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收藏(4篇)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收藏(4篇)。

本文主要探讨的话题是与“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相关的,在生活中看看电视剧已经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我们的情绪往往会随着作品牵动。好的观后感需要具有审美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结合的独特表达,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你知道如何写好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吗?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之后,我的心情十分复杂,这其中经历过愤怒,伤心,更有欣喜、感动。

我欣喜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让我喷笑不止的表现。比如那些小孩子各个都是恶作剧高手。有个人辛苦弄好的头发,被另一只手摸了一下,他的头“噌”的一下全乱了。还有马修老师,他也很可爱。有一次,他上完课急匆匆地跑到房间里随便擦擦鞋子,穿上马甲,拿一点日用品拍拍脸,那个样子像《神偷奶爸》里的小女孩用手拍怕脸一模一样,搞笑极了。本来笑点低的我现在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让我感动的是因为一个人——马修老师。他不顾一切地违反校规,目的却是为了那些曾经无“恶”不作的孩子。马修老师并不惩罚那些犯了错的学生,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原谅,用尽各种方法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我真的由衷的佩服马修老师的耐心啊。还有一次马修老师去睡觉,路上发现了那群学生用唱歌骂他。但是,他没有生气、没有责备,笑着说“有几个好嗓子说不定有希望”,这样的肚量非一般人能比。想着这几个片段,我的眼眶不禁红了,他们看似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他们的心早已被这个善良的老师一点一点地融化了。

这就是我喜欢的原因,因为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了老师与学生的美好关系。有时候,我们需要用心地做好自己,体谅老师。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2)

雅克贝汉说:“孩童时代的面孔,连同内心深处的情感对我们是如此珍贵,以至于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中,幼年时期的记忆永远无法磨灭。”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完美的阐述了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义。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马修在一间名为“池塘畔底”的学校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初进学校,他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老师的经历所震惊,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和其他老师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和可怜无助,让他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的冲动。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谱写的歌曲,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老师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

当我怀着一种不知名的心情看完这部影片时,我想了很多,马修的善良、仁爱和宽容得到了他所想要的改变,这可能也是我们每一个观众所期待的。当马修黯然离开学校时,一双双从窗外伸出的小手和飞出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不舍,我想还有感激,感激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感激老师用他的坚持帮他们找回了属于本性的东西,不是无知。更不是冷漠,是恩存。不管是马修的坚持,还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实实在在的印证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

多年以后,当他们回忆起幼年时的一幕幕时,感激与感动让眼睛湿润了,神圣而纯洁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想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幼年马修的付出,同时幼年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与记忆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回忆。

美丽而自然的电影情节里,莫翰奇与贝比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告诉我简单干净的音乐里蕴含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当他用天籁般的嗓音向马修传达着理解与谅解时,从两人的眼中我读到了幸福。一个用他的天真告诉我,一个人的等待和执着是值得的,尽管那天正是星期六。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许都会有一个珍贵的人,他春风化雨般地教会我们许多知识,让我们懂得更多道理,善良、宽容、执着、爱??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3)

今天我看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我觉得很好看。它讲的主角是马休,马休被一个学校雇用做代课老师。校长有一次让他教合唱团,他发现孩子们大都有音乐天赋,只有两个小孩不会,于是他教他们不停地练习,并且在睡觉前还在练习。其中有一个小孩,他是一个很坏并且时不是就有些恶念的小孩,因此他被关了很多次的禁闭。

最后合唱团有马休的带领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赞许。后来马休要离开学校了,当马休神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大门时,收到了曾经是顽劣甚至邪恶的学生在卡片上写满了的思念与祝福,那一双双挥舞着的手诉说着留恋与不舍,这一刻,马休露出了幸福的笑脸,他后来带走了佩尔诺。皮埃尔后来成为了世界著名指挥家。

是马休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春天的气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4)

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这学期的第二期电影课。我们所观看的电影是《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放牛班的春天》主要讲述了法国一个代课老师克莱尔来到了一个“教养院”当一名老师。他是一位教音乐的代课老师。在这个教养院里的学生们,都是一些有怪异行动或十分调皮捣蛋孩子。他想在这个教养院里成立一个合唱团。但这个想法遭到了校长的极力反对。它成立合唱团的过程十分艰难,但他还是执着地建立起了一个属于教养院的合唱团。一天,一位伯爵夫人和她的侍从来到了这个教养院。她听了合唱团的歌唱后,她十分高兴。她问:”合唱团是谁的主意?”可这时,当初极力反对合唱团组建的校长,荣誉捞到了自己身上。

最后,克莱尔被开除了,但一个没有父母的学生却跟他走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受是:只要有惊人的毅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部电影中,克莱尔就是坚持不懈地跟校长对话,和学生交谈,才成功组建合唱团的。

在生活中,也有像克莱尔这样的老师,比如我们敬爱的班主任陈老师。她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总是耐心地教我们。

精选阅读

【实用】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3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一】

这部原名叫做《Les Choristes 》的电影,被翻译成《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译得很巧妙,单是读着都漾出善意的笑。但是我看了确是笑不出来的,因为这是一部反映二战后残酷的教育现象的电影,我想把它称之为纪录片也不过分。因为它的的确确反映出了一个时代该有的面貌,甚至人的心态,社会的状况……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那个时代所需求的人,也是那个时代里人们迫切想要有这样一个具有相对人性友爱的老师出现,来拯救战后被摧毁的教育。合唱团,孩子们的合唱团,不是简简单单的歌唱,孩子是在用灵魂,用生命在歌唱,声音空灵清澈。而马修老师则是用生命在教那群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已经无可救药的孩子们唱歌,他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别说永远不可能的,难道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吗?孩子们的天性告诉他,孩子不是无可救药,无可救药的是环境,是养育孩子的学校环境。在这所学校里,犯错,惩罚,犯错,惩罚……已经成了一种规定。孩子们一犯错,不是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是关禁闭,体罚,罚处打扫卫生等。

校长是整个学院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人物。这个校长是一个自私,残暴,冷酷的人,金钱至上,对于功利十分热衷,不管学生死活的人,他甚至把学生归结为小坏蛋,罪犯等。这是教育界里最真实的写照,这类人是教师行业里的吸血鬼,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在他们新来的代课同事的带动渲染下,他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生的职责,这是很难得的一种现象,影片中的老师私底下帮助马修的合唱团,开始联合偷偷反抗校长的命令,这是师德观念转变的一种表现。(如:偷偷使用校长的木柴,烧热水给学生洗澡等)

最后,我想说说学生,影片中以皮埃尔为中心学生,从影片开头的捣蛋,经常被关禁闭的男孩,到最后变成一个喜欢歌唱,学会感激的一个人,马修的教育态度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些经历过二战的孩子,从我们当代的角度来看,都是经历过磨难的苦小孩,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经历,他们的心灵曾被扭曲过,他们是畸形的,但是他们的天性还在,我相信人性善的学说,同样的,那些孩子不是无可救药,他们是太缺少关爱了,因此总想着去调皮捣蛋,以此来让人记住。孩子是最善良的天使,他们不是上帝派来的恶魔,他们太需要爱了,太需要这个世界去关注他们,去抚平他们受过的伤害了。

最后,作为教师的我,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像马修一样的老师,和学生做朋友,爱他们的老师。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二】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

有这样一个学校,名叫“池塘之底”,它拥有着阴寒的建筑、沉重的大门,陈旧的教室以及阴森的氛围。

有这样一群孩子,在严格甚至近乎残酷的管理下,他们孤傲而坚强地抗争着,又可以说无恶不作,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仿佛等待着一个救星,又仿佛他们已经放弃了这种期待。

有这样一个失落的音乐家,带着一丝丝失落来到这里,见到了这一群渴望被救赎的孩子。他的名字叫马修。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代课老师,这个学校就是池塘之底。马修自始至终怀着一颗仁爱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犯错——受罚”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也懂得关怀孩子。在孩子犯错时,他总是包容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感化他们的心灵。经过马修老师的努力,这群“无药可救”的“恶魔”们都变成了一个个小歌唱家。在影片的最后,马修因为校长的反对,而被迫离开了学校,他多么希望见孩子最后一面呀!而当写满了爱的纸飞机飞满了整个校园,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脸;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马修,他好似一个善良的牧人。他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进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我记得其中一句话:“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这句话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

影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要放弃书写青春,即使是被放弃的“放牛班”的“恶魔”,即使是“池塘之底”,也一样会绽放青春,一样会拥有春天。《放牛班的春天》就是这样一部从头到尾都可以让人保持微笑,又满含热泪的影片。孩子们最为可爱的一面——那种发自内心的纯真的天性,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得到了充分的激发。现实中,我们是多么需要这种天性啊。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三)

看完这部影片最大的感触是欣慰,感动,又夹杂着些许无奈。

欣慰的是影片的音乐家马修被指派到“池塘之底”当雪监教再教育学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看起来捣蛋抽烟吵闹,校长对他们进行所谓的“行动—反应”教育实质是一种变态的惩罚模式,当他们做出捣蛋行为时就对他们进行殴打禁闭做长期的公共卫生服务,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让着些学生得到改变,还是一如既往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观马修,虽然不是自愿来到这所学校教书,但他既来之则安之,对于学生的捣蛋行为并没有采取惩罚的做法,反而在校长面前努力去维护他们,用心去了解这些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他看到了这些学生的优点,知道他们喜爱音乐,于是组建了合唱团,在马修的指导下,学生被感化了,中间还征服了校长,学生不再像之前那样捉弄马修,而是与马修的关系更加密切了。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马修发自内心对孩子们的真诚的爱,他没有因为这些孩子的各种问题而厌倦他们,没有放弃他们,而且没有因为在音乐上的失败来到这里把心里的惆怅转移到孩子身上,这另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甚至是佩服。

感动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孤儿求马修带走他,马修自身也被解雇了,且知道没有权利这样做,起初是拒绝的,但当班车开走后孤儿仍留在原地观望,马修最终还是不忍心选择停下来带走孤儿,这个举动非常地打动我。还有最后马修并没有致力扬名之路,他继续选择了教书这条路,这更加让我觉得马修是个非常善良淡泊并且博爱的人,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值得我们深思。

无奈的是,影片中的校长他的初心不是爱孩子的,是为了评优评先,指导最后也没能如意。他自身是不愿意来到这所学校管理这些所谓的问题孩子的,这让人感到惊恐。如果这些问题孩子们没有一个发自内心爱护他们的管理者来引导教育他们,他们该走向何处,他们的前途令人担忧,一个好的管理者对这些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四】

爱迪生说:“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电影里的马修老师却成功地熬过了这个过程,用音乐找回了那些孩子们的本性。可见,教育是多么重要,对一个人的影响又是多么巨大。教育乃立人之本。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教育是一种爱的修行。

君可知,冯玉祥在儿子冯洪临行前,亲笔写下“欲除烦恼须无我,历经艰难好做人”的对联送给儿子,赠与其当座右铭,父爱之砥砺字字千金;君可知,岳母在儿子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告其保卫国家乃是头等大事,母爱之叮嘱重如山岳;君可知,老舍教育孩子不能做贪污受贿之人,要求孩子不可虚荣,不可贪得,诚实虚己,父爱之胸怀磊磊落落。

可见,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唤醒和鼓舞,与之共同修行。正如马修老师那样,召回孩子们的本性,让他们活成更好的自己。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召唤。

以教为草,以育为宝。君可知,司马光为了让儿子认识崇尚简朴的重要性,以家书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他的教育下,儿子从小便懂得节约。施教有方,会爱才会有好的教育。相反,古代方仲永从小便显示出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可父亲却把他当作摇钱树,使他的才华过早消失,更别谈什么教育了。可见,畸形的爱只能制造畸形的教育。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让他自己去感受,不给他增添任何无用的压力。正因为马修的召唤,放牛班的孩子们顺承天性,在人生的广阔舞台施展抱负。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教育是一种未来的投资。

蔡元培曾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卢梭曾言:“植物的形式由于栽培,人的形式由于教育。”亚里士多德曾云:“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没错,若谈教育,电影里的马修老师为第一人,挥洒旷世奇才,天地为之惊骇。

也许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放牛班里的孩子为什么大多数最终没有放牛?因为爱,因为教育,因为根植于爱的教育。教育,乃立人之本。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五】

周星驰说过:“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呢?”这也正如《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一样,剧中的老师、孩子们都有一个音乐梦,他们喜爱音乐,喜爱唱歌,想在更大的地方发展。多彩纷呈的生活,就像姹紫嫣红的鲜花点缀着人生的春天。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追寻梦想,需要不忘初心,重新与世界博弈的勇气。

当作家是陈忠实从小的梦想。但由于家境困难,他早早辍学,只能在家务农。当他以为梦想破灭时,父亲指着农田旁的小溪告诉他,溪水遇到大山,不能直接冲出来,就会转向,绕道前行。陈忠实听后深受启发。此后,他当过教师、工人、文化馆馆长,但一直心怀梦想,一直坚持写作。20年后,他终于走出了大山,进入省作家协会工作。之后,凭借多年的积淀,他写出了代表作《白鹿原》。

别抱怨生活给你什么,你都得坚持,因为别无选择。《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那个老师就是这样,即使去那样的学校,也没有放弃梦想,放弃创作,最后和自己的学生们在更大的舞台演绎自己的人生。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追寻梦想,需要披荆斩棘,活出不同自我的坚毅。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地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重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地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把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就算结局不能改变,但在困境之后仍保持信念和希望,不停下奋斗的脚步,总有一天会迎来“柳岸花明又一村”。放牛班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春天,谁能阻拦那样的美好?

雨果说,只有冲撞命运的人才是天才,宿命不过只是那些缺乏意志力弱者的借口罢了。只要春天还在,即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梦想还在,纵使蛛网密布,风雨依然会把希望送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信念执鞭,拥抱春天!

舞剧孔子观后感4篇


舞剧孔子观后感【篇一】

20xx年2月5日,我和妈妈还有小雅一起到电影院看《孔子》。我怀着激动的心,坐到了位子上。电影开始了,一个个奴隶被孔子救了出来。后来,孔子被撤了官,和徒弟们踏上了流浪的路程。大家在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情。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学习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部电影真好看!大家也一起去看看吧!

舞剧孔子观后感(篇二)

他,生当“礼崩乐坏”的奴隶制末期;他,周游列国,想用自己的一套学说挽救天下的危亡;他,主张“仁”,“仁者,人也”是他的思想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的崇高品质。他的智慧与才能相融,总能使自己化险为夷,但他的认识与主张却因触动三桓利益而使自己流浪与他国。

他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态度,上演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对弟子严厉却不失亲切,总能在他们散落时重建他们的心灵之柱,总能在他们努力时及其万张浪花,凝聚起他们前进的动力。他的弟子们也忠于师,当他被鲁哀公赶出楚国后,他们誓死跟随。他们一同斩破了路途中的荆棘,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国土——鲁国。我回顾着那些感人至深的镜头,脑海中将他们生活的画卷翻到了充满温情的一页。

那一天,他们已精疲力尽,他的弟子送来了最后一碗马肉汤,这时的孔子已在弦声中挺过了几天,但他并没有一个人喝完汤,而是同弟子们一起分享那温情四溢的汤,他的情谊如此之深,到最后一刻,仍不忘为他人着想。

翻开另一页,雪白的冬景覆盖了我的视野。一个宽阔的冰面上,有一辆马车在行驶,突然冰面裂开了一条缝隙,致使他们纷纷摔倒在地,竹简也不幸落入水中。他的弟子颜回不顾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捞起那些沉在水中的竹简,最终不幸溺水而亡。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喊颜回,声声悲痛与希望在冰面上回荡着,最终却都化为灰烬,尤留悲痛于心中。

他们,走过了一个个暴风雨的夜晚,他们,将真情洒遍世间。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我无时无刻不铭记于心。孔子的智慧,颜回的无私,个个人物将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化为人们心灵的归宿。我们要学会感知,学会选择,学会进取。

舞剧孔子观后感【篇三】

听说妈妈明天要带我去看盼望已久的电影——《孔子》,我心里就像装了无数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妈妈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的鲁国。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正式开始了,我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鲁国国君鲁定公把孔子从一个平民百姓提升为中都宰,再从中都宰提拔为大司寇,最后又提拔为代相国,希望能实行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也同时制约势力强大的三桓。孔子在当官期间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释放了三桓中季氏的小奴,还废除了活人陪葬的陋习;第二件事是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被齐国占领的三城;第三件事是铲三桓,还毁了三座高城。后来三桓中的季氏为了权利把孔子赶出鲁国,孔子只好周游列国去了,他的弟子们也一起跟随他。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真是忠心耿耿啊!过了十几年,年迈的季氏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先把孔子的弟子冉求请回鲁国,再把孔子和其他弟子们也一一请回。这时孔子已经七十多了,再加上传来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和最亲密的弟子——子路去世的消息,真是雪上加霜呀!不久,孔子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三岁。

看完电影,我觉得孔子真是个伟大的人物,可惜他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时代,要是生活在唐朝的“贞观之治”太平时期,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舞剧孔子观后感【篇四】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家思想,为世界举世瞩目。这次我看了一部《孔子》电影,讲述的即是孔子围着自己的思想周游列国的艰辛故事。

在春秋战乱的年代,各国群雄争立,唯有领土利益最强,虽口称为周天子打赢天下,却已经开始了纷纷扬扬的战争。鲁国——孔子的母国,孔子在这儿开始了他的儒家宣传。孔子崇尚周朝礼乐,一心想借着道德礼仪来影响鲁国的子民,重振鲁国雄风。但仔细想想,便明白,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君主为争地盘而谋生,丝毫不顾及国内的民生和道德。所以凭借这点,是绝对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绝对礼仪制度。

然而孔子说服了鲁王,从而得以继续推行自己的仁礼政策与平民政策。我在电影中的孔子表情中看出,此时孔子丝毫未察觉出鲁王和群臣的眼光异样,和他们不坚信的心情。然而,孔子还未站好脚步,便又将鲁国内三桓的势力削减,大幅度削减三桓城墙高度。如此一来,一定得罪了三桓高官贵族,然而三桓中有人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似听从孔子的布置,实则容忍或者说是卧薪尝胆。从这点看出,孔子并不能学会贯通,而只是一味的追求目的,忽视了与周边三桓的人际关系友好,进一步的导致和加深了三桓与王君和孔子的决裂。

孔子在平定了三桓部分叛乱后,立马开始大幅度的削三桓的城墙活动,在电影中,季氏看见自己的城墙被削后,心情一定是十分激动和恼火,然而他却抓起一撮沙,接着闭上眼,松开手,让土随风飘扬。从这里我看出季孙斯的容忍已经无法承受,却将仇恨化为沙子一般,随风飘扬,这跟其仇视孔子的心情有密切的联系。电影中又给了一个小插曲,季孙斯走进拆城墙军营,却听到的到处是尽早拆完城墙的愿望,我看见季孙斯的脸色有些苍白。

电影中的片段拍摄十分精巧:季孙斯脸色一使,托付手下人,黯然下了一计,以鲁王的名义托人给了孔子一块碎玉,口中碎念:“孔子只要见了此物,便明白该怎么做。”正是电影的细节拍摄,影响了我对季孙斯的很大一部分看法。从中我能够看出季孙斯的意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如此残忍的手段,逼迫着孔子离开了鲁国。我觉得孔子之所以落的如此下场,正是因为将毕生重振鲁国仁德、礼乐的希望置于鲁王身上。却换来的是王室贵族的排斥和打击。从这里我觉得,孔子正是因为过于强烈的、急功近利的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鲁国,从而让自己踏上舟车劳顿、奔走列国的旅途。

孔子来到了卫国,然后先后拜访了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欲将自己的仁德理想托付于一国一君,以达到施政目的。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发挥施政理想的希望一一破碎了。最后鲁国接回了孔子,便再也不过问政事,只是专心讲学。

这部电影让我看见了一位为自己的仁德施政理想奋斗的孔子,也看见了暗施毒计、心狠手辣的季孙斯、也领略了春秋的战乱纷飞。加上电影的特效剪辑,更是如虎添翼。《孔子》将孔子刻画的淋漓尽致,扮演孔子的演员其心情和人物神态,十分符合。虽然孔子并不是一位很好的政治家,但是作为思想家影响中国两千年,作出了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这部电影将剧情和拍摄手段融为一体,比较精彩。我很喜欢。

狂飙观后感精选(4篇)


寻找优质文章不妨看看“狂飙观后感”。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影视节目能够让我们观看完后充满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写观后感来总结这些道理,观看电影读书籍后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希望这些实例可以为您提供更好的灵感和启示!

狂飙观后感 篇1

张译的反黑剧《狂飙》即将播出。刑事剧为什么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近年来,悬疑电视剧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受到欢迎。例如,自《盗墓笔记》长期播出以来,由张译主演的电视剧《狂飙》频繁发出预热预告,即将与观众见面。

规模比较大;惊险的真实故事,提升观众代入感;影视作品以其强烈的戏剧、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价值观,更加契合时代需求,深受观众喜爱。因为大家都喜欢这些烧脑的故事,也喜欢不用自己的大脑分析思考,找出背后的犯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奇心。

《狂飙》曝光《跨越时代的人》大字报,张毅与恶势力作战。这部剧的精彩之处是什么?

暴露了一些恶势力的组织结构,剧本中也有一些战斗环节,特别棒。黑白对决很感性,有吵架的.一环,也有彼此的推测和智商。我觉得这部剧的剧本非常棒,但当时我非常紧张。全剧充满悬念,主要讲述正义与对抗。演员入戏,演技精湛,代入感很强。

《狂飙》 :反腐20年,该剧阵容有多强?

电视剧《狂飙》有望成为另一部讲述了长达20年的反腐败故事的爆款剧。是一部从电视剧中感动观众的电视剧。

讲述了与某市的黑恶势力战斗的故事。经过重重困难,他终于将罪犯绳之以法,打击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这个故事的发展确实能感动观众。

此外,该剧《狂飙》还拥有包括张译、张文、李艺彤、张志坚、韩学生、吴健、郝平、高叶、贾冰、李健等超强主演阵容。这个演员阵容很强大。电视剧《狂飙》由张译、张旺文、李艺彤、张志坚主演。

作为一个著名的演员,说起张译往往会想起他的很多代表作。例如,军旅励志剧《士兵突击》、黑色幽默悬疑片《追凶者也》、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抗战电影《八佰》、间谍电影:010

包括第三十四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第三十三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第二十九届电视金鹰奖、第二十三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

张珞文也是主人公,也是表演系。他的悬疑电视剧《悬崖之上》和悬疑犯罪电影《隐秘的角落》获得了很多好评,特别是近年来的电影作品。

狂飙观后感 篇2

《狂飙》里顶级处世智慧,高启强有一句话说的好,敌人不要追的太狠,要给他们留一条路逃脱,如果,你把最后一条路都堵死了,那敌人就只有拼命反抗了,因为,不拼就是死路一条拼一下可能还有活路"。生活也如此,事不做绝,三思而后行,话不说满,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人生处世智慧,让生活变得更从容。

高启强成功的秘诀,心狠:在兵书记载心慈带不好兵,心狠才能带出,来手好兵!学习:在他买鱼的时候,安警官叫他学习,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记,等他学明白后并且都灵活运用到实际!胆识:为什么他成功,就是因为胆子够大,什么超过底线他都能做出来,切记人生就是个赌场,会赌的同时,你还要掌握风向标,识时务者为俊杰!找了实力比较强的女人,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就有个成功的女人!

狂飙观后感 篇3

看这阵势,《狂飙》的观剧热度,堪与当年的《渴望》相媲美。

《狂飙》是一部正义战胜邪恶的主旋律电视剧,作为追剧观众,我的心下却感到愧疚,这种愧疚就像李响的不安一样,自我折磨已久忍不住要说出来。我的愧疚来自于,作为一个从小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我对《狂飙》中十恶不赦的大反派高启强一点也恨不起来,甚至隐隐有一丝欣赏和喜欢。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喜欢杀人不眨眼的大恶人高启强,显然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我需要自我检讨,也需要自我反思。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想起了《白毛女》。

听老一辈人讲,当年《白毛女》公演时,黄世仁的扮演者经常被群众抓住殴打,有时候也会向扮演者扔石头。虽然殴打演员、向演员扔石头属于个别过激行为,但代表的却是当时主流价值观,是群众集体对不法分子的义愤填膺,是群众对美好新时代和新生活的向往。同时,能引发群众过激反应,能让群众对角色咬牙切齿,也说明角色塑造成功了。

我那个时代的人,第一次看到《白毛女》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虽然我们不会像老一辈们往台上扔石头,但对黄世仁的丑恶嘴脸也会深恶痛绝,对黄世仁的倒台也会拍手称快。

《狂飙》和《白毛女》两相对比,黄世仁放高利贷,高启强也放高利贷;论心狠手辣,高启强比黄世仁狠一个层次;论社会破坏力和杀人数量,高启强也远超黄世仁。可为什么我对前者深通恶绝,对后者却抱有同情甚至欣赏?

忍不住再次自我反思:这是怎么了?我的价值观出了什么问题?

这到底是《白毛女》塑造角色太成功,还是《狂飙》塑造角色太失败。若说群众对黄世仁的仇恨来自阶级仇恨,群众对高启强的喜欢来自同阶级的怜悯和共情,那我无话可说。

这两天,翻看了不少微博评论,发现价值观有问题的不止我一人。在各大社交网络,喜欢高启强的网友不在少数,甚至连带着喜欢大嫂陈书婷。陈书婷的扮演者高叶甚至火速接了商业代言,身价一路飙升。

反观本剧男一号,代表光明和正义的安欣警官,不那么受欢迎,至少没有反派一号受欢迎。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线下,讨论高启强的讨论热度明显超过安欣。

我们这种错误的、扭曲的.价值观,到底是《狂飙》导演组可以引导,还是社会风气和制度出现了问题,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个时代,发生了太多超越法律的事情,出现了太多践踏规则获得成功的人士,有人认为“会来事”“有靠山”“有门路”是职场、官场生存法则,至于安欣那样的正派人物,近乎完美无瑕,是这个时代的凤毛麟角,普通人看了也没有共情。

或许,从某个层面来看,喜欢大恶人高启强,是群众用脚投票,宣泄对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的不满。懂的都懂,无需细说。

狂飙观后感 篇4

《狂飙》深刻地描绘了国家扫黑除恶的真实写照。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狂飙》的火爆是现实题材剧的成功。 “近年来,反映扫黑除恶的现实题材剧不断涌现,《扫黑风暴》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价值引导等方面找到了创新方法,作品提供了更多借鉴。”

演技“狂飙”:没有流量明星,只有话剧演员

“建议你查查张颂文,不像是演员。”这段观众笑话成功登上热搜榜首。这是对张颂文在《冰雨火》中饰演反派高启强演技的最高评价。此前,张颂文在热播剧《隐秘的角落》中的`精彩演绎,让不少观众对这个演技派产生了关注。他这次《狂飙》的演技更是惊艳。好演员是怎样炼成的?答案是真正深入生活。在从鱼贩到混混的角色转换中,张颂文通过很多细节还原了一个非常立体的人物形象。有网友在他的微博上问,为什么会有高启强在鱼缸里洗手这样的小设计。张颂文回答说:“我以前在菜市场买东西的时候看到鱼摊的老板是这样的,就用了。”

饰演警察安心的张译也是一位实力派演员。除了“双张”演“飓风”,吴刚、倪大红等演员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角色。精湛动人的演技,对细节的把控和展现,让观众深深“入戏”。

整部剧没有动用任何流量明星,在宣传营销上也不占优势,却以一个“演技奖”征服了观众和市场。

蒙古观后感精选4篇


电影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内心深处都会有许多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我们撰写观后感的过程也是梳理思绪的过程,你了解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吗?经过慎重考虑我们为您选择了一篇不错的“蒙古观后感”文章,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蒙古观后感 篇1

100年的沧桑历程,中国在风雨中逐渐成长起来。党也在风雨的洗礼中越发的辉煌。漫溯历史的海岸线,任何一次惊涛澎湃的波澜都伴随着共产党一次次作出的巨大贡献。

1953,对于新生的中国来说,有着其重要意义。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党的领导下,1957年全国人民超额完成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向富强迈进了一步。如今,“五年计划”已是我国遵循的一条重要政策,不管遇到怎样的变革,依然不倒,始终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1964——1970,我想这六年应该是共产党最辉煌的一个阶段:1964年10月,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期间仅仅相隔两个春秋,我国就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一年还不到,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行研制氢弹的国家!无法用任何词语来形容!三年,仅仅过去三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的歌声遨游在茫茫宇宙中,这是中国的声音,是世界的声音!因为有了我们可爱的共产党,这六年让中国真正站了起来,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世界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

沿着历史的海岸奔跑,不知不觉进入了中国又一新纪元,21世纪到了!

2001,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加入了世贸组织,圆了几代人的梦。同样在这年,中国人为之奋斗几十年的目标终于实现了,中国申奥成功啦!

2008,这一年有悲痛,但更多的是温暖,5.12,汶川地震,这次地震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但中国没有被震垮,而是在党的领导之下重新从废墟中爬了起来。在原本的废墟之上,建起了更美的家园!

2008,中国在沸腾,同样也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得到了社会上的普遍认可。

我爱祖国,我爱党,我坚信,中国会在党的领导下,越走越远,越来越辉煌!因为党在我心中!

蒙古观后感 篇2

日前,领导人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明确要求新的一年“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的伟大号召。铿锵的话语振奋人心,豪迈的宣示催人奋进,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披荆斩棘、不断向前。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一年,我们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经受大战大考,直面惊心动魄的风云突变,豪情万丈、砥砺前行。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们顶住了!遭遇经济全球化逆流,我们稳住了!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我们成功了!这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这一年,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这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这一年,“天问一号”飞向火星、“嫦娥五号”登月取壤、“奋斗者”号深潜万米……神州大地自信自强、充满韧劲,中华儿女满怀豪情、壮志在胸,人们更加充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奔腾百川东,新的故事正在神州大地起笔。“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但还要一步接着一步走下去。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这个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我们就一定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牛马年,好种田”。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回首过往,是胼手胝足的奋斗绘就了美好生活的画卷,是埋头苦干的付出推动着中国号航船破浪前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正需要我们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创新发展、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怕苦、能吃苦,使牛劲、出牛力,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蒙古观后感 篇3

人们常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然而,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在老师如园丁般的培养下正茁壮成长,现在正是我们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正值少年的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从现在做起,让每一个晨暮过得无怨无悔,让每一次经历变得精彩纷呈,让每一份付出都成为愉快回忆。给老师奉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学习之余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就是不简单,只有把道德行为内化为一种习惯,把道德种在心里,这是扣好扣子的关键。

古人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我们来说,每一道数学题、 每一篇作文、每一个英语句子都是一粒小小的纽扣,需要我们认真地扣好,就是要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的道德品德,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在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干扰他人。

2、上课不睡觉、不说话、不做小动作。

3、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

4、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

我们要脚踏实地,刻苦努力、勤奋学习。只有善始,才能取得善终,仔细毫不怠慢的去做每一件事,自始至终用心专一。,就不会有窘迫之患。我们这一代承担了实现富强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因此我们更要时刻勉励自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今天要做的每件小事,我们明天从事的职业都变得十分重要,我们绝不能扣错。“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少年的我们,吃过苦就会有收获,懂得奉献也就拥有良好的品德, 能够谨记父母和老师的教诲,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努力改正不良习惯,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品德兼优,有伟大理想和崇高志愿的好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古人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沙堤溃于蚁穴,万里草原没于粒沙。”要想成就大事,千万不可忽略小事。每一份梦想,每一份事业,每一份成功 都是从一粒至关重要的纽扣开始的,只有现在认真地扣好这些小扣子,我们才能在将来戴上学士帽、硕士帽和博士帽,担当起建设富强中国的伟大使命。

同学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从第一粒扣子做起,整好行装,背上以希望和信仰为名的行囊,踏上为建设富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征程,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蒙古观后感 篇4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用真情赢得真情听了之后让我很受启发,记得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老师就应该蹲下来与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帮助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爱要求自己。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这样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学习固然重要,但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营养素,而孩子们能从活动中获得这些营养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说出心声,能从别人的交流中收获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通过这次培训,更使我懂得,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懂得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良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有消极的影响。因此,我在学生中要注重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我在学生中的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在工作之初就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除此以外,我们在工作中,对自己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要精通,了解学科的现状、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抓住要领,掌握重点、难点。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不仅是传授这些知识,而且要运用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心中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个永不疲倦的探险家,对未知充满渴望。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工作,不能满足于现状和已有的经验,应该与时俱进。在教育工作中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并虚心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自己不断进步,并创设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成长,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我们神圣的教育事业,我将一如继往的做好班主任教师的工作。

[收藏]釜山行观后感通用


观后感作文是我们学习中一定要经历的,你一定是抱着想学习作文技巧的态度来的。优秀的作文究竟是怎样抒写的?看完作文5000网《[收藏]釜山行观后感通用》想必你有所收获!

釜山行观后感(篇一)

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还在寒假,每天打开手机就是铺天盖地的新闻,各种言论,索性关起门,也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不走动,看书、烹饪、逗娃,偶尔有时间就娱乐下。关于电影,我不喜欢看不美好的科幻、动作、战争剧,所以一般只看文艺。经推荐,又因为这次疫情,我点开了《釜山行》。

影片讲述单亲爸爸石宇与女儿秀安乘坐高速列车去往釜山,列车上由一位少女身上带来的僵尸病毒开始肆虐且不断扩散,列车于倾刻间陷入灾难的故事。一对孩子马上快出生的夫妻、对感情深厚的姐妹、流浪汉、西装革履的某高管、一群大学生~~还有更多素未蒙面的陌生人。大家和丧尸们斗智斗勇,但是也总是有人不顾其他人的安危自私恶劣。千辛万苦打败了丧尸,却被同类拒之门外。电影以这种方式揭示人性的丑恶。

世界上不可直视的两种东西一个太阳光一个就是人心。灾难来临时自私利己的嘴脸一览无余毫不掩饰!而有爱的人通常是身边有爱的人,他们也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没了感情,怎可称之为人!影片最为感人的莫过于最后男主为了女儿甘心被丧尸咬伤,并且在变异之前主动跳下火车的一幕,也可能是感同身受,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看的我泪流不止。如若是我,也是会毫不犹豫吧。

我不喜欢血腥和不美好,但是这个影片所传达的浓浓的爱我强烈的感受到了。我们总是教育孩子说要分享,要善良,要互助...但是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多了复杂少了单纯。言传身教,男主的女儿会幸福的活下去,因为他的父亲除给了她生命以外,还教会了她怎么去热爱生命和朋友,这也是我学到的,自己先做到继而影响到孩子。除了热爱生命和珍惜亲情友情爱情,我还有个领悟就是爱我们的国家,也是这次疫情最大的感触,国家稳定和富足是我们进行一切追求的前提,正所谓“大河里没水小河干”,国家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所以教育孩子热爱生活的第一点就是爱国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既不国,家何能存!”自勉,自己也会努力将这些情怀传递给孩子们。

釜山行观后感(篇二)

在紧张和感动中,看完了最近很火的《釜山行》。韩国电影向来在抓人泪点上功夫很到位,总是可以在恰到好处的地方,煽动人的情绪,所以我是流着眼泪看完的这部片子。

虽然是一部丧尸片,但却不像欧美影片那么血腥和恶心,影片对人物情节的设计代表了不同阶层及人群的特点,在灾难面前,那份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部片子看下来,给我最大的感触是,那些人在前路未知的情况下,仍旧怀揣希望的精神。虽说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但是在丧尸遍野,危机重重的情况下,始终相信美好的存在,这本身也是促使人们前进的动力。

每次看灾难片,都不敢想象如果自己面临同样的情况会变成怎样。生活中,即使没有大灾大难,依旧有很多人觉得人生无望。随便看看网上的新闻,自杀轻生者大有人在。

即使不面临生死考验,我们每天也要面对人性的善与恶。但如果凡事总是看到阴暗面,那就会让人生丧失很多光亮。

我们每天的生活,虽然没有丧尸浮现的那份恐惧与刺激,但对于未知的人生道路,每个人都无法预料会出现怎样的状况。我们就像坐上了一列极速行驶的列车,在每段隧道过后,没有人知道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影片中让我最感动的是自己身怀六甲却还想着要保护别人的孕妇,从她身上,我不仅看到了母性的光芒,也看到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

在影片的最后,当仅剩的孕妇和小女孩从隧道中走出来时,部队接到的命令是射杀,但情节的最后仍旧是给人留下了希望,在狙击手犹豫的刹那,给了生命活的希望,也给了观众对美好的渴望。

再坚硬的内心也有柔软的地方,当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份美好行走在世间,即使面对人性的丑恶,也会看到好的一面。

正因为有爱和希望的存在,才会让我们会对素不相识的人施以援手,会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不需要等到生死考验才意识到生命的重要,同样也不需要真正面临灾难,才慨叹生命的美好。

透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生的可能,但更多的是情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每个灾难片的背后都隐藏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提醒我们,即使前路未知,也要怀揣希望。

活好当下的每一天。

釜山行观后感(篇三)

活着

灾难降临,或许等待救援并且成功的几率太小了

我是冲着朴信惠想看一下这部电影的。

活着,感觉有点假相比釜山行而言。

但是,恐怖指数的确是+

首先不可避的问题是活着并没有对病毒的来源进行讲解,就是突然就有了动乱。

相对于是釜山行系列都是外场,活着的活动范围太小,就是在居民楼。

当然灾难来临本来就是家中,在家中自然是首选。然后我们看到的就是求生记,当然是在家里先耗完食物,没错没有能力,毕竟也只是居民而已。我们看一看存活率,首先男女主住在相对的两栋楼里。20几天过去后,幸存者只有男主和女主,还有后面的那个变态大叔。我们先不提剧情。先讲一下最后结尾最后的那个画面看来是还有很多人求救,那这里两栋楼仅存活3人。再加上最后直升机救援来了,好的,很潦草的到来,危机关头男女主都觉得直升机走了,但是直升机就是听到枪声了,就赶来了。难道是拥有刘丧(重启之极海听雷)的耳力?并且男女主开挂的经历也是,觉得不太对。

活着的求生,重在运气。那么恶劣,开篇一个女警都已经死了,而他们可以活,别问就是主角光环。好的,开头的时候男主角看到女警被丧尸围困,他没有大吼救人,的确声音会引来丧尸,也不能这么做。但他看到女警被丧尸拖走才吼了一嗓门,唉,无济于事了。加上后来逃生の装备,男主拿的是高尔夫球杆,女主角斧头。女主家里装备还挺全的,绳子也多。唉,那段煮面的那段,怎么讲呢,其实有点偶像剧的感觉在里面了。题外话,发现农心炸酱面,不过还是觉得拉面更好吃(拉面比较好吃,农心的炸酱面没拉面好吃,实测)。还是得提提他们的运气,运气太好了,挑战不可能

影片还有不合理的地方,中间好像断过电吧,虽然后来也没体现了。加上怎么还能乘电梯?还有快到结尾的时候,那个大叔的竟然想用女主角喂自己的妻子。唉,还有我觉得可能是想拍续集吧。女主角好像有一幕身上有丧尸化的迹象,她身上是不是有抗体。但是看结尾又觉得或许不容易有续集。

釜山行观后感【篇四】

整部电影我看了接近两遍。为什么是接近两遍,因为第二遍看的时候我只看了影片前一半部分,后一半部分第一遍看的时候已经很深刻地记住了所以没有再看。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异于以往所有丧尸片的大作。尽管中间有些情节还是趋于玛丽苏,比如中间男主、大叔和棒球小子从9号车厢穿到13号车厢的部分,对比于前面和后面丧尸的表现,这一段丧尸的攻击力显得很弱,不太现实。还有跑着赶上前进中的高铁的部分。虽然紧急情况下人的潜力会被激发,表现可能会比平常要好得多,顺利追上高铁不得不说比飞人还要牛,你会说,刚出发的时候火车速度并不是很快,可是人家在楼上就看到高铁车已经开动了啊!最后,坏人的设定都在那个穿西装的大叔未免对大叔太不公平,在那种情况下,做坏事的不应该都只是那个大叔。

但言归正传,《釜山行》真的刷新了我对丧尸片的看法。以前我总觉得看丧尸片无非是寻求一种刺激,现在我发现除了刺激,人性的思考也可以恰到好处地契合进去,而且方式十分绝妙,绝妙到观众在看这部片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去反思如果自己处于相同的环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电影的成功之处不单单是视觉听觉的一种享受或刺激,更应该是成为一种唤醒人们反思的力量。

话外,釜山,一个成功战胜病毒的地方。每个人都向往釜山,但去的路上,却有数不清的艰难。这条路上,有丑恶的病毒携带体,疯狂地撕咬所有没被感染的人。剩下的清洁体,有旁观者,恐慌地跟着大部队,不帮人不害人,只求自身平安;有自私自利者,聪明地想各种办法让自己逃生,甚至牺牲他人;有勇者,智慧勇敢,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和其他弱小的无辜者,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列车的人,只剩两名,也是无奈。

釜山行观后感【篇五】

在继批判现实的《熔炉》之后,韩国电影今年推出描述人性善恶的《釜山行》,我在观看完这部丧尸题材的片子后,脑海里留下的不是一开始让人惊叫恶心的丧尸群,而是主角石原父女生死相离的感人画面。

“在这种时候,你不需要谦让标签。”当丧尸事件在开往斧山的列车上爆发后,人人自危。主角石宇告诫善良纯真的女儿秀安,危机时刻最重要的是自保。石宇本是证券基金经纪人,被称“金钱吸血鬼”,一切以利益为重,但在女儿遇难被好心的夫妇搭救,他自保冷漠的心开始动摇,人性本善的他加入对抗丧尸群来保护人们的队伍中。电影中最深刻的镜头往往是危难关头展现出来的人性善恶。女儿秀安在看到躲在厕所的流浪汉大叔,西装革履中年男对她说,以后不好好学习也会变成像流浪汉那种人。而秀安却回答,“妈妈说,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好人。”果然,整个影片中人性中的自私与险恶,这位西装革履中年男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保全自己,不惜说谎、背叛甚至出卖别人,以牺牲别人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活路。

而那些善良的人们,主角石宇父女,善良夫妇,年轻恋人,年老姐妹,流浪汉,列车长,危难时刻尽自己智慧与力量去帮助陷入险境的人们。“爸爸,你害怕吗?”“我也害怕。”面对恐怖危险的丧尸群,人们都无比害怕,但就是在这种时候,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是自己,亲人,还是爱人?我们常常说人生价值观,这辈子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些意识在我们每天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没有突显,只有在特殊时刻才让我们直面未曾深思的价值观。电影一路xx到最后,希望后是突然的绝望,绝望后还留下了一点希望。这就是《釜山行》这部灾难大片的特殊所在。

釜山行观后感【篇六】

微信上收到发来的消息,推荐我说《釜山行》这部电影很不错。一开始听名字还以为是拍的游记之类的电影,但在豆瓣上一查发现居然是僵尸片,棒子们也拍僵尸片了,看来确实值得一看。

电影情节的设定有模仿《生化危机》的地方,一种病毒的突然出现,将正常人感染为僵尸,然后再去咬更多的人,以指数级爆发式传播开来,这场生化危机也以这辆开往釜山的101次列车上人们经历的一切为缩影向观众展示了出来。在这些人中,又以下面一群人为典型:一对老姐妹、一群棒球队的队员和拉拉队、一位带着怀孕妻子的感觉练过跆拳道的丈夫、一位流浪汉、一位运输公司常务、列车长和乘务员,最后还有我们的主人公基金管理人石宇和女儿秀安。在我看来,这些人中的每一个在这次惊险之旅中的种种表现都可以代表一类人。

电影是反映人性的,尤其是当人在遇到危险时,自身的人性会表现的更加突出。主人公石宇作为基金管理人,可以说是一个重利轻义的人,凡事只考虑自己,女儿秀安让座给他人,他要教导一番,列车开到大田站停车时他又通过关系只让自己和女儿摆脱被隔离的命运。不过在见到女儿和他人所做出奉献行为时,石宇改变了看法,和石宇一样发生变化的还有那位流浪汉,最终他们都是为了别人。至于那位练过跆拳道的丈夫,典型的正义化身。而那位棒球队队员,在面对变成僵尸的队友面前的犹豫不决,以及最后心甘情愿被要死的场景,可以看得出来他是团队中的一员。最后是不是该狠狠批评一番常务呢?他一个人造成了很多人不必要的死去,可以说是自私自利的极端体现,可是听完他说过的最后一番话,恐怕那种恨意会被一种可悲所冲淡,在危险面前,他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孩子的心里,一位害怕想找妈妈的孩子。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结尾选择让孕妇和秀安活了下来是一种常见的套路—新生命和儿童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人类总是能挺过去,生生不息,秀安的那首别离歌也是进一步反映了这一点。虽然有点老套,但电影有这样一个温馨的结局还是不错的。

总的说来,我觉得看这部电影的关注点并不在惊险、恐怖、刺激这些方面,而是去看电影中每个人的所作所为,去感受这些人做出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没错,那就是人性。棒子的僵尸片能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那就不再是单纯的僵尸片了,感谢让我细细看完了这部感人并深刻的电影。

釜山行观后感(篇七)

当“父亲”这首歌在我耳畔响起时,我的思绪便被拉回到了一周前。一周前观看的那部电影——《釜山行》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到父爱是多么伟大,伟大到宁死也不愿伤害自己的孩子,同时,这部电影也反映出了人心最丑恶的一面。

整部电影惊险刺激。在电影的开始,随着那头被*死的鹿颤颤巍巍的站起起来,让观众不禁感到疑惑。当整辆列车上都是丧尸后,小女孩与她的父亲被分了开来。小女孩跟着其他幸存者躲在了一节车厢里,而小女孩的父亲被挡在了车尾,想要去到小女孩所在的车厢,必须穿过满是丧尸的几节车厢,父亲便下定决心,要去找回女儿,同行的还有两个学生,一对夫妇。

看到这里,我便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父亲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去到女儿的身边保护女儿。这亲情可歌可泣。

当父亲一行人排除万难去到了幸存者所在的车厢时,有一个人却不让他们进来,说过怕他们可能已经感染了病毒。从这里,我看到了人性的险恶,他们自私。就在丧尸快要突破车厢门时,那对夫妇中的丈夫用自己挡住了丧尸,为了保护他的妻子,以及妻子肚子里尚未出生的孩子,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们争取了时间进入了幸存者所在的车厢,他们安全了。但那位丈夫,牺牲了自己。这正是父爱的体现,看到这里时,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感慨父爱与亲情的伟大,伟大到愿意为了爱人与尚未出生的孩子牺牲自己。

可后来,这些人们担心自己被感染,把费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的人赶去了另一个车厢,小女孩本可留下,但她选择了跟着父亲。这便是亲情,可以不怕危险与最亲的人呆在一起。在其他幸存者所在的车厢,有一位妇人,看见了另一节车厢中变成了丧尸的姐姐,同时又转过头,看了看心灵丑陋的其他人,她打开了车厢门,丧尸涌了进来,只剩下那个刚开始不让他们进来的男人和另一个学生。要知道,那位妇人的姐姐正是因为他们的见死不救才落得如此下场。她早已看不惯那些人丑陋的内心。

影片的最后,父亲被咬了,他为了保护女儿和那位妻子,他别无选择,为了保护她们,他从车厢上跳了下去,在跳下去之前,他的眼前浮现了他女儿刚出生时的模样,他是多么开心。最后,她们逃到了安全的釜山市。

看完影片,我已泪如雨下。我想高歌这亲情,这父爱的伟大。父爱如歌,如一首悲烈的歌,“感谢一路上有你!”。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xindetihui/115285.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