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小学作文 > 导航 > 热门日记: 元宵节的日记壹篇

热门日记: 元宵节的日记壹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目的,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关键在于累计写作材料。考试中的你面对作文还在手足无措?作文5000网为你推荐《热门日记: 元宵节的日记壹篇》,希望能帮助到学习的你!

早晨,一抹淡淡的浓雾缠绕在建筑物的楼顶,但似乎不适合今天的气氛。听,那响亮的炮声充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如层层波浪此起彼伏,在空气中回荡,惹得小区里有警报的车兴奋地欢呼着,将还未苏醒的城市叫醒。原来,是元宵节到了!

晚上,随着炮声拉开序幕,真正登台亮相的是满城的烟火。拉开窗户,城市的天空已被烟火占领,时不时绽放在夜幕上,那边是可爱轻盈的满天星,闪闪星光让人眼前一亮;那边是一朵盛开的花朵五颜六色,稳重大方;那方的小炮一飞冲天,散发着活力,也带着人们的喜悦与美好祝福飞上天空;那方是一个花球,不同的色彩顿时使天空亮了起来;那边又是连环炮,个个迫不及待地在天空上展现自己的光彩……好像此刻,天空已成了烟火们的竞赛比美晚会。虽辉煌一瞬,却点燃了元宵佳节的快乐。

家家门前挂起了红红的灯笼,远处看来,喜庆的红如一只只带来美好的信鸽,飞遍了大街小巷。孩子们点着花灯,一片朦胧的烛光,爽朗的笑声弥漫全城。让我惊疑,这一天,城市从未陷入黑夜。自己也被感染了,买了一只小兔子灯,点亮里面的蜡烛,像小时候一样,开心地游走在街上,唯一变化的是自己的个子高了很多。

回到家,大家都已到齐了,奶奶端上热腾腾的元宵,叔叔在楼洞里放炮,饭菜摆在桌上。桌面倒映着窗外热闹一片,元宵晚会已经开始。我们都一样,沉浸在了这万家灯火中。

zb258.com小编推荐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通用


你肯定有写小学作文的时候,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关键在于累计写作材料。那么作文怎才写才最好呢?作文5000网的一篇《元宵节吃元宵日记通用》应该能帮助到你!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篇1)

今天是元宵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包汤圆。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在厨房里包汤圆。我们先准备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馅。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个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几乎成了面粉汤。没有办法,我只能将计就计,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这才好些。看着动作利索的外婆已经捏了许多的汤圆,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我也赶紧拿了一块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团在手掌间滚来滚去,越滚越圆,好像一颗大珍珠。接着我把它压成圆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馅,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滚呀,滚呀,不一会儿就变得又白又胖又圆,真像一张白白胖胖的小圆脸。就这样一只可爱的汤圆在我手中诞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较,才发现我的汤圆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风趣地说:“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样!”我反唇相讥:“这叫与众不同!你瞧,多可爱呀!”。

经过大家的一番劳动,盘子里的汤圆越来越多,没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外婆把关,在煮开了的水中把一颗颗汤圆放进去。过了一会儿,汤圆从锅底慢慢地浮了上来,不时地翻滚着,犹如一个个小银珠在锅里跳着欢快的舞蹈。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篇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各地过元宵佳节的习俗活动都是不惟一的,而藻溪的活动更是与众不同。

藻溪“摆殿”活动每年在元宵节前举行,是藻溪镇陈氏族人为纪念先祖陈老爷的祭祀活动,现已成为苍南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有做福、摆殿、吃福三个部分。其中以正月十四的“摆殿”最为热闹。

按祖制,每年做福的福头按地域轮流。正月十四一大早,建光村的人就在庭院里忙碌起来。他们摆福果,“洗”福猪,并为福鸡、福鸭等祭祀动物精心装扮一番,以图大吉大利。

下午一点多,陈氏族人或高举彩旗,或双手拈香,或抬着福猪等供品,纷纷到康乐街桥头集合。

下午一点半,随着清脆的锣鼓声,巡游开始。数百人的队伍沿着老街到康乐街巡游一圈。沿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头攒动,烟雾弥漫,整个藻溪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巡游队伍到达东北角的太阴宫前,各族人纷纷换上人高马大的壮汉,依次抬着福猪,在一片“硝烟”和呐喊声中冲进陈府爷宫,把福猪并列摆在大殿东西两侧。

直到正月十五晚元宵吃福,摘了灯球之后,“摆殿”才到此结束。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篇3)

元宵节这天,我起的很早,因为我要学习包汤圆。

我先拿出汤圆粉,把汤圆粉倒进小盆里,再放一些热水,把汤圆粉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汤圆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着在汤圆面团中揪出一个小面团,放在手掌上搓圆,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窝;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馅放进窝里,再包起来;我因为把馅放得太多,馅都露出来了,我再轻轻地把馅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补上;妈妈说:你真粗心,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馅会流出来,太少的话就没味道;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汤圆做出来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来。又开始包第二个汤圆。这次有经验了,我把汤圆面团搓成一个圆形,再按个窝,把芝麻,花生和糖放进窝里,这次放的馅不多不少,刚好合适。我用均匀的力把汤圆粘好搓圆。这个汤圆比上一个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块汤圆面团做起来。真是熟能生巧,反复几次,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汤圆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进烧沸的锅里煮。妈妈说:汤圆浮上水面来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汤圆并不是一件小事,认真做才能做得成功。过了几分钟后,汤圆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两碗给爸爸妈妈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感觉比外面买的还要好吃,心里也美滋滋的。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篇4)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球形,加上馅,可以煮、蒸、炸,这种食品叫元宵,也叫汤圆。

奶奶最会做汤圆了,一个个汤圆做得滚圆滚圆,惹人喜爱,谁见了都会有一种先尝为快的想法。

正月十五一大早起来,我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原来奶奶已经把汤圆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盛了一碗,细看那熟透的汤圆,亮晶晶,圆溜溜,里面的芝麻花生隐约可见,让人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可是心急吃不了热汤圆,如果用力过大,里面滚烫的馅就会像喷泉一样射出来,把人烫伤。我才不会犯这种错误。我用勺子把汤圆放在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芝麻馅顺着口子流进嘴里;我先不吞,等热气散后再细细品尝,芝麻的香,花生的脆,白糖的甜,猪油的滑,混在一起,让人吃不够。奶奶的汤圆果然名不虚传。

我喜欢元宵节的热闹,更喜欢奶奶做的汤圆。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篇5)

吃元宵,猜花迷,都是元宵节必要做的事,但大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吗?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吧!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他为了让元宵姑娘能和家人团聚,在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东方朔就对百姓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想想办法。”这个消息在长安街上传的沸沸扬扬,当然也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根里,他便找来东方朔,东方朔告诉他,火神爱吃汤圆。汉武帝便告诉天下百姓在十五的那个夜晚,家家户户都要做汤圆,就这样元宵便和家人团聚了。是那天也就被汉武帝利为了元宵节。

元宵节最少不了吃元宵,可大家吃过蓝莓味的元宵吗?嘻嘻,我就吃过。汤圆白白胖胖,咬一口黏黏的,滑滑的,酸酸的,蓝莓味的汤圆里,有许许多多的黑乎乎的小果子有点酸。妈妈告诉我:“汤圆的样子是圆形的,意味着家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汤圆里的馅各种各样,有豆沙的,有芝麻的,有花生的,还有鲜肉的。放在锅里煮一煮,就像一个个乒乓球一样漂在水面上,咬上一口又香又甜回味无穷。”

啊!!我爱吃汤圆,你呢?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篇6)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寓意着家家户户团团圆圆。今年煮汤圆的任务由我承包了,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将汤圆入锅后,我生怕煮烂了,紧盯着锅,不敢离开煤气灶半步。一个个又白又圆的汤圆先是像十几个小胖子在水下睡觉,过了几分钟,它们好像醒了,一个个在水里游起泳来。又过了一会儿,汤圆都浮出了水面,我把它们捞出水面,汤圆一个一个地粘在一起,好像一个个紧密相连的好朋友。

盛在碗里,汤圆,白糯糯、滑溜溜的,好似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娃娃一样。就是只闻不吃,也芳香四溢,清香扑鼻。我赶紧拿起筷子朝汤圆的白肚皮夹,没有想到滑溜溜的它,好像脚上抹了油,怎么也抓不住。一夹就滚到了一边。我一不小心,夹劲儿太重,它一下就跳远似的跳到了地下,变成了一个小黑球。经过一番周折后,我终于捉住了一个,被我一口吞进嘴里。哇!

香甜的汁水流到口中,夹杂着软糯的汤圆,甜香味一下子撑满了整个口腔,味道真是美极了。我一口气吃了十几只,都打饱嗝了,但还意犹未尽!

啊,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

元宵节吃元宵日记(篇7)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正月十五,妈妈带我舞超市买面粉和馅子。

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找来一个大盆子,手忙脚乱地把面粉倒入盆子里,结果有一部分面粉撒在了外面,弄得满桌子都是面粉。妈妈端来一碗温水,我把它浇在面粉里,再用手搅拌。糟糕!我的双手沾满了黏糊糊的面粉,左手扒拉下来了,右手又沾上了,两只手一直在面粉糊了忙。幸好这是我的救星——妈妈来了,她往盆子又加了一些面粉,三下两下面粉糊就变成了一整团“白雪球”,面和好了。

妈妈把大团的面粉捏成一小团一小团,再把一大块的馅子掰成一小块一小块。我那一小团面粉把它做成碗形,再把一小块馅子塞进去,最后揉成圆球形,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我就好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把这么多的面粉和馅子组装成了汤圆。不一会儿,桌子上滚满了汤圆。好累呀!我都忙得流汗了,随手在脸上一擦,“花猫”出现了。妈妈看到我的样子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汤圆,那种幸福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实用日记】元宵节的日记(450字)


小学作文是我们学习中一定要经历的,细观察与多阅读能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面对作文题材时文笔不动?那么下面是作文5000网精选的《【实用日记】元宵节的日记(450字)》内容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日记(篇一)

元宵节到了,这是我最高兴又最难忘的一天。

那天,我和老爸、老妈吃完午饭就回到我的老家——达权店。当时,我也不知道是因为心情高兴,还是因为天气好,反正心情是特别舒畅。于是,我们趁着这一份高兴劲,我和老爸、老妈、大哥、弟弟等一起去山上上坟去了。

山上的路很陡,必须得慢慢地走,就像乌龟在巨人的背上慢慢地爬一样。当我们爬上山顶正在烧纸的时候,弟弟突然问大哥:“大哥,这个坟为什么没有刻碑呀?”大哥没有回答他。这时,弟弟自言自语地说:“哦,我知道了,原来这个坟里的人刚死,碑上还没有刻出来,是不是?”真没有想到,弟弟的这一番话把大家逗地前俯后仰。这时,我和弟弟抢着读碑上的文字,上面有我爷爷的名字,有老爸的名字,还有我们的名字。

我突然问老爸:“这里面的人是谁呀?”老爸说:“这里面的人是你老爸的奶奶和爷爷,你叫太奶奶和太爷爷。你太奶奶去世的时候,你的爷爷只有两岁,是你太爷爷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爷爷拉扯大。当我们全家都过上了幸福日子的时候,而你们的太爷爷、太奶奶却永远的睡去了……”

我听到这里的时候,心里特别的郁闷,原先的那一份高兴劲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再也找不到了。这时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前辈们争光。

元宵节的日记(篇二)

正月十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真是很难忘啊。因为又下了一场雪,但是这场雪并不影响人们的好心情,没有挡着家家户户放炮的兴趣,反而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当然,我们家也供献了一箱花炮给元宵节的夜色添上一抹美丽的色彩。

今年我们家买的那箱花炮很有“分量”,要两个才能搬到楼下去,幸好有爸爸和姐姐都在,一起搬了下去,不然这箱花炮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绽放。可是搬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爸爸这时却有些“退缩”,一会怕落下的火星伤着别人,又怕点不着。唉,现在的男人都怎么变得这么胆小呢?等的我好着急,突然计上心来,对爸爸说,你再不点,我就不让你碰我的古筝了。

呵呵,爸爸平时很喜欢摆弄我的古筝,这下就把他的“勇气”给逼出来了。只见他慢悠悠的走过去,掏出火柴,点了根香烟,把炮捻点着了,随着炮捻的点燃,这时的爸爸突然变得行动利索了,飞快的跑到了楼道里,那速度简直可以与刘翔有一拼了。等了那么几秒种,花炮没有动静,爸爸想凑过去看看,我连忙了叫了一声:“老爸,别动”。瞬间,烟花飞上了夜空,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好象满天的流星。

啊。这真是个难忘的元宵节啊。

元宵节的日记(篇三)

今天一大早,我们全家一起来到杏花公园游玩,刚一进大门,就看到很多人在放风筝,我们也买了一个大风筝,今天风很大,一会儿就放上去了。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突然从南边飞来一群鸽子,有白的、紫的多可爱。爸爸说:“我们去喂鸽子”。我和妈妈赶紧把风筝收下来。

我们来到养鸽子的地方。哇!鸽子还真不少,它们还有漂亮的房子。很多小朋友都在喂小鸽子。我也买了一袋玉米,我蹬下来把玉米放在手心,可鸽子一个也不敢上前吃,我把玉米撒在地上,一群鸽子都来抢,嘴里不停的叫“咕咕咕”真好玩。

快到中午了,我们又一起来到奶奶家,奶奶给我们准备了好吃的元宵。

元宵节真快乐!

元宵节的日记(篇四)

春节的喜庆热闹还在弥漫,元宵的气息又扑面而来。我们一家早早吃好汤圆,正要往街上去看龙灯。一开门,一条长龙正向我们这边走来,我们赶紧跟了上去,一路尾随来到街上。

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非常热闹。远远的又走过来一条龙,全身披甲,在走动中一闪一闪的,好像是星星从天上坠落下来一样。一拨人随着舞龙队伍敲锣打鼓,舞龙队员随着锣鼓的节奏时而翻腾,时而穿越,时而快速游动,精彩极了,观众们不由得喝彩阵阵。

舞龙告别仪式也非常特别,先在龙的嘴巴里放两个烟花,等五彩缤纷的放完,再鞠三个躬就走了。妈妈告诉我,龙是最善良的,不管贫富,它总是在你家里要来回舞两趟,点三个头才走。有些小孩在龙点头的时候趁机拔下一点龙胡须,传说可以壮胆呢!

吃着甜甜的汤圆,看着热闹的龙灯,你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元宵节呢?

元宵节的日记(篇五)

元宵节作文:童年的元宵节

那年元宵节,我大约四岁左右。天生矮个子,却常被妈打扮成花蝴蝶状。元宵节的前一天,爸爸亲手为我做了盏兔子灯。用硬板纸糊成的兔子,惟妙惟肖。纸兔子白白胖胖,上翘的眼睛,通红美丽。长长的耳朵,竖在脑后。兔子蹲在木板上,中间装有小灯泡。木板下有轮子,可以随意拖动。

幼小的我,爱极了爸爸做得兔子灯。在家里疯疯癫癫,手牵兔子灯,于不满二十平方米的屋内转个不停。妈给我转得头晕,再三呵斥我赶快停下。兴头上的我,怎么也不肯停下。妈发飙了,她扬言,再不停止兜圈,到了元宵节,非但不让我上街拖兔子灯,还要把兔子灯送给表弟。好似士兵听到将令,妈这席话立刻奏效。我马上停下。乖乖吃饭,早早上床睡觉。那时的我,人虽小,心里却很明白,只有听妈妈的话,才能在元宵节拖着心爱的兔子灯,走上大街,秀咱爸巧手做的兔子灯。

第二天,爸妈果真没食言。这年元宵节很冷,晚饭过后,我穿上粉色小大衣,戴上妈妈用毛线织的白围巾,还有用绳子串在一起的红手套。马路上,已有其它家长带着小孩,拿着,或者拖着兔子灯游街。街道上,虽有小朋友手提小型兔子灯。但大多和我一样,边走边拖亮着灯的兔子灯。

我不要爸妈牵手,一个人拉着兔子灯走在前面。爸妈笑嘻嘻的尾随其后。我左瞅右瞧,得意洋洋。一路比较下来,就属我的兔子灯形状最高大,式样最别致。如今回想起来,其实不是我的兔子灯高大,而是由于我个子特矮,因此显得兔子灯的硕大。

在小朋友羡慕的目光中,我兴奋地走在大街不肯回家。那年元宵节的夜晚,夜空星儿闪烁,烟火绚烂怒放。大街彩灯绽放,人流如潮。大人,小孩,烟花,兔子灯,组成了我童年元霄节,终生难忘的美景。

元宵节过后,那只父亲自制的,我引以为傲的兔子灯,被久久珍藏。在很久年以后,家里搬迁,才不得已遭丢弃。兔子灯,是童年纯真美好的记忆。今又元霄节,可是,我再也不能拖着兔子灯,与爸妈一起游玩了。

描写元宵节的日记3篇


作文5000网特别为你收集的“描写元宵节的日记”,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读书时,老师都会鼓励我们多写写日记,日记,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笔。记日记会使作文内容充实,情真意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描写元宵节的日记(篇1)

今天是元宵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吃汤圆,烘旺火。

今天晚上,我们吃过汤圆后,我们一家人,去门口烘旺火。爸爸用火机把玉米杆点燃,慢慢的火越来越旺。爸爸又放了烟花、炮竹。

我把炮竹扔到火里面,啪啪几声响,把火星溅出了一些,不一会火熄灭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又去看别人家烟花,有的像流星一样落下来,有的像绽开的花蕾在空中绽放,有的仙女散花十分好看。今天晚上,我们还看见了两个许愿灯。因为是阴天,今天的月亮不亮。

过完了元宵节,年就算过完了,我也快开学了,要赶快写作业才行。

描写元宵节的日记(篇2)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要看舞狮子和吃元宵。

元宵节的时候,爸爸带我去看舞狮子。来到那里,只见人山人海,我和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虽然挤了进去,但是戏也快结束了,但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看着,突然一只“狮子”爬到另一“狮子”的头上,跳了下来,我吓得闭上了眼睛。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那两只“狮子”生龙活虎,没受一点伤,突然,“它们”各爬上了一个很高的板凳上,嘴里吐出了一幅对联,人们纷纷鼓掌。

回到家后,只及一碗又大又圆的汤圆,正等带着主人的到来我顿时饿了起来,就连忙吃了一个。啊,是芝麻馅的,不但香甜而且光滑。这种味道,至今还使我元宵节回味无穷。

我盼望着下一个元宵节快快地到来。

描写元宵节的日记(篇3)

“卖汤圆,卖汤圆,三毛钱一碗,便宜又划算……”这首《卖汤圆》不仅使我想起了味美可口的汤圆,还让我想起了欢乐的元宵节。

在元宵节的晚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出锅了,让我看了就胃口大开。狼吞虎咽以后,我就去点燃红蜡烛,放到大门的两旁。奶奶说,把点着的红蜡烛放在门两旁,在这一年里就会过得红红火火。可是,今年的元宵节天气不好,晚上,北风越刮越大,点燃的红蜡烛很快就会被大风刮灭。奶奶说,今年的收成也许会有闪失……

往年,点燃了红蜡烛以后,孩子们很快就会打着五颜六色的灯笼,聚集到一起,尽情地欢乐。不知是月光的缘故,还是那些灯笼发出的亮光互相映衬,反正,那些灯笼显得格外亮丽耀眼:红色、绿色、黄色、蓝色……好看极了。正在观赏灯笼,忽然,“嘭——”一朵绚丽灿烂的大花朵在空中开放了,接着,一朵又一朵灿烂的烟花升上了天空。有些孩子憋不住了,立即跑回家去,把自己的“珍宝”拿出来炫耀。看,“花蝴蝶”飞出来了,“小蜜蜂”要去采蜜了,色彩缤纷的“梅花”也飞到了空中。炮竹声、欢笑声、各种各样的的电子灯笼发出的音乐和歌声交会在一起,形成了欢乐无限的元宵交响曲……

今年的元宵节晚上,虽然天气不好,打灯笼的不多,可是,放炮放烟花的仍然不少,空中开放了很多绚丽的花朵,到处升腾着大大小小的鞭炮声和欢笑声。虽然我们村的人们已经有不少出外打工,可是,仍然到处洋溢着欢乐。

本文网址:http://m.zw5000.com/xiaoxuezuowen/49153.html

猜你喜欢

更多