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写春节的民俗作文通用

写春节的民俗作文

写春节的民俗作文通用。

写作是一种叙述事物和感情的方式,平时多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能帮助我们写作文,有没有一些可以参考的作文模板?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写春节的民俗作文”的文章,这些资料提供给你作为参考和使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写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1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的民俗作文四:春节习俗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写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2

“春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举国上下,处处喜气洋洋。

佛山的春节通常从农历二十开始。主要活动包括花街购物和组织年货。佛山人喜欢逛花街。久而久之,这已成为佛山人过年不可缺少的活动。因此,按照历代风俗,除夕花市会举行。

“二十八年,洗个马虎”这句话是粤语。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打扫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摆脱今年的坏事,迎接新的一年。多年前,佛山人还是会开油锅蒸年糕。一锅煎蛋粉、油角、油炸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如煎锅,油腻腻。佛山人也喜欢蒸年糕,年年有味。

大年初三十晚上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会到处放烟花。不仅如此,大家还要忙着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很讲究,要好吃又要厚道。鸡通常在新年前夜的晚餐上供应。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有一些适合场合的菜肴,比如:鱼,意思是每年都绰绰有余;上菜,代表发财;更繁荣。

大年初一,大家要睡到将近中午才起床。午饭后,佛山人会去公园看表演或走亲访友拜年。拜年时,无论带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门,先请主体说不同的祝福。对老人说“新年好运”、“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的一年有进步”;而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最喜欢的就是“新年大赚”、“发财”。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福利送给未成年人,表达对他们的吉祥和祝福。

结束语: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行易,无影”之说。这意味着在农历正月初五,人们会带着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过同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源广进。另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美、团圆。

写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3

每年春节,都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由于我们可以得到良多的压岁钱。现在就向你先容一下我们家过年时“盛况”。

大年三十这天,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一到外婆家,我就去了厨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哇,厨房的面板上满满都是好吃的菜肴,我最喜欢的扇贝,腰花,还有鸡鸭鱼肉,荷兰豆……可丰硕了!当我看到青菜时,一个鬼主意冒了出来,便说:“外婆,今天的青菜和一些简朴的菜就让我来炒吧!”“好啊你行吗?”“当然行!”我决心信念满满地说。果然不到五分钟,一盘绿绿油油的青菜就炒好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夸我手艺好!

吃完饭后,就是“重头戏”: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在沙发上观看出色的春晚,被一些出色的小品而逗笑着,还被出色的其他节目而迷住。一个节目结束后,沙发上的人总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遇到认识的老歌,大家都会随着旋律哼唱老歌,这个大家子看上去就很暖和!

到了12点,我们到楼下放响亮的“开门炮”,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开门大吉!放完鞭炮,过新年最重要的节日就结束了,新的一年在等待我们!

写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4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写春节的民俗作文 篇5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在湖北,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有民谣云:“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中国年,不管在物资短缺年代还是经济发达时期,从来都是人们渴盼的特殊节日。

湖北省群艺馆研究员、《楚风楚俗》等湖北风俗画册的拍摄者吴志坚感慨,“龙凤呈祥、高跷龙灯、海马、赶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在浓郁的荆风楚韵中,那些最古老而淳朴的湖北年俗,实在让人大开眼界!” “谈年饭”边吃边聊迎新年 武汉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边地区(沔阳、汉阳、黄陂、孝感等地)迁入的,因此,武汉的'过年习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换春联,贴门神,过小年时要请灶神,除夕这天,男人还要将水缸挑满,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喜事一起来”。等到了年三十这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上一顿丰盛的“谈年饭”(如今多称为“团年饭”)。

武汉的年夜饭,一般要上“三全”(全鸡、全鸭、全鱼)、“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转钟,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谈年”,还得边吃饭边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互表祝福。 湖北过春节习俗还有哪些呢? 除夕夜漫山遍野“点坟灯” 在湖北江汉平原上,特别是农村地区,每到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习惯给已故的亲人“上坟灯”,也叫“送灯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坟上,再点上蜡烛祭祖。不过,这种风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

最让吴志坚难忘的,是到湖北十堰郧西县“上坟灯”的经历,有一年,他还特意带儿子一起去郧西过年。 十五晚“赶毛狗”唱“灯歌” “耍毛狗,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门口……”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还流传着“赶毛狗”的歌谣。毛狗就是狐狸。它原来和人是朋友,但却常偷鸡吃。激怒人类放火烧了它的老窝。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烧草竹赶毛狗的风俗。“赶毛狗”的风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据说,只有赶走了毛狗才会六畜平安,田地不长杂草。 “利川灯歌”起源于利川市柏杨一带,距今有上百年历史。利川灯歌中的众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脉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艺术价值。有记载从清朝开始,群众逢年过节、喜庆集会、玩龙船时都要唱灯歌,现在知名的“龙船调”前身就是利川灯歌。

目前,《利川灯歌》已经成功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而在龙船调的故乡利川,正月十五晚,还有唱“灯歌”的风俗。一到十五的晚上,当地农民就会组成几十人的队伍,高举着扎成龙形的花灯,走街串巷,经过谁家门口,谁家就放鞭炮,几热闹。如果队伍停在了谁家门口,就会开始唱“灯歌”,周围会唱的人都会跟着唱……

通过以上对于湖北过春节习俗介绍,大家记下了吗?

本文网址://m.zw5000.com/xindetihui/12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