于颐和园作文 篇6

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

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仅颐和园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个。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隐于林间,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巅,有的夹于廊中,有的位于桥头……它们不仅把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娇艳动人,又为游人提供了一处处停留休息领略周围景色的场所。

位于昆明湖东堤旁的朗如亭,不仅是全园中也是我国现存亭子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有130多平方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圆形宫殿,朗如亭通过十七孔桥与南湖岛遥相呼应,显得格外壮观。

而在佛香阁旁有一个小巧玲珑、十分逗人喜爱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宽都仅有一米多,只能供人观赏。

在小小亭的西边则有一个极为珍贵的铜亭,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复杂为世上罕见。

在铜亭东边有一个甚为奇特的敷华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内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个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无比。

敷华亭东边有一个很是别致的蝴亭。它造型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由两个相连的六角单檐亭组成。那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 熠熠发光,甚为美观。从昆明湖东岸通过一座小桥有一小岛,岛的中心坐落着全国最佳的知春亭。它造型美,四面环水,周围满是绿叶红花。站在亭上向远处望去,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

颐和园的亭子千姿百态,它 们和着山水树木,和着周围的建筑及变幻莫测的天空,又与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葱茏苍翠的万寿山及许许多多的殿堂楼阁融为一体,组成了一幅生动清新、美丽动人的画面。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2分)

20、本文介绍的亭子有哪些?请依次写出它们的名称。(2分)

21、本文第二段所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9、颐和园里的亭 千姿百态(2分)

20、朗如亭、小小亭子、铜亭、敷华亭、蝴亭、知春亭(2分。每少1个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21、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2分,答对3个得2分,答对2个得1分,答对1个得0.5分) 如把“朗如亭”比作“巨大的圆形宫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朗如亭”壮观的特点。(1分)

Zb258.coM编辑推荐

游颐和园作文精选


作文5000网栏目精选:“颐和园作文”,欢迎阅读。

学生时代大家应该也接触过不少写作任务,作文是我们人向外界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形式,想要写好作文,必定离不开多看、多写。我们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作文是否优秀呢?作文5000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游颐和园作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颐和园作文【篇1】

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个古色古香的城市。当然,颐和园也是我们必去的旅游名胜啦!

北京干燥,紫外线强,上午就热得难受,导游将带领我们去颐和园避暑,于是,咱们坐船从慈禧水道“杀”入颐和园,导游坐在船头用那三寸舌头费力地说:“颐和园是乾隆的巨作。当时乾隆微服下江南,见江南水多,风景如画,四下找工人挖河开渠,植树,造成颐和园。颐和园三分之二为水,风景优美!

船下不知不说“闯”入颐和园,这里波光粼粼,处处有水。远处的水在阳光照耀下,仿佛镶上了一道道美丽的金边,四面都是绿油油的山。我们下了船,来到一座岛上,这儿树木葱茏,青翠欲滴,不仅凉快得很,空气似乎也好多了。我们冒充慈禧老佛爷,在她的专用走廊上走阒。听导游说:这走廊约600米长,当年,慈禧就是在这里走过了多少春秋,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在院子里走着,慈禧把光绪囚禁十年,地点正是这玉澜堂。于是,我们跟着导游走过一个又一个院落,终于走到了这院里。这里的海棠树尚未开花,但碧绿得很。我贴着窗户看了看窗户里头,还剩下一把光绪用过的折扇,一套旧得满是灰的桌椅。我们自由活动了十十分钟,嬉笑玩闹,拍照留恋。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颐和园。

颐和园不仅风景美丽,而且又有许多古式建筑。说北京是个古都,一点也不错,我爱北京,更爱北京的颐和园。

游颐和园作文【篇2】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距天安门20余公里,占地290公顷。

颐和园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远在金贞元元年年)即在这里修建“西山八院”之一的“金山行宫”。明弘治七年年)修建了园静寺,后皇室在此建成好山园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又将好山园更名为“瓮山行宫”。清乾隆年间,经过15年的修建工程,将该园改名为“清漪圆”。此时的清漪园,北自文昌阁至西宫门筑有围墙,东、南、西三面以昆明湖水为屏障,园内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桥廊斋榭,山清水秀,富丽堂皇。咸丰十年年),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并焚烧了园内大部分建筑,除宝云阁(俗称“铜亭”)智慧海、多宝琉璃塔幸存外,珍宝被洗劫一空,建筑夷为一片废墟。光绪十四年年)慈待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起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野蛮破坏,后慈禧又动用巨款重新修复。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封建帝王、皇室的享乐之地,解放辟为公园年国务院公布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世界古典园林中享有盛誉的颐和园,布局和谐,浑然一体。在高60米的万寿山前山的中央,纵向自低而高排列着排云门、排云股、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一组建筑,依山而立,步步高升,气派宏伟。以高大的佛香阁为主体,形成了全园的中心线。沿昆明湖北岸横向而建的长廊,长728米,共273间,像一条彩带横跨于万寿山前,连结着东面前山建筑群。长廊中有精美柁画多幅,素有“画廊”之美称。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具有浓重的江南园林特色,被誉为“园中之园”。

占全园总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绿,景色宜人。在广阔的湖面上,有三个小岛点缀,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凤凰墩等秀美建筑,其中位于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访)中西合璧,精巧华丽,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后山后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处是松林曲径,小桥流水,风格与前山迥然不同。山脚下的苏州河,曲折蜿蜒,时狭时阔,颇具江南特色。在岸边的树丛中建有多宝琉璃塔。后山还有一座仿西藏建筑——香岩宗印之阁,造型奇特。苏州街原为宫内的民间买卖街,现已修复并向游人开放。拥山抱水,绚丽多姿的颐和园,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

游颐和园作文【篇3】

十月一日放假期间,我游览了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上午,我们一家三口乘车来到了有着美好寓意的颐和园南门——如意门。妈妈买完票后,我们就检票进入颐和园。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许多洁白的汉白玉组成的如彩虹一样又窄又弯的拱形桥。后来我走近一看介绍,原来这座如玉带一样的桥叫做绣漪桥,俗称“罗锅桥”。走过绣漪桥,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这时才发现原来眼前是大名鼎鼎的昆明湖。这里有着长长的堤岸,岸边栽满了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还有一座小岛,那里一片葱绿,还能看见宫殿的一角呢!这座湖是半天然湖,之所以被称为半天然湖,是因为昆明湖又叫西海,是由湖水聚集而成的小型泊,乾隆年间形状被改造。

大约走了3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我国最大的亭类建筑——廓如亭。它的高度是普通亭子的两倍,仔细看上去整个亭子没有用一枚铁钉,所有零件的衔接都是榫卯结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湛的建筑工艺。

接着我们就走到了十七孔桥的桥头,说到十七孔桥就不得不说桥头的那只栩栩如生的大铜牛。这铜牛是古人用来镇压水灾的。

走过十七孔桥就来到了最有文化气息的长廊,古人将一个个故事中的人物生动的刻画在了长廊的每一个横梁上。顺着长廊一直走过去,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佛香阁的下方,顺着台阶一直向上可以来到佛香阁的最高点,从上向下俯瞰我发现昆明湖就像一个大寿桃。

通过这次游览,我见到了比课文中的描写还要美丽和雄伟的颐和园,还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同时也使我领略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游颐和园作文【篇4】

我曾经游览过繁花似锦的圆明园,看见过红叶似火的香山,欣赏过巧夺天工的天坛,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百看不厌的颐和园。

进入新建宫门,走了一会儿,便看见一座铜牛,它栩栩如生,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耀。它的动作似乎在仰天长眸。它好似颐和园里的“镇园之宝”在守护着颐和园里的每一座古迹,每一颗树木,每一株花草。简直是巧夺天工!

铜牛的附近是十七孔桥,它架在昆明湖两岸,有着十七个拱形桥洞。虽然这座桥饱经风霜雨雪,但始终完好无损。

站在桥上,俯瞰昆明湖。昆明湖湖水是多么清,好似一面大镜子,照着白云的影子,照着廓如亭的影子,照着犹如无瑕的翡翠一样万寿山的影子,照着粉妆玉砌似的菊花的影子;湖水是那么绿,好似是被万寿山染绿的;湖水是那样的千姿百态:微风一过,碧波荡漾,可有时却让人感觉不到它的流动·····

沿着昆明湖岸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长廊。这长廊如丝带一样缠绕着万寿山。走进长廊,抬头一看,见顶上有许许多多的画,使我的眼睛应接不暇。咦?那不是《三打白骨精》吗?嗨!这不是《草船借箭》吗?哦?那是《红楼梦》中的《化蝶》我想。原来这些画记载着许多古典名着呀!

开始爬万寿山了,途径一个不知名的安静的空地。突然,从树林中蹦出的小松鼠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它全身灰黑色的,一会跟在游人后面,一会在树周围蹦来跳去。它一点也不怕人,而游人也不去伤害它,人与动物是多么的和谐啊!

万寿山可真是个“大迷宫”,在里面绕了好几个圈才到了苏州街。苏州街的中央是一条碧绿的小河,两岸的道路狭窄,仅容得下一两个人,有着各式各样的铺子:有小吃店、茶艺馆等。使人想起了“鱼米之乡”那别具一格的特色。

颐和园的景物数不胜数,各具特色,这里的每一个亭子,每一座殿堂,都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游颐和园作文【篇5】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环绕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概括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朝房重重、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庭院深深、回廓曲折,帝后生前在这里起居生活。游览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当时统治者的游憩之处。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阔天空,旖旎动人。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群峰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颐和园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景区全视角: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西堤,谐趣园,石舫。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

再一个设计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桥。西堤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可是设计者偏要将平坦的堤岸人为地断开,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 昆明湖的南边是建园时有意保留下来的小岛,人们也叫它龙王庙,用十七孔桥将它与湖的东岸连接起来。 由十七孔桥、龙王庙和西堤将昆明湖装点起来,又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纳入游人的视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颐和园的第三个特色是她的后湖景区,依靠后湖使万寿山形成三面环水的格局,后湖起到了观赏、游览和防火的三个功能,特别是将防火功能巧妙地与园林设计巧妙地相结合,其作用类似于城墙四周的护城河。

欣赏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皇家的奢侈!不敢想象这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

游颐和园作文【篇6】

我们今天去了颐和园,想目睹一下颐和园的风采,这一天还是闷热的一天,虽然没有太阳。一眼看见的是雄伟的宫门,和我们在故宫看见的宫殿一样高。

颐和园,是一个专门为慈禧太后造的一个花园,1860年和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烧毁,却只有颐和园在光绪年间被重建。

和圆明园相比,它少了许多珍宝,但是它得水却占四分之三,因为慈溪太后喜欢水,所以就挖了一个大湖,挖出来的石头就堆在了没挖的地方,成了万寿山。

一进去看到一个宫殿,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实际上有几百个寿字,在不知到什么地方,如果不是讲解机,我还不知道呢。

我们先去了慈禧看戏的地方,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原来楼梯都铺上了红毯子,看着看着觉得腻了,就去了万寿山。

万寿山有很多道路,蜿蜒曲折的,也很陡,有点怕摔下去。到了佛香阁,它高大雄伟,看起来就像在巨人脚底下,里面就是慈禧住得了吧!里面有许多许多的陈列品,有的是陶瓷,还有一些器皿黄金、白银都有。

出来就看到一个大湖,大湖看起来和万寿山一样大,但是实际上大多了,我们一下去,就感觉湖很大很大,游船在上面微不足道,我们想去苏州街,就搭了一条船,发现有三个船坞,讲解员讲,最大的船坞是慈禧的,这个不用猜都知道,苏州街很久以前就开始营业了,后来被慈禧请进去然后就一直留着,结果一直营业到今天。

最后,我们又乘船到十七孔桥,这座桥是仿卢沟桥造的,大家都认为卢沟桥狮子最多,实际上是十七孔桥,我数了数,果真是十七个孔。

后面还有文昌院,里面陈列着珠宝、铜器、钟表之类的古代产品。

颐和园也是一个皇家园林但是为什么却比皇帝的小,慈禧地位还大一些呢,我认为是皇帝在掌权,才这样的。皇宫这么大,如果留着建造那些的银子来研究,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别的比中国更强大的国家了。

游颐和园作文【篇7】

颐和园是北京的一个美丽的大公园,自从学了课文以后,就令我向往不已。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和妈妈终于目睹了她的风采。

进入东宫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仁寿殿。殿门口有一条龙和一只凤凰,一左一右,都是青铜铸成,上画有精美的花纹。宫殿的门敞开着,里面黑漆漆的,只看见似乎有什么东西,但看不清是什么。我伸长脖子,看见有块牌子,上面写着它建筑的时间以及为谁修筑等内容。

过了仁寿殿,我们就来到文昌院。听说这是个博物馆,可是妈妈没买票,自然没能进去。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座名叫知春亭的小亭子。站在亭子里,可以看到昆明湖上碧波荡漾,还有几艘小船在湖上行驶,几根嫩绿的柳枝在空中翩翩起舞,更为昆明湖增添了几分美丽。

离开了昆明湖,我们又来到玉澜堂。刚走进去,我就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天啊,现在正赶上玉兰花盛开的季节,玉澜堂里的两棵玉兰树上开满了花!瞧,那满树的洁白,仿佛能亮瞎你的眼!我揉了揉眼睛,以前似乎从没看见过这么多、这么白、这么美的玉兰花!许多游客在旁边的走廊里坐了下来,天啊,走廊里几乎坐满了人!正好我也累了,想找个地方坐下休息。可是,该坐哪儿呢?我左顾右盼,还好没有全部坐满。我便迅速跑向空着的一处,然后拍拍身旁,示意让妈妈也来坐。看着满树的玉兰花,我纳闷了:为什么不叫玉兰堂,非要叫玉澜堂呢?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就出了玉澜堂,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万寿山脚下。我们登上万寿山,下山时,无意中来到了佛香阁前,便买了票走进去。我刚想对妈妈说走吧,回头望见陡峭的N级台阶,舌头仿佛突然打了个结,那啊字怎么也说不出口来。妈妈仿佛知道了我的心思,拉着我朝我从小到现在所见过的最长的台阶走过去,说:走吧。于是,我踏着小碎步,欢快地向台阶走去

爬完台阶,我气喘吁吁地靠着墙壁,被妈妈半推半拖地弄上了佛香阁。佛香阁只把门敞开着,不准游人进去,里面有千手观音,天花板和横槛上都画有精美的图案。

啊,颐和园,书中说你是北京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真是名副其实呀!

作文游颐和园精选


作文5000网主题阅读推荐:“作文颐和园”。

作文游颐和园 篇1

大家好,接下来我们就要前往颐和园,大家能和我共度这时光。

接下来这段就有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吧。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园林。始建于1750年。曾两次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抢掠和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好的修缮和保护。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了颐和园大门下,走进大门,再绕过大殿,就来到了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了长廊,我们即将登上万寿山,请大家往上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我们眼前,那就是我们待会要去参观的,请大家跟紧我别走丢了。

现在我们就在佛香阁前面,站在这边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可以看到。向东眺望,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游人走过一座最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去玩,这一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的姿态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这次我们只参观了颐和园的一部分,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来这儿游赏。

作文游颐和园 篇2

(旅游车上):大家好!“中旅”旅行社欢迎你们的来到!我姓钟,是“中旅”旅行社的实习导游。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驰名中外、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希望我们能共同度过一段难忘的旅程,也愿我和颐和园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好了,下面我们就开始游览颐和园吧!

(颐和园大门口):大家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颐和园,它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方的郊外,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它是我国保存得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于鉴赏的乾隆皇帝有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颐和园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古往今来,她以其无以伦比的园林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万寿山):我们现在登上的就是万寿山。万寿山,高58.59米。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请大家往下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大片金碧辉煌、巧夺天工的建筑物,在郁郁葱葱的松柏簇拥下似众星捧月,溢彩流光。这些建筑群依山而筑,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昆明湖):欣赏了气势磅礴建筑艺术,我们再来领略一下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你们看,这尽收眼底便是人间仙境般昆明湖。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圆面积的3/4.湖中有一坐南湖岛,由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型优美的桥。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那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形态互异、婀娜多姿。浩淼烟波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水中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在湖畔岸边,还建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镇水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

湖面上还有许多载着游人的龙船,也有游人划着小船在湖面上荡来荡去。长廊也是颐和园的主要建筑之一。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在长廊漫步,景随步移,长廊内的有趣画面与长廊外的楼台景阁,使人目不暇接,兴趣盎然。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被这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吧!那就赶紧拍摄下那精彩的瞬间吧。

作文游颐和园 篇3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颐和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着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xx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着,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多公顷。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虽大,但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我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作文游颐和园 篇4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行宫。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二百九十点八公顷,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的面积。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分为二百七十三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上的彩绘共有一万四千余幅。继续出发,大家往上看,这座山就是万寿山。万寿山属于燕山余脉,高五十八点五九米。元代叫瓮山,因其山形似瓮得名。继续往前走,现在大家看到这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佛香阁。它高四十一米,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花七十八两银子重建,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佛香阁的附近有一个湖:昆明湖。占全园四分之三,约200公顷。昆明湖的上面做了一个桥:十七孔桥。宽八米,长一百五十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石狮子500多只。

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旅中的永恒记忆。谢谢大家!

作文游颐和园 篇5

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碧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凉爽的天气、令人心情舒畅。

周六一早,我满心欢喜的来到颐和园。刚一进大门,阵阵的微风送来扑鼻的花香。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百花园,多种颜色的菊花竞相开放,我看到每种菊花边上插着简介,粉色的富贵、黄色的金丝菊、长的像向日葵的日光菊、还有绿色的多头菊,品种真是太多了,还有很多凋谢的月季花,像做错事的孩子一般探出脑袋,好像是告诉人们,我们也很漂亮,别忘了我们,花香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我往前走,来到小桥上,从这里往下看,湖面的水波光粼粼,水面上的荷叶连成一片,青翠欲滴,只是荷花已经不见了,湖上还有几只游船,在行驶着。湖面两侧有许多柳树,那里的柳树特别高大,柳枝也很细长,有的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的瀑布,非常好看。

北京的初秋是最好的时候。没有了骄阳似火的阳光,天空蓝的一泻千里,就像一块蓝色的布,很静远、很明媚,从这湛蓝的天空上洒下的阳光,让人感觉不到阳光,只感觉到异常的温暖与明亮,而这明亮又不刺眼也不烦人,十分地柔和、亲切,像是被什么刻意过滤过似的,一尘不染的样子。在这样的阳光里,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立刻感到五脏六腑都明亮起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空前地好和愉快。

我站在桥上往右看,那里是全国最长的画廊,廊上面全是精美的雕刻,有婀娜多姿的仙女、有高大强壮的骏马,据说共有1024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我惊叹古代的工匠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

颐和园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里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个景点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初秋的颐和园,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让我流连忘返。

作文游颐和园 篇6

颐和园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城区,那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

刚踏进颐和园的大门,我就不禁被它的美丽所吸引。在它的正中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湖泊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深蓝、深绿、浅蓝、淡青……湖面上有许多小船,坐在船上的游人,正在欣赏美丽的湖景呢!湖里而且还有许多小鱼,鱼儿一会儿跳出水面,一会儿跃进水中,给湖泊添上了活跃的色彩。其实,那个湖泊也有平静的时候,那就是早晨了。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眼前朦朦胧胧,就像给颐和园披上了一层轻纱。湖面很平静,只有偶尔一条小鱼跃出水面,我叫这个湖为“颐和湖”。

我们再朝湖的左右看,有许多大树围绕在“颐和湖”的前后左右。树上的叶子葱葱茏茏,挤在一起,一根树枝上就有无数的叶子。

我们再把视线移到湖的右边,咦,有一个古长廊,这个长廊很特别,不仅有很长的距离,而且廊柱、廊沿四周都刻有许多精美的花纹,长廊两边还设有一些小椅子,游人座在上边,感受着如沐的微风,惬意无比。

啊,多么美丽的颐和园。

作文游颐和园 篇7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世界著名遗产——颐和园。我是今天带领你们的小导游,大家可以称呼我为覃导,很高兴认识大家。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还要注意:不要乱扔东西,不能随地吐痰,更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愉快之旅。

颐和园是北京著名景点之一,进入了颐和园的大门就到了美丽的长廊,柱子是绿色的,栏杆是红色的,从长廊的一头望向另一个头似乎望不到头。长廊长700米,一共分成了二百七十三间,而且每根房梁上有各种各样的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内容丰富有:花、草、任务、山水等,画虽多但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这说明了古代创造者的伟大。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一抬头,就能看见一座八角形的宝塔建筑物在半山腰,那座建筑物就叫佛香阁,佛香阁下面一排的宫殿叫排云殿。

我们要开始登山了,大家要注意安全。现在我们站在万寿山上,颐和园的美景尽收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如果大家想到岛中心游玩只需走过十七孔桥,顾名思义,因为桥底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许多石柱,每根石柱上都有一个雕刻的石头狮子,它们的动作也不一样。

今天的介绍到此结束。颐和园处处美景,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大家细细游览、自由安排。谢谢大家!

作文游颐和园 篇8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我是王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破坏它的美丽!

我们现在来到了有名的长廊,它共273间,全长七百多米。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绘有彩画。两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种花没谢,另一种花又开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万寿山下,大家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了吗?那是排云殿。大家知道吗?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这里是观看颐和园美景的最佳地方。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那我们下山游览一番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湖中有个小岛,岛上一片葱郁,通过我们面前这座桥,就可以到小岛上去玩。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

这么多美景,说也说不尽,现在大家自由活动,继续欣赏美景,一小时后在湖中的小岛准时集合!

写颐和园作文9篇


作文5000网向您分享了写颐和园作文,同学们应该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吧,写作往往来源于生活。作文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把平时掌握的知识通过写作表现出来,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众多人中亮点纷呈呢?

写颐和园作文(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你们到北京颐和园来游玩。我是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小孙",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丽。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花园,总面积290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多间,湖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景象万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先带大家去长廊游玩,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其中人物故事画最引人注目,那就请游客们细细欣赏吧。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南临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山上树木葱郁,宫殿金碧辉煌,各位游客不妨亲自登山既能锻炼又能沿途欣赏好风景。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昆明湖。昆明湖面积约200多平方米,上面有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其中十七孔桥最引人注目。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着各种各样天然成趣,数百只狮子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在这里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写颐和园作文(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你们好,我叫王秋韵,是你们今天的导游,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

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将这里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圆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1588年,这里已经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誉。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逸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经费对这里进行了重建,而且光绪皇帝下令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

我们首先来到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每一间的横件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形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它像镜子,又像碧玉,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游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堤岸更长。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游玩。请仔细看这个石桥,它就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这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剩下的时间就请大家自己细细游赏吧,在四点半来这里集合。

五年级:王秋韵

写颐和园作文(篇3)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我是王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破坏它的美丽!

我们现在来到了有名的长廊,它共273间,全长七百多米。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绘有彩画。两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种花没谢,另一种花又开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万寿山下,大家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了吗?那是排云殿。大家知道吗?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这里是观看颐和园美景的最佳地方。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那我们下山游览一番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湖中有个小岛,岛上一片葱郁,通过我们面前这座桥,就可以到小岛上去玩。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

这么多美景,说也说不尽,现在大家自由活动,继续欣赏美景,一小时后在湖中的小岛准时集合!

写颐和园作文(篇4)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行宫。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二百九十点八公顷,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的面积。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分为二百七十三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上的彩绘共有一万四千余幅。继续出发,大家往上看,这座山就是万寿山。万寿山属于燕山余脉,高五十八点五九米。元代叫瓮山,因其山形似瓮得名。继续往前走,现在大家看到这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佛香阁。它高四十一米,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花七十八两银子重建,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佛香阁的附近有一个湖:昆明湖。占全园四分之三,约200公顷。昆明湖的上面做了一个桥:十七孔桥。宽八米,长一百五十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石狮子500多只。

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旅中的永恒记忆。谢谢大家!

写颐和园作文(篇5)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颐和园旅游社的导游,我叫刘嫣然,你们可以叫我刘导。这一次,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颐和园,请多多关照。

走进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看!这每一间的横涧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在这几千幅画中,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穿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在半山腰间耸立着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物,那黄色的玻璃瓦闪闪发光,大家猜猜它是什么?没错!那就是佛香阁。它的下面就是排云殿。

我们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鸟瞰颐和园,它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瞧!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万寿山下来,就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我们再来看看昆明湖上的石桥。昆明湖上的石桥式样不同,就那这座桥来说吧!它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小狮子,这么多小狮子,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湖中心有个小岛,我们过桥可以到岛上去玩。

好,大家先到桥上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希望你们自觉爱护颐和园的一草一木,祝你们玩得开心!

写颐和园作文(篇6)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颐和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着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xx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着,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多公顷。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虽大,但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我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写颐和园作文(篇7)

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

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仅颐和园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个。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隐于林间,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巅,有的夹于廊中,有的位于桥头……它们不仅把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娇艳动人,又为游人提供了一处处停留休息领略周围景色的场所。

位于昆明湖东堤旁的朗如亭,不仅是全园中也是我国现存亭子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有130多平方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圆形宫殿,朗如亭通过十七孔桥与南湖岛遥相呼应,显得格外壮观。

而在佛香阁旁有一个小巧玲珑、十分逗人喜爱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宽都仅有一米多,只能供人观赏。

在小小亭的西边则有一个极为珍贵的铜亭,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复杂为世上罕见。

在铜亭东边有一个甚为奇特的敷华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内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个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无比。

敷华亭东边有一个很是别致的蝴亭。它造型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由两个相连的六角单檐亭组成。那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 熠熠发光,甚为美观。从昆明湖东岸通过一座小桥有一小岛,岛的中心坐落着全国最佳的知春亭。它造型美,四面环水,周围满是绿叶红花。站在亭上向远处望去,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

颐和园的亭子千姿百态,它 们和着山水树木,和着周围的建筑及变幻莫测的天空,又与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葱茏苍翠的万寿山及许许多多的殿堂楼阁融为一体,组成了一幅生动清新、美丽动人的画面。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2分)

20、本文介绍的亭子有哪些?请依次写出它们的名称。(2分)

21、本文第二段所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9、颐和园里的亭 千姿百态(2分)

20、朗如亭、小小亭子、铜亭、敷华亭、蝴亭、知春亭(2分。每少1个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21、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2分,答对3个得2分,答对2个得1分,答对1个得0.5分) 如把“朗如亭”比作“巨大的圆形宫殿”,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朗如亭”壮观的特点。(1分)

写颐和园作文(篇8)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首先,由我来为大家简单地讲述一下。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6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好了,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去游览一番吧。看,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横槛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我们再来到万寿山脚下,大家请看,那儿就是佛香阁,下面的是排云殿。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我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xindetihui/7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